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劉中叟殿院
平生劉宗正,聞有湖海氣。黃石與兵書,雷震鎖胸次。
跨馬開武溪,韔弓作文吏。守祧仁九族,瑑玉詔萬世。
去乘御史驄,權貴歛手避。時時侵諫草,頗用文章戲。
風人托草木,騷客拾蘭蕙。傾懷謝僚友,句法何壯麗。
諸公游蓬壺,賤子濫末至。風流余翰墨,想見經行地。
烏啼霜臺柏,岑絕不可詣。峨峨觸邪冠,此中有余事。
醫國妙藥石,立朝極涇渭。余子蠹青簡,走亦行幞被。
平生劉宗正,聞有湖海氣。黃石與兵書,雷震鎖胸次。
跨馬開武溪,韔弓作文吏。守祧仁九族,瑑玉詔萬世。
去乘御史驄,權貴歛手避。時時侵諫草,頗用文章戲。
風人托草木,騷客拾蘭蕙。傾懷謝僚友,句法何壯麗。
諸公游蓬壺,賤子濫末至。風流余翰墨,想見經行地。
烏啼霜臺柏,岑絕不可詣。峨峨觸邪冠,此中有余事。
醫國妙藥石,立朝極涇渭。余子蠹青簡,走亦行幞被。
我一直聽聞劉宗正,有湖海般豁達豪邁之氣。他胸中藏著如黃石公授予張良的兵書謀略,如雷霆般有氣勢。他騎馬開辟武溪,既能彎弓作戰又能擔任文官。守護祖廟,仁愛九族,刻玉詔傳于萬世。他后來乘坐御史的驄馬,權貴都收斂雙手躲避。他時常撰寫諫書,還常用文章來展現才情。詩人借草木寄托情感,騷客拾取蘭蕙以表心意。他傾心感謝同僚好友,詩文句法多么壯麗。諸位公卿如在蓬萊仙境游玩,我也勉強忝列末位。從他風流的筆墨中,能想見他所到之處。烏啼聲回蕩在霜臺的柏樹上,那境界高遠難以企及。他戴著高聳的觸邪冠,在這御史任上還有許多事跡。他有醫國的妙策良方,在朝廷上能明辨是非。其他平庸之輩只會玷污史冊,我也準備收拾行裝離去。
劉宗正:即劉中叟殿院。
湖海氣:指豪邁豁達的氣概。
黃石與兵書:相傳黃石公授張良《太公兵法》,這里指劉中叟有謀略。
胸次:胸中。
武溪:地名。
韔(chàng)弓:把弓放進弓套,這里指有武略也能從文。
守祧(tiāo):守護祖廟。
瑑(zhuàn)玉:刻玉,指撰寫詔書。
御史驄:漢代御史乘坐驄馬,后以“御史驄”指御史。
歛手:縮手,不敢妄動。
諫草:諫書草稿。
風人:詩人。
騷客:文人。
蓬壺:蓬萊仙境,喻指朝廷。
賤子:作者自謙。
霜臺:御史臺。
觸邪冠:御史所戴的法冠。
藥石:治病的藥物和砭石,喻指治國的良策。
涇渭:涇水和渭水,喻指是非、善惡。
青簡:史冊。
幞(fú)被:收拾行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劉中叟擔任御史等職,有謀略、有政績、能文章,作者與之是同僚關系。當時可能是劉中叟在御史任上有諸多作為,作者寫詩回應,表達對他的看法和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劉中叟的才能、品德和政績。其特點是用典豐富,對比鮮明,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對正直官員的推崇。
二月氤氳遍九垓,隴頭生事日相催。山前黃犢沖風去,林下鵓鳩啼雨來。萬頃濕光寒不散,一犁生意暖初回。明時欲睹堯天日,猶解翻身起草萊。
春鉛數日不曾施,貼翠涂黃只半時。為報小環休寫月,且教留著澹雙眉。
僇馀甘遠屏,分表得生還。夜雨滴歸夢,曉霜彫醉顏。角巾吾故里,璞玉子荊山。又作無期別,扁舟上峽關。
緣流排勁草,盈野鞠長蘆。煙樹高低見,如開平遠圖。
家在岷峨峰六六,文章李杜追芳躅。有詩吟破雪飛花,無酒斟來體生粟。觀光上國肩共摩,舟下長江尾相觸。行行得意買湖天,攜手風涼曾點浴。
丈人筋力少,抱甕命兒童。石使云根去,泉教井氣通。空心多越蕹,大葉更胡蔥。瓜豆分棚好,終年灌溉功。
稽山巖壑深復高,思之誰妙丹青毫。霜縑若得一千幅,伻圖何必乘蘭舠。平湖八百里多奇,君曾縱賞無馀遺。不知風月誰為主,夷猶未必如當時。
玄宮不著幻塵愁,荏苒韶光戶外流。傳得長生龍虎訣,鳳笙吹老白頻秋。
十年夢此地,今日始尋源。云暖桃花發,巖欹瀑水喧。空山眠野鹿,風斷嘯寒猿。共坐澄潭下,幽思不可言。
勞舟厭長浪,疲旆倦行風。連翩感孤志,契闊傷賤躬。親交篤離愛,眷戀置酒終。敷文勉征念,發藻慰愁容。思君吟涉洧,撫己謠渡江。慚無黃鶴翅,安得久相從。愿遂宿知意,不使舊山空。
獸畜豕交竟不疑。客懷冷暖嘆今非。萬方多難識君遲。送爾丹心一輪日,讀吾傲骨百篇詩。任人錯笑不知時。
春秋將絕書劉子,漢史雖終述武侯。舊國不知遺烈在,我來偶作冶城樓。
主司頭惱舊冬烘,更著書郎骨相窮。曉賦得官何足道,直須遮馬困吳融。
宬皇史,函帝籍。金為匱,石為室。簽匯綈緗部甲乙。邇文華,充武庫。簡鴻儒,讎豕誤,于萬斯年守之錮。
強項折腰還一時,要看雪里兩三枝。春風桃李花無數,白白紅紅吹又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