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和于寺丞乞王醇老米
君不見公車待詔老詼諧,幾年索米長安街。
君不見杜陵白頭在同谷,夜提長镵掘黃獨。
文人古來例寒餓,安得野蠶成繭天雨粟。
王家圭田登幾斛,于家買桂炊白玉。
君不見公車待詔老詼諧,幾年索米長安街。
君不見杜陵白頭在同谷,夜提長镵掘黃獨。
文人古來例寒餓,安得野蠶成繭天雨粟。
王家圭田登幾斛,于家買桂炊白玉。
你沒看到公車署中等待詔命的東方朔年老善詼諧,多年在長安街頭討要米糧。你沒看到杜陵的杜甫白發蒼蒼在同谷,夜里提著長镵去挖掘黃獨。文人自古以來照例貧寒饑餓,哪能有野蠶結繭、天上落下粟米的好事。王家的祭田能收獲幾斛糧食,于家卻要高價買柴、用昂貴的米來做飯。
公車待詔:漢代以公家車馬送應舉的人,其上書言事及應召者,均由公車令接待,后因以“公車待詔”指等待皇帝詔命。老詼諧:指東方朔,他以詼諧善辯著稱。
索米長安街:東方朔曾向漢武帝抱怨俸祿少,武帝讓他向太官署要米。
杜陵:指杜甫,他曾自稱“杜陵野老”。同谷:今甘肅成縣,杜甫曾在同谷居住,生活困苦。
長镵:一種長柄的掘土工具。黃獨:一種野生植物,塊根可食。
野蠶成繭天雨粟:傳說古時蒼頡造字,天雨粟,鬼夜哭;野蠶成繭是自然現象,這里表示希望有意外的好收成。
圭田: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
買桂炊白玉:形容柴米昂貴。桂,柴草;白玉,指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文人生活可能普遍較為清苦,詩人或許是看到于寺丞向王醇老求米之事,結合文人的普遍遭遇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同情文人的寒餓處境,突出特點是用典貼切,生動展現文人困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當時文人生活狀態,有一定現實意義。
君家三徑未全荒,萬個瑯玕萬斛香。林密似遮張廌屋,花飛不點壽陽妝。
匹馬輕鞭渡淺沙,亂鳴春鳥雜群鴉。鴟鳶喙下爭殘鼠,荊棘叢中啄腐蝸。向日小桃花放眼,籠煙荒草欲抽芽。無端老興隨春去,笑殺春風長野花。
山林成獨往,未覺興情孤。作賦懷嘉侶,忘言據槁梧。冰肌仍綽約,金液豈凋枯。始信風塵外,藏身有玉壺。
賀監湖邊草色春,秦淮江上柳條新。山川是處堪行樂,晴日風光思殺人。
踏澗尋源未許知,泠泠清韶滴方池。只教茗盌供僧話,莫遣溪流動客疑。月中照影藏身拙,潭上行吟得句遲。惟有丹山空一味,寒云石乳好相思。
為報瑯玕國士知,也曾指腹獻蛾眉。人難再得情難復,莫問他年追悔時。
千里懷人似望仙,春波碧漾草青芊。周京漢署天寥闊,楚纜吳檣地接連。山下石鐘誰定論,江邊鐵柱或虛傳。欲憑山水尋詩句,錄取圖經次第箋。
問纏腰跨鶴,事如何,人生最風流。怕江邊潮汐,世間歧路,只是離愁。白馬青衫往事,贏得鬢先秋。目送紅橋晚,幾番行舟。蘭佩空馀依黯,便南風吹水,人也難留。但從今別后,我亦似浮漚。敬亭上、半床琴月,記彈將、寒影落南州。秋聲里,塞鴻來后,為而登樓。
心向靜中求,身宜閑處著。閤已號便便,亭宜名莫莫。
百人聚處小喧闐,析到秋毫似計然。見說天公還掠剩,鵠形懷寶度饑年。
亂插木棉乘大雨,無根易長珊瑚樹。一枝一干似人長,明歲花如木筆吐。花比辛夷更大朵,開時半天紅似火。紛紛赤玉杯,爭向懷中墮。拾來堆成霞,狼藉芙蓉砂。苔階掃不盡,萎謝仍芬葩。生長南州盛炎德,純丹表里含光華。朱顏無命易憔悴,棄捐豈敢辭泥沙。
綺囊探舊術,雕畹掇新蘭。氣弱先神草,憂多輔合歡。
客程猶萬里,旅服已三春。倦馬風塵色,離觴江漢人。病兼吟落葉,愁復泛長津。白璧誰持贈,還家慰所親。
十五傳歌隸太常,壽陽公主教新妝。朝來試弄瑯玕笛,零落梅花玳瑁床。
莫倚春風扇燠枝,歲寒偏自挺冰姿。幽傳紙帳三更夢,景入香囊十里詩。雪鎖澹痕晴不見,煙籠涼魄暗相思。一樽欲醉羅浮月,薄暮嵩林歌舞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