句 其一
巖巖九門深,日舉費十萬。
忽于泥滓中,得列方丈案。
腥咸置齒牙,光彩生顧眄。
從此辱虛名,歲先包橘獻。
微生知幾何,得喪孰真贗。
玉食有云補,刳腸非所患。
巖巖九門深,日舉費十萬。
忽于泥滓中,得列方丈案。
腥咸置齒牙,光彩生顧眄。
從此辱虛名,歲先包橘獻。
微生知幾何,得喪孰真贗。
玉食有云補,刳腸非所患。
皇宮的大門高聳深邃,每天開支巨大。忽然在污泥中,得到的東西能擺上方丈的餐桌。帶著腥味咸味的食物放入口中,食用者的眼神都煥發光彩。從此擔上了虛名,每年要先獻上包橘。我這微小的生命能知道多少事呢,得失誰又能分清真假。都說精美的食物能補身體,就算為此剖腹也不算什么憂患。
巖巖:高聳的樣子。九門:皇宮的門,這里指皇宮。
方丈案:指方丈和尚的餐桌,也泛指高貴的餐桌。
顧眄:看,這里指眼神。
歲先包橘獻:每年先獻上包橘。
微生:微小的生命,這里是詩人自指。
玉食:精美的食物。
刳腸:剖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宮廷生活奢華、地方向宮廷進貢物品的現象。詩人或許因承擔進貢之事,對宮廷的奢靡和自身的遭遇有所感觸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宮廷奢華和進貢制度,以直白的語言表達深刻思考。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
嵩渚先生麋鹿姿,早春樂事許誰知。晴游杏塢詩成捷,夜醉榆村酒散遲。身世一鋤聊半飽,江湖雙鬢未全絲。逢人不解藏蹤跡,笑贈山中五色芝。
兒時也羨刺天飛,投老方知絕百非。酬唱恰成劉與白,分司且住莫言歸。
七星之水天上來,雪浪暗捲銀山開。紫霧黃云蒸蜃氣,天邊七十二樓臺。陽侯拜月東風起,潮頭千丈蒼茫里。電制雷轟下九天,長鯨卻走蛟龍避。奇石亭亭戴巨鰲,海門獨立障洪濤。川靈河伯不敢動,氣勢直與衡山高。海不揚波陵谷改,幾見桑田換滄海。雨鎖風昏看更奇,煙銷日出依然在。兩岸蕭蕭蘆荻秋,尋常來往只沙鷗。蒲帆掩映云中轉,桂楫夷猶天際浮。山川奇特乃如此,何況古來忠義士。世上風波十二時,獨立狂瀾終不倚。君不見,洛陽賈生天下希,漢庭慟哭傷明時。長沙謫去人皆惜,前席歸來主獨知。又不見,浙東王公天下力,手批龍鱗搏虎翼。昔年折檻識丹心,他日擎天看柱石。
故園春到已三旬,滿目繁華未覺貧。年老得逢無事日,心閑不類有官人。戴花休管頭無那,酌酒何妨手自親。七十人生從古少,安知來歲有吾身。
好懷當日為誰開,驄馬乘春訪古臺。塵榻幾時淹上客,法星連夜煥中臺。江分錦樹高還下,簾捲晴云去復來。嘉會良晨俱不易,風光如此且銜杯。
水石會幽趣,云林淡息機。雛鶯澀不囀,乳燕學翻飛。
嶺南巨海散溟濛,海上羅浮四百峰。炎瘴直須三尺雪,鱷魚先避五花驄。
品物由來貌取難,共言花卉易凋殘。寧知姑射冰肌侶,也學松筠耐歲寒。數枝斜出短墻陰,密雪無端苦見侵。天意似憐群木妒,盡教枯朽作瑤林。
楊子為郎鬢未皤,旋開小室枕巖阿。江如赤壁英雄少,山似新亭感慨多。林末濤波來一線,云邊龕赭澹雙蛾。衰年不減登臨興,擬待清秋著屐過。
生涯且向涂中去,寒鐸還從山上來。布袋展開慚白汗,芒鞋踏倒笑青苔。沖將苦霧行荒草,又帶斜陽歸霧臺。無限風流猶未厭,滿船珠玉待人回。
梧桐飄一葉,四海總知秋。已喜河山靜,還驚歲月流。籟聲風不定,涼氣雨初收。借問衡陽雁,飛飛若為謀。
高瞻嘉汝志,深造不辭艱。莫作登樓客,三年彈指間。
早賣園蔬晚賣柴,入廛生怕遇兵差。一朝被捉驅前路,腸斷相逢十字街。
細讀清詩擬泣岐,問津平日幾河湄。只今西去須遵陸,平地風波恐更危。
生作郡中正,歿稱光祿勛。主恩寬自及,名德遠偏聞。宿壟新朱戟,雕甍舊白云。詞頭下西序,字字五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