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齋宮即事賜詩 其三
袞龍朱履午階南,大輦鸞鳴羽衛(wèi)嚴。
玉軫乍回黃道穩(wěn),金烏初上白云暹。
五門曉吹開旗尾,萬騎花光入帽簷。
已見神光昭感格,鶴書恩下萬邦霑。
袞龍朱履午階南,大輦鸞鳴羽衛(wèi)嚴。
玉軫乍回黃道穩(wěn),金烏初上白云暹。
五門曉吹開旗尾,萬騎花光入帽簷。
已見神光昭感格,鶴書恩下萬邦霑。
皇帝身著龍袍、腳穿朱履站在午階之南,帝王車輦鸞鈴鳴響,羽林軍護衛(wèi)森嚴。玉飾車軫剛在黃道上平穩(wěn)回轉(zhuǎn),太陽初升,離白云還很遙遠。五門晨風吹動旗尾,萬騎簇擁,花光映照著帽檐。已見神靈光輝昭示感應,皇帝詔書恩澤讓萬邦都能沾潤。
袞龍:帝王的禮服,上繡龍紋。朱履:紅色的鞋子,為貴官所穿。
大輦:帝王乘坐的車。鸞鳴:車鈴鳴響。羽衛(wèi):帝王的禁衛(wèi)軍。
玉軫:玉飾的車軫,代指車。黃道:太陽運行的軌道,這里借指御道。
金烏:太陽。暹:遙遠。
五門:古代宮廷設(shè)有五門,這里泛指宮門。
鶴書:又稱鶴頭書,古時用于招賢納士或帝王的詔書。
此詩是作者恭和皇帝己亥年(具體年份需結(jié)合歷史背景確定)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齋宮即事所寫賜詩。古代祭天是重要的國家祭祀活動,體現(xiàn)皇權(quán)受命于天。作者在這種場合應和皇帝詩作,以表達對皇家活動的尊崇。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皇家祭天的宏大場面,贊頌皇家威嚴與皇恩浩蕩。其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語言華麗。在文學史上,這類應制詩體現(xiàn)了特定時期宮廷文學的風格和特點。
秋山隱隱別歸橈,賴爾諸賢破寂寥。未必林宗多似許,還應茂世興偏饒。行廚浣露青絲潤,小榼傾霞紫珀驕。不為野夫眠思發(fā),乘潮還向玉龍橋。
西登巫陽峰,悵望高唐女。靈顧不須臾,而自虧澄素。佇嘆為君懷,惜此蘭臺賦。不惜蘭臺賦,惜此天下云。茫茫八纮中,是非誰得論。
自從玉帛交殊域,一見寒盟為隱憂。亂相方虞鄰國難,廟堂誰聽徙薪謀。義如杞殖仍忠壯,識比申胥不怨尤。松柏蕭蕭九原路,高名常共建溪流。抗論中朝猶在耳,鳴弓仇敵已臨城。王都竟失金湯固,朝士方貪雀鼠生。慷慨一朝先奮節(jié),華戎終古共知名。可惜千官臣偽后,蕭蕭華發(fā)盡垂纓。
相岐握手相思撩,草閣微涼倚寂寥。四月榴花堪一醉,五云懷抱起孤霄。江城急雨驚時夢,潞水垂楊識舊鑣。已遠征鴻歸漢漠,即看摶鶚向秋遙。
燕京酒樓臨紫陌,綵幟璇題高百尺。時時車馬會填門,夜夜笙歌解留客。近出銅駝路,遠連平樂苑。青驄白晰誰家郎,飛蓋揮鞭不辭遠。垂柳垂楊二月天,好風好日百花筵。蒙茸紫貂過肆外,婀娜紅粉倚壚邊。古來豪俠不顧利,一斗十千寧憚費。幾人能向酒家眠,幾人能辨酒中味。高陽之徒識者稀,相逢拚飲日西移。鹔鹴典盡君沽否,世上塵埃誰得知。
飛步相將到玉階,人間塵土未沾鞋。篙師莫與風師敵,歛棹篷窗供佛齋。
令嫻生向歲除時,正值瑤林雪滿枝。早得雙珠歸鳳掌,長描五岳在蛾眉。千金未作編蒲笑,一日從無采葛思。與妾糟糠俱不厭,典釵方取酒盈卮。
為閔人疲上馬行,此時消息盡分明。更憐跣足無衣苦,充此直教天下平。
繁華夢斷,吹花風起卻添衣。滿庭紅雨霏霏。獨倚繩床微嘆,此意竟誰知。悵西園轉(zhuǎn)眼,翠幕成圍。事無我違。覺四十九年非。便好忙開蔣徑,細和陶詩。風流巳置,撫遺編、三嘆賞音稀。人不見、弦斷朱絲。
正陽高辟照重瞳,武陣前驅(qū)駕六龍。旗影忽看天際外,鑾聲時在柳陰中。金根雷動宮車轉(zhuǎn),雉尾云屯帳殿崇。執(zhí)銳愧無承義志,從橋?qū)嵡写蠓蛑摇?
秦望畫中山,若耶鏡中水。十家九浣紗,為取苧蘿女。
絞綃遙寄淚痕鮮,生死情懷最可憐。幻夢破殘知是夢,佳緣愁絕竟無緣。香分韓壽辭青瑣,艷逐麻姑變碧蓮。石上精魂何處是,夜寒添凍半床眠。
黃金散盡為憐貧,芳譽流傳滿縉紳。倒橐屢分行路客,買舟遙送望鄉(xiāng)人。少微云際冥冥色,棠棣原頭寂寂春。世澤不忘天道直,銀臺今睹鳳毛新。
結(jié)客少年歸,翩翩駿馬肥。報恩殺人竟,賢君賜錦衣。握蘭登建禮,拖玉入舍暉。顧看草玄者,功名終自微。
結(jié)客談兵幕府才,蹉跎宦跡轉(zhuǎn)堪猜。獨醒總為風塵忌,湖上蘭橈醉幾回。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