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十首 其一
廢興宜有命,得失但自知。
踽踽眾所忌,悠悠誰與歸。
吾義茍不存,豈更月攘雞。
風清聞鶴唳,想見南山棲。
廢興宜有命,得失但自知。
踽踽眾所忌,悠悠誰與歸。
吾義茍不存,豈更月攘雞。
風清聞鶴唳,想見南山棲。
興衰成敗本就自有定數,得與失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孤獨前行會遭眾人猜忌,前路漫漫又能和誰同歸。如果我的道義不能堅守,又怎會像那偷雞人每月少偷。在清風中聽聞鶴鳴,能想象到隱居南山的生活。
廢興:興衰成敗。
踽踽:孤獨的樣子。
月攘雞: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一只雞,有人勸他改正,他說打算每月偷一只,減少數量。這里表示堅守道義。
鶴唳:鶴鳴。
南山棲:指隱居南山的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人生中遭遇了一些挫折或看到世事變遷,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堅守自己的道義,因此創作此詩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堅守道義、看淡得失、向往隱居的情懷。其特點是哲理與情感交融,以簡潔語言表達深刻思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追求。
齊魯重弦歌,燕趙多感嘅。須信秋霜威,不及冬日愛。自從卓茂后,禮教竟何在。簿領任刻木,民命等刈艾。君才冰玉清,一笑收萬態。學宮五六年,俎豆試鼎鼐。都將化雨幾,布作陽春載。想當樂壽原,春畦盡沾溉。行見青驄馬,攬轡持風裁。
瀛海仙,來九天,手挽白鹿秋風前。童顏鶴發不知年,五云奇覯欣何緣。滄溟會見歸神籌,相尋今古良有由。籌同運,人同休,天同久,地同悠。
蒼苔白石兩清幽,縹緲虹橋跨碧流。日過窗間騰野馬,雨馀墻角篆蝸牛。饑寒不作妻孥念,笑語那知天地秋。一炷水沉參鼻觀,掃空六鑿自天游。
老免舂香細搗霜,更添藍淀越風光。喚回庾嶺春風夢,染出羅浮月夜芳。日暮冰魂啼翠袖,雪殘玄鬢舞霓裳。近來姑射梳妝別,說與林逋合斷腸。
沉水香銷金博山,月滿樓臺深夜寒。瑤琴弦絕不可彈,葉落烏啼尋夢難。江水如天月如水,落葉蕭蕭夜風起。一寸愁心千萬里,不見行人應未已。
青草風吹毒霧腥,交州何在海溟溟。牂牁已恨天涯遠,又過牂牁二十程。
夐與人間路不同,雪霜多后始青蔥。閒知有味心難肯,萬樹花前一老翁。
江陵白魚如斫玉,掛席獨去風日寒。封題兩甕寄白發,兒涯不是作魚官。
寄語文江彭顯仁,年來風采倍精神。應知自淂琴書樂,不復留心念故人。
太液華清污祿兒,從官千騎競西馳。君恩舊日深如海,賴有銜杯舞馬知。
此個姑姑,謫仙姓呂。肯來販骨為商旅。蓬頭垢面道家風,云朋霞友非凡侶。莫騁容儀,一團臭腐。恩情劈碎非斤斧。心灰念斷樂逍遙,大羅天上居仙府。
天子念饑歲,方勤西顧憂。川陜本相接,君子可淹留。當時文石陛,往往聞嘉猷。況茲行臺尊,恩言若為酬。提印走列府,洗冤及遐陬。功名當駿發,壯氣橫高秋。誰云蜀道難,為子歌安流。
咬得菜根,物不能攖。如霆斯震,我心不驚。
迢迢瀛海路,皚皚燕山雪。頑云夜不開,青燈寒自滅。天低風力勁,布被冷如鐵。晨起策羸馬,遙望古城闑。豈不念荼苦,所愧負先哲。前溪斫水渡,下見水澄澈。心懷廟堂憂,孤囊正愁絕。
詩舸幾時發,秋風海水腥。云分雁宕路,江繞蛣?亭。大府文星聚,名山僧氣靈。憑君道問訊,無恙讀書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