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尉之吉水復按未歸三日泥雨戲成寄之
嘆息侯嬴老,
尉曹鞍馬疲。
山花迷部曲,
江雨壓旌旗。
越鳥勸沽酒,
竹雞憂蹋泥。
不知何處醉,
遙寄解酲詩。
嘆息侯嬴老,
尉曹鞍馬疲。
山花迷部曲,
江雨壓旌旗。
越鳥勸沽酒,
竹雞憂蹋泥。
不知何處醉,
遙寄解酲詩。
感嘆侯尉如同侯嬴般年事已高,身為縣尉的你鞍馬勞頓疲憊不堪。山間野花令隨行部下迷失路徑,江邊細雨打濕壓低了軍中旌旗。越地山鳥啼鳴似勸人買酒暢飲,竹雞聲聲鳴叫似在憂慮踩泥難行。不知此刻你在何處飲酒沉醉,我遠寄此詩為你消解醉意。
侯嬴:戰國時期魏國隱士,信陵君門客,此處借指侯尉,表敬意。
尉曹:縣尉的官署,此處代指縣尉。
部曲:原指古代軍隊編制單位,此處指侯尉隨行的下屬。
越鳥:越地的鳥,吉水古屬越地,故云。
竹雞:野生禽類,常棲息于竹林,啼聲似‘泥滑滑’,故云‘憂蹋泥’。
解酲(chéng):消除酒病,醒酒。
此詩為詩人因侯尉赴吉水復查公務多日未歸,又逢連續泥雨,故戲作此詩寄贈。詩中既體現對友人行程艱辛的關切,也以輕松筆調緩解其勞頓。
全詩以戲擬口吻,通過描寫侯尉出行的艱辛與途中見聞,既調侃其可能因酒忘歸的隨性,又隱含對其盡職辛勞的體諒,語言詼諧而情感真摯,展現友人間的深厚情誼。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里,山翠縣樓西。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茫茫葭菼外,一望一沾衣。
秋水連天闊,涔陽何處歸。
沙鷗積暮雪,川日動寒暉。
楚客來相問,孤舟泊釣磯。
蒼梧在何處,斑竹自成林。
點點留殘淚,枝枝寄此心。
寒山響易滿,秋水影偏深。
欲覓樵人路,蒙籠不可尋。
不敢淮南臥,來趨漢將營。
受辭瞻左鉞,扶疾往前旌。
井稅鶉衣樂,壺漿鶴發迎。
水歸余斷岸,烽至掩孤城。
晚日歸千騎,秋風合五兵。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書成。
匹馬向何處,北游殊未還。
寒云帶飛雪,日暮雁門關。
一路傍汾水,數州看晉山。
知君喜初服,只愛此身閑。
跡遠親魚鳥,功成厭鼓鼙。
林中阮生集,池上謝公題。
戶牖垂藤合,藩籬插槿齊。
夕陽山向背,春草水東西。
度雨諸峰出,看花幾路迷。
何勞問秦漢,更入武陵溪。
三苗余古地,五稼滿秋田。
來問周公稅,歸輸漢俸錢。
江城寒背日,湓水暮連天。
南楚凋殘后,疲民賴爾憐。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
未作湘南雨,知為何處云。
苔痕斷珠履,草色帶羅裙。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聞。
空傳古岸下,曾見蛟龍去。
秋水晚沉沉,猶疑在深處。
亂聲沙上石,倒影云中樹。
獨見一扁舟,樵人往來渡。
天涯片云去,遙指帝鄉憶。
惆悵增暮情,瀟湘復秋色。
扁舟宿何處,落日羨歸翼。
萬里無故人,江鷗不相識。
玄黃一疲馬,筋力盡胡塵。
驤首北風夕,徘徊鳴向人。
誰憐棄置久,卻與駑駘親。
猶戀長城外,青青寒草春。
金陵已蕪沒,函谷復煙塵。
猶見南朝月,還隨上國人。
白云心自遠,滄海意相親。
何事須成別,汀洲欲暮春。
松路向精舍,花龕歸老僧。
閑云隨錫杖,落日低金繩。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燈。
便道訪情親,東方千騎塵。
禁深分直夜,地遠獨行春。
絳闕辭明主,滄洲識近臣。
云山隨候吏,雞犬逐歸人。
庭顧婆娑老,邦傳蔽芾新。
玄暉翻佐理,聞到郡齋頻。
念爾嫁猶近,稚年那別親。
臨歧方教誨,所貴和六姻。
俯首戴荊釵,欲拜凄且嚬。
本來儒家子,莫恥梁鴻貧。
漢川若可涉,水清石磷磷。
天涯遠鄉婦,月下孤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