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芝園
春生瀟湘水,風鳴澗谷泉。過雨花漠漠,弄晴絮翩翩。
名園上朱閣,觀后復觀前。借問昔居人,岑絕無炊煙。
人生須富貴,河水清且漣。百年共如此,安用涕潺湲。
蔣侯真好事,杖屨喜接連。車載溪中骨,推排若差肩。
厭看孔壬面,丑石反成妍。感君勸我醉,吾亦無間然。
亂我朱碧眼,空花墜便翾。行動須人扶,那能金石堅。
愛君雷氏琴,湯湯發朱弦。但恨賞音人,大半隨逝川。
平生有詩罪,如痼不可痊。今當痛自改,三釁復三湔。
春生瀟湘水,風鳴澗谷泉。過雨花漠漠,弄晴絮翩翩。
名園上朱閣,觀后復觀前。借問昔居人,岑絕無炊煙。
人生須富貴,河水清且漣。百年共如此,安用涕潺湲。
蔣侯真好事,杖屨喜接連。車載溪中骨,推排若差肩。
厭看孔壬面,丑石反成妍。感君勸我醉,吾亦無間然。
亂我朱碧眼,空花墜便翾。行動須人扶,那能金石堅。
愛君雷氏琴,湯湯發朱弦。但恨賞音人,大半隨逝川。
平生有詩罪,如痼不可痊。今當痛自改,三釁復三湔。
春天降臨在瀟湘的水面,山風在澗谷中吹動泉水鳴響。雨過之后花朵朦朧,天晴時柳絮輕盈飛舞。在這有名的園林里登上朱紅樓閣,前后觀賞。詢問從前居住在這里的人,高聳之處已沒有炊煙。人生應當追求富貴,河水清澈泛起漣漪。百年人生皆是如此,何必為此傷心流淚。蔣侯真是喜歡做風雅之事,常拄著拐杖前來。他用車載來溪中的石頭,排列得如同人并肩而立。看厭了奸佞之人的嘴臉,丑陋的石頭反而顯得美好。感謝你勸我飲酒沉醉,我也沒有異議。酒讓我眼花繚亂,虛幻之景如落花般飛逝。走路都需要人攙扶,哪還能像金石般堅強。我愛你雷氏所制的琴,朱弦發出悠揚的樂聲。只遺憾懂得欣賞音樂的人,大半已隨流水逝去。我平生寫詩有過錯,如同頑疾難以治愈。如今應當痛下決心改正,多次自我反省和洗滌。
瀟湘水:湖南境內的瀟水和湘水,常泛指湖南一帶的江河。
漠漠:形容花朵朦朧、模糊的樣子。
弄晴:在晴空中飛舞。
朱閣:朱紅色的樓閣。
岑絕:高聳的地方。
孔壬:指奸佞之人。
無間然:沒有異議,沒有可挑剔之處。
翾:飛翔,這里形容虛幻之景如落花飛逝。
雷氏琴:唐代雷威等雷氏家族所制的琴,是琴中珍品。
湯湯:形容樂聲悠揚。
三釁三湔:多次以香涂身、洗滌,比喻多次自我反省和改正過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玉芝園時,與蔣侯一同游玩,看到園中景色,聯想到人生境遇和自身經歷,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暇游覽名園,同時也對人生有了一些感悟。
這首詩主旨圍繞人生感悟和園林游賞展開。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緊密結合,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對生活的思考。
靜者齋居惟抱拙,機心機事笑人忙。讓他好手誇修鳳,顧世多岐敢問羊。徑草不除門自僻,林巢可掇鳥相忘。老予亦是無能者,筑圃何妨住隔墻。
茂陵多病不勝秋。多情還倚樓。隔江何處泊離舟。有人歌遠游。清興在,此生浮。老來長是愁。西風吹夢白蘋洲。舊鷗今在不。
缊袍無里食無余,每被傍人笑著書。郭泰徒勞夸叔度,揚雄何敢擬相如。玉堂天上非吾夢,紫極宮前有弊廬。安得故人鄰壤住,溪頭來往賦閑居。
蕩蕩唐虞世,區區虱蟻臣。露餐烏攫肉,夜渡馬知津。危棧依山盡,微行到水頻。風霜盡蒙犯,庶用答涓塵。
水氣迷津樹,江聲駭市居。川原那辨馬,黎庶幾為魚。荊楚年頻異,沅湘老計疏。近饒浮海興,東下定何如。
首夏張筵聚草堂,耆英高會踵遺芳。游仙未覺丹霞遠,浴佛初經慧日長。新竹娟娟看欲翠,殘花冉冉折猶香。城中酒伴俱華發,莫放青尊佐老狂。
見人輒有求,所以百慮非。但能守簞瓢,何事不可為。愚夫飽欲死,志士固長饑。出門萬里涂,其亦慎所之。
舊巢燕,尾涎涎。秋去如別離,春來復留戀。前年主人賓客多,滿堂笑語沸笙歌。百鳥盡入籠中養,猶引虞人日綱羅。今年主人忽貧賤,客散鳥飛門戶變。燕兮猶向舊巢歸,依舊年年一相見。一相見,空復悲,此生相守期不移。不學百鳥被人籠養在華屋,華屋自來多反覆。一朝食盡別家行,往來徒為人所輕。舊巢燕,葺爾巢,育爾雛,爾雛大來為我徒。翟公門下舊游客,不及爾心終不渝。
桃葉桃根柳岸頭,獻之才調頗風流。相看不語橫波急,艇子翻成送莫愁。
漓江山水醉吟瞳,長欲重游暢舊蹤。今見先生縱毫處,依稀猶入桂林峰。
韶府才猷屬兩賢,愛予枉騎數相牽。江山悵望一千里,金石交游五六年。載酒問奇官舍冷,看花賞勝舜峰妍。東還卻有南飛雁,遙寄新詩武水邊。
賃舍喧卑謫宦情,同年邀我住公庭。不離鍊藥煎茶屋,便坐吟詩看雪廳。苔徑乍行侵屐綠,竹窗初臥滿床青。使君公署雖宏敞,未見南山翠似屏。
莫從浮白嘆離群,轉餉由來第一勛。慷慨劉生初出塞,詩書郤氏舊中軍。征帆欲指江南雨,歸橐猶殘薊北云。倘許吳兒歌子夜,平羌新譜若為分。
血綴桃花夢有痕。秦淮個里最銷魂。柄橫斗轉已年深。來燕橋頭船駛過,妝樓無火暗沉沉。清歌鐵笛吹黃昏。
劍冰望梅關,山川接鄰壤。前哲馀典刑,多士德心廣。曾子重而厚,朱張妙存養。吳子粹而雅,筆耕懲鹵莽。有友五人焉,亦足共清賞。烱然玉韞櫝,持此將安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