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兀居士贊
兀兀陶陶,借書借不得。
陶陶兀兀,問字問不得。
是醒是醉,佛也會不得。
布衣簪紱,有人扶便得。
兀兀陶陶,借書借不得。
陶陶兀兀,問字問不得。
是醒是醉,佛也會不得。
布衣簪紱,有人扶便得。
渾渾噩噩、迷迷糊糊的狀態,想借書卻借不到。迷迷糊糊、渾渾噩噩的樣子,想問字卻問不到。是清醒還是沉醉,連佛也弄不明白。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有人扶持就能做到。
兀兀陶陶:形容人昏沉、迷醉的樣子。
簪紱:古代官員的冠飾,這里代指達官貴人。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生活中遭遇求知的挫折,對人生的境遇有了深刻感觸,看到社會上身份地位變化的現象,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內心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求知、人生狀態和社會現象的思考。其特點是語言通俗卻蘊含深意,以獨特視角展現了人生的無奈與世事的無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較小,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深刻的感悟。
宰執連鑣向北行,淮南夜夜鬼燈青。雖然適意無南北,生死難逃篩下星。
老去青林又一霜,折花鏡里憶新妝。幾回夢作花間蝶,不怕清寒嗅冷香。
碧衣黃簡照青春,寵宴傳呼出尚珍。辭罷閣門東上馬,道傍羅列拜王臣。
長空月正滿,游騎隘京華。夜火分千樹,春星落萬家。乘閒來紫府,垂老問丹砂。笙鶴歸何處,依稀見彩霞。
五馬浮江一馬龍,亡何兵滿建康宮。瓜分鼎峙從來事,猶說金陵王氣濃。
獨立湖邊一笑新,紛紛世事信非真。竹林逢寺端須往,藜杖敲門不怕瞋。僮仆見人空自若,軒窗幽處亦藏春。老僧那識閑來興,怪我時時過此頻。
何來珠履滿華堂,弦索聲中漏未央。狂客風流歌白幘,妖姬云集斗紅妝。月明盡撤千枝燭,花郁爭分百和香。莫謂醇醪容易醉,主人年少是周郎。
粉墻西角娟娟影,無端惹人腸斷。幾簇涼云,三分嫩月,零落秋心誰管。瑤臺路遠。早根把愁埋,葉將情剪。細露叢邊,一絲紅淚莫輕染。華清舊時伴侶,怎春酲睡覺,顏色都換。可有龍眠,攜來粉本,貌出煙枝風蔓。樓中住燕。任縞袂依稀,是他關盼。淡冶秋容,豆籬花又滿。
走殺東頭供奉官,御香頻降雨猶慳。相公端坐都堂里,天竺觀音又下山。
萬峰蒼翠入云端,極目江山此郁盤。地隱西湖成澤國,天開薊苑作長安。
并州天下脊,人物見遺英。亂復歸何處,貧甘送此生。天高卿月滿,云散使星明。二老恩波闊,扶衰強一行。
蔣君年最少,真是謫仙人。才美應無敵,詩成若有神。玉堂曾借稿,紫府剩留春。虞網何時下,東山有鳳麟。
二馬飄飄萬里來,玉花蕭颯上金臺。風生兩耳云霄近,電掣雙瞳日月開。渥水虎文連殺氣,大宛龍種絕氛埃。將軍正欲成勛業,看汝驍騰展驥才。
歲暮矣,風凄凄,車中行客胡不歸。一車南,一車北,南來北去何時息。車行欲近關上頭,鞭牛不前吁可愁。須臾推挽在平地,車中兒女歡且謳。短褐蕭蕭風雪里,山徑荒寒多虎兕。呼兒取火供晚炊,瓦鐺黍米和沙煮。黃昏露宿官道邊,茅店雞鳴載行李。殷勤起謝車中人,萬嶺千山多苦辛。嚴風吹霜皮肉死,一身只有筋骨存。安得筋骨化為山下土,填卻千山萬山無險阻,盡使行人免愁苦。
更闌炙燭繡檐遮,卸卻金鈿與翠花。心似亂絲眠不得,江樓中夜咽悲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