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道輔雙嶺見寄三疊 其一
明如九井璜,
美如三危露。
貞觀魏公孫,
今來功名誤。
兒時漢南柳,
搖落傷歲暮。
時不與我謀,
羲和促天步。
明如九井璜,
美如三危露。
貞觀魏公孫,
今來功名誤。
兒時漢南柳,
搖落傷歲暮。
時不與我謀,
羲和促天步。
明亮如九井的玉璜,美好如三危山的清露。如同貞觀年間魏氏的賢良子孫,如今卻被功名所誤。兒時如漢南的楊柳般鮮嫩,如今凋零更感傷歲暮。時機總不與我相謀,羲和催促著時間的腳步。
九井璜:九井,傳說中的地名;璜,半璧形的玉,此處形容明亮之物。
三危露:三危,傳說中的西方山名;露,露水,喻指美好事物。
貞觀:唐太宗年號(627-649),代指盛世。魏公孫:可能指唐代名相魏徵的后裔,或泛指賢良之后。
漢南柳:用庾信《枯樹賦》“昔年種柳,依依漢南”典故,喻時光流逝、青春不再。
羲和:神話中駕馭太陽的神,此處代指時間的流逝。
此詩為和友人道輔之作(次韻),約創作于詩人中年或晚年。當時或因仕途不順、時光流逝生感,借和詩抒發對人生際遇的感慨,反映了宋代文人對功名與時間的普遍思考。
全詩以“明”“美”起興,轉寫賢才被功名所誤,再借“漢南柳”典故感嘆歲月凋零,末句以“羲和促天步”強化時光緊迫,層層遞進,主旨鮮明,是一首感慨人生際遇的抒情佳作。
風萍十載兩茫茫,至竟浮生為底忙。月到西樓勞夜夢,花搖南浦負春光。偏多故意同玄鳥,別有深情似綠楊。今日墜歡重可拾,與君吟遍水云鄉。
蒼波千頃泛靈洲,信宿漁翁隱上頭。曛醉夕陽笠蓑畔,閑歌沙浦水云秋。孤航薄暮知何適,桂棹乘潮任自流。到處煙霞連網釣,蘆汀菰渚慣浮游。
十月南寧江水清,官船渾似釣船輕。滿篷霜露天如洗,一笛關山月正明。修貢遠來勞使節,觀光歸去擅詩名。宮袍驛馬華林路,未羨當年晝錦榮。
憶昔與君生別離,鏡似樂昌初破時。自嗟桂魄幾圓缺,遠人尚自愆還期。轆轤無繩瓶墜井,青燈熒熒照孤影。含愁抱鏡入中廚,呢呢低聲自陳請。漏短不知夜幾更,四鄰已靜無人聲。憂疑未決心轉苦,起步明月沿階行。倚闌脈脈望河漢,鸚鵡籠中巧相喚。忽言半月在回廊,始卜郎回在月半。深深再拜喜不眠,舉頭看月尚末圓?;厣碓賳栂恢戌R,知汝何時飛上天。
獨往何為者,棲棲意不歡。褰帷秋雨過,伏軾夏云殘。潦水陰相積,蒹葭晚自寒。大夫方跋涉,天步屬艱難。
作菹須趁筍如銀,莫待成竿費斧斤。安用截筒纏五采,為人催草吊湘文。
嶺北書生嗟去早,江東游子惜歸遲。重陽將近無風雨,正是木犀初發時。
滿塘春恨春風晚,晚風春恨春塘滿?;涫帤埾?,霞殘蕩落花。去年長送苦,苦送長年去。衣上故禽啼,啼禽故上衣。
九疑空翠隔煙波,北渚云橫有雁過。欲采芙蓉寄離恨,碧天秋晚奈愁何。
吾聞學士真風流,豪氣直與元氣侔。金鑾殿上拜天子,叱呼寵幸如蒼頭。貴妃捧硯恬不怪,力士脫靴慚復羞。平生落魄嬴得虛名留,也曾椎碎黃鶴樓,也曾踢翻鸚鵡洲。也曾棄卻五花馬也,曾不惜千金裘。呼兒換取采石酒,花間滿泛黃金甌。醉來問明月,月映金波流。大呼陽侯出江海,騎鯨直向北極游。我來采石日已暮,潮生牛渚聊艤舟。白浪一江雪滾滾,黃蘆兩岸風颼颼。我欲起學士,相與更唱酬??煮@水底魚龍眠不得,上天星斗散亂難為收。草草留題吊學士,學士不須笑吾儔,磊落與爾同千秋。
吁嗟人暴今方定,同姓秦徐異衰盛。君看芉屈復何存,猶有遺民奉昭圣。晶熒丹碧飛甍間,仿佛章華渚宮靜。四時歌舞尚巫覡,三月鶯花滿城徑。骍弓寶校爭曉出,錦帶宮袍與春映。卷發盤龍劍士高,細腰勒馬宮娥瑩。熊君珥貂當警蹕,鷺序稱觴儼朝覲。麾幢影散綠云飛,弦索聲遲玉簫并。我聞神靈本正直,恐有憑依駭觀聽。春秋未許僭王章,尸祝寧應竊天柄。
虞衡斤斧羅千山,工命采斫杙與椽。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連鞅摧雙轅。萬圍千尋妨道路,東西蹶倒山火焚。遺馀毫末不見保,躪躒澗壑何當存。群材未成質已夭,突兀哮豁空巖巒。柏梁天災武庫火,匠石狼顧相愁冤。君不見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論。
石榴始華實已紅,橘柚照日青玲瓏。自來南州感風物,賴得鄰人生意同。
相如辭賦擬風騷,浪跡臨邛逸氣飄。犢鼻豈應親滌器,駟車直欲預題橋。才名當世黃金重,志愿凌云碧漢遙。富貴如何才滿意,白頭吟里恨偏饒。
梅從山上過溪來,近愛清溪遠愛梅。溪水聲聲留我住,梅花朵朵喚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