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橋
洛陽宮闕照天地,
四面山川無毒氣。
誰令漢祖都秦關,
從此奸雄轉相熾。
洛陽宮闕照天地,
四面山川無毒氣。
誰令漢祖都秦關,
從此奸雄轉相熾。
洛陽的宮殿樓閣高聳入云,映照天地,四周的山川沒有毒氣侵害。是誰讓漢高祖定都關中,從此奸雄們一個接一個地興起,越來越猖獗。
宮闕:宮殿。
毒氣:古人認為惡劣的自然環境會產生有害之氣,這里可理解為不利于國家穩定的因素。
漢祖:指漢高祖劉邦。
秦關:指關中地區,是秦朝的故地,地勢險要。
熾:興盛,猖獗。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社會動蕩、奸雄橫行有關。詩人或許看到朝代更迭、政治混亂的現象,聯想到歷史上劉邦定都關中這一決策帶來的后續影響,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歷史事件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其突出特點是借古諷今,通過對劉邦定都決策的質疑,影射當時社會奸雄當道的狀況。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我有三足麂,放之在碧山。
別來幾千日,昨夢忽乘還。
松色入天盡,巖花落地閑。
憑君一問訊,沿月上潺湲。
舊游人物轉頭空,此地重來恨不窮。
聞笛久懷中散氏,對床僅有小蘇公。
門前旋辟園池好,壁上芳題子姪同。
尤喜芝蘭書種茂,迎門歡笑挹溪翁。
嶺路松陰好,歸鞭為小停。
苔封石面紫,藤絡樹身青。
庵古無人住,蟬多過客聽。
少時文會處,近里有祠庭。
意散久知流不競,交窮甘與月同孤。
酣歌斫地憑誰聽,心事箋天恐未俞。
何必紅云班立鵠,只愁赤壁網無鱸。
身名自要分輕重,人世多慙彈雀珠。
入夜新涼乍滿襟,簷前花竹弄清陰。
好時好日隨緣住,非月非風得趣深。
書到七篇偏有味,詩留千載待知音。
從來一點圓明處,不是禪心是本心。
一別三秋喜我過,舊游如說夢南柯。
功名會上前緣薄,燈火社中遺恨多。
幾劫曾為詩法眷,兩鰥堪號俗禪和。
相看未久匆匆去,可奈能吟不飲何。
山巃嵸兮白云,云冥冥兮高山。若有人兮居其閑,超逍遙兮盤桓。
蕓櫨兮菌桷,羅橘柚兮為堂,涂予室兮楓香。擥葛藟兮為帷,虈蕶雜兮佩幃。
穹岫兮玄崖,瀑流兮相豗,皎積雪兮奔雷。攢林杳其蔽日兮,掛飛猱之清哀。
云中之君兮騎白鹿,山靈繽兮下空谷,風蕭蕭兮灌木。
云山兮幽幽,羌躑躅兮夷猶。惆悵兮余懷,非夫君兮誰思。
投余簪兮太息,從夫君兮歸來。
浦口停留待信風,城邊落日亂流通。
梧桐院落秋聲里,橘柚人家晚照中。
棹歌幾處驚寒切,砧響千村入耳同。
日日愁心西北望,漢陽楓葉落無窮。
王師北伐何倉卒,六郡丁男亳州骨。
空見朝陵奉使回,群盜翻來舊京闕。
襄陽兵馬天下雄,尚書兄弟才杰同。
偏裨入救嗟已晚,萬國此恨何時終。
此老相逢日,中原正用兵。
黃塵空北望,白首更南征。
今古悲秋意,江湖惜別情。
幾時群盜滅,匹馬會神京。
浮身長短夢,可見幾英雄。
不有遺編在,應隨落葉空。
中宵門外雪,一月坐間風。
似此難傳處,能言孰與同。
憶在云深處,身曾侍紫宸。
元無講三昧,那得筆千鈞。
分賜茶猶在,批依墨尚新。
汗顏恩莫報,竊祿謾娛親。
空餐無補負公家,此志雖存鬢已華。
每向客懷紅躑躅,不貪郎對紫薇花。
寬心可要流香酒,圓夢何須正焙茶。
手板便還丞相去,吾儕活計只桑麻。
為吏常嗟七不堪,偷閑時到小池南。
去來共浴鳧千百,高下相呼鵲二三。
春放新紅梅點點,霜余舊綠草毿毿。
云邊數陣鴉歸后,遠樹如山日半含。
天地一何長久,上留田。
人老一去無歸,上留田。
松柏一何累累,上留田。
勸君酒樽金罍,上留田。
愿君大家蠶桑,上留田。
有絲織作衲襠,上留田。
無為多憂煩傷,上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