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壽寺僧小軒極蕭灑予為名曰林樂取莊生所謂林樂而無形者并為賦詩
積雨靈香潤,晚風紅藥翻。盥手散經帙,烹茶洗睡昏。
野僧甚淳古,養拙賁邱園。風懷交四境,蓬藋底百椽。
山林臯壤歟,可為知音言。而我與人樂,因之名此軒。
孟夏嫗萬物,正晝晦郊原。隔墻見牛羊,定知春筍繁。
俄頃倒干戈,水攻仰翻盆。地中鳴鼓角,百萬薄懸門。
部曲伏床下,少定未寒暄。疾雷將雨電,破柱取蛟蚖。
我初未知爾,宴坐潄靈根。諒知岑寂地,竟可安元元。
積雨靈香潤,晚風紅藥翻。盥手散經帙,烹茶洗睡昏。
野僧甚淳古,養拙賁邱園。風懷交四境,蓬藋底百椽。
山林臯壤歟,可為知音言。而我與人樂,因之名此軒。
孟夏嫗萬物,正晝晦郊原。隔墻見牛羊,定知春筍繁。
俄頃倒干戈,水攻仰翻盆。地中鳴鼓角,百萬薄懸門。
部曲伏床下,少定未寒暄。疾雷將雨電,破柱取蛟蚖。
我初未知爾,宴坐潄靈根。諒知岑寂地,竟可安元元。
多日的雨讓靈香更加潤澤,晚風吹動紅色芍藥花翻卷。洗手后攤開經卷誦讀,烹煮香茶驅散困意昏沉。野居僧人淳樸古雅,守拙隱居在田園。他的情懷與四方交融,簡陋的屋舍雖小卻自在。這山林原野之景,只能與知音訴說。而我追求與人同樂,因此為這小軒命名。初夏時節孕育萬物,正午時分郊原昏暗。隔著墻能看見牛羊,料想春筍一定繁多。頃刻間風雨如倒戈,雨水如盆傾下。地下好似鳴響鼓角,仿佛百萬敵軍逼近城門。隨從們嚇得躲在床下,稍安定還來不及寒暄。疾雷伴著閃電,仿佛要破柱捉拿蛟龍。我起初并不在意這些,安靜坐著涵養心神。想來這寂靜之地,竟能讓百姓安寧。
靈香:指寺廟中的香。
紅藥:紅色的芍藥花。
盥手:洗手。經帙:經卷。
養拙:守拙,指隱居不仕。賁邱園:指隱居田園。
蓬藋:指簡陋的房屋。百椽:指房屋。
臯壤:原野。
嫗:養育。
薄:逼近。懸門:城門。
部曲:隨從。
蛟蚖:蛟龍。
宴坐:安坐。潄靈根:指涵養心神。
元元:百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初夏時節游覽延壽寺,被寺中僧人的生活和寺廟周圍的環境所感染,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詩人在寧靜的寺廟中尋求心靈的慰藉。
這首詩主旨圍繞寺廟生活和自然變化,突出了僧人淳樸的生活狀態和詩人的心境。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人文生活相結合,在動靜變化中展現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寺廟文化和文人生活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玉塞多繒繳,金河欠稻粱。兄兄弟弟自成行。萬里到瀟湘。遠水澄拖練,平沙白耀霜。波頭人散近斜陽。欲下更悠揚。
金陵已去國,銅梁忽背飛。 失路遠相送,他鄉何日歸。
眼看西園紅與紫,年來幾度芳菲。吾生四十漸知非。只思青箬笠,江上雨霏霏。 飲酒但知尋夏季,不須遠慕安期。丹成仙去是何時。龜藏何必學,春日正遲遲。
平山堂上,側盞歌南浦。醉望五州山,渺千里、銀濤東注。錢郎英遠,滿腹貯精神,窺素壁,墨棲鴉,歷歷題詩處。 風裘雪帽,踏遍荊湘路。回首古揚州,沁天外,殘霞一縷。德星光次,何日照長沙,漁父曲,竹枝詞,萬古歌來暮。
金陵清涼泰欽法燈禪師,性豪逸,不事事。眾易之,法眼獨器重。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輩輕渠不得。”
雨霽巫山上,云輕映碧天。遠風吹散又相連,十二晚峰前。 暗濕啼猿樹,高籠過客船。朝朝暮暮楚江邊,幾度降神仙。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云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每恨蟪蛄憐婺女,幾回嬌妒下鴛機,今宵嘉會兩依依。
園中風物水中亭。消得兩娉娉。濁酒卷荷傾。早洗盡、箏聲笛聲。四堤晴柳,一天花氣,付與晚山青。飛絮挾云輕。任膝上、瑤琴自橫。
涼入槐陰門巷杳。秋容次第歸蘋蓼。潦盡波寒亭影倒。征雁早。一聲喚起江天曉。菊外白衣殊未到。沙堤留得西山眺。何事水蓮花獨少。詩與調。倚風仍度漁家傲。
日上鐘未鳴,老僧睡猶熟。 誰是山中人,長享清明福。
八十鄰翁頭似葆。為言環翠埋芳草。不似圭塘風物鬧。清晝好。來游往往逢郊島。細浪粼粼風裊裊。柳絲柔直荷錢小。鳧短鶴長無用較。舟可棹。扣舷重和漁家傲。
露桃云杏不勝濃。合讓水花紅。別種出林東。為冰雪、相看改容。洹堂雙甕,此時千葉,愁絕*珠宮。貯酒待吟翁。念疇昔、時來一中。
遲紅酣日照修筠。光景一時新。萬物卻游塵。看出浴、溫泉太真。榜上龍虎,班頭*鷺,無復困冠巾。花亦只天民。問身到、黃扉幾人。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向往之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一水 一作: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