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牙義禪師退居金陵與予有都城之舊能詩喜說修養(yǎng)年七十余貌類三四十許人以詩道舊因次韻報之
幻化如空花,建立等修竹。
四海不離身,一笑長滿掬。
相逢亦何有,展轉(zhuǎn)猶所獨。
攀緣過九上,圓頓系一宿。
歲月屈身臂,到此非問卜。
心清聞妙香,老句俱三復。
何當會實際,超然發(fā)吾覆。
未爾且逡巡,更待梨早熟。
幻化如空花,建立等修竹。
四海不離身,一笑長滿掬。
相逢亦何有,展轉(zhuǎn)猶所獨。
攀緣過九上,圓頓系一宿。
歲月屈身臂,到此非問卜。
心清聞妙香,老句俱三復。
何當會實際,超然發(fā)吾覆。
未爾且逡巡,更待梨早熟。
虛幻變化如同空中的花,修行建樹恰似修長的竹。四海之廣不離心身,一笑之間滿是滿足。相逢時能有什么呢?輾轉(zhuǎn)反側(cè)仍覺孤獨。攀緣修行至極高之境,圓融頓悟如停留一宿。歲月如手臂彎曲流逝,至此無需占卜問途。心若清凈可聞妙香,舊句反復吟誦感悟。何時能領悟真如實相,超然突破我的迷誤。若還不能暫且等待,且待梨子早日成熟。
幻化:佛教用語,指世間萬物虛幻不實的變化。
空花:空中幻現(xiàn)的花,佛教比喻虛幻無實的事物。
修竹:修長的竹子,此處喻指修行境界的穩(wěn)固與挺拔。
滿掬(jū):滿捧,形容內(nèi)心充實滿足。
攀緣:佛教術語,指執(zhí)著于外境的追求。
圓頓:圓融頓悟,禪宗指直接契入佛性的修行方式。
問卜:占卜,此處指通過外在方式尋求指引。
三復:反復誦讀,出自《論語》“南容三復白圭”。
實際:佛教術語,指真如實相,即事物的本質(zhì)。
逡巡(qūn xún):徘徊、等待,此處指暫緩。
梨早熟:以梨子成熟喻指時機或修行的圓滿。
此詩為作者與退居金陵的烏牙義禪師“道舊”而作。烏牙義禪師年逾七十卻貌如三四十歲,能詩且精于修養(yǎng),與作者有都城舊交。創(chuàng)作背景或為二人重逢后,作者以次韻形式回應禪師詩作,反映了宋代文人與禪僧交游、以詩論道的文化風氣。
全詩以禪理為骨,生活為肉,既贊禪師修行之高(“修竹”“心清”),又敘舊友之情(“相逢”“老句”),末以“梨早熟”喻時機,含蓄表達對悟得實相的期待。語言質(zhì)樸而含禪機,體現(xiàn)了宋代詩歌“以理入詩”的特點,是文人與禪僧交游的典型詩作。
坐期官燭盡,且以永今宵??v酒惟吾輩,狂歌有圣朝。勝傳金縷蝶,頌倚玉盤椒。城角風前斷,空聞櫪馬驕。
不見故人天際舟,小亭殘日更回頭。繰成白雪三千丈,細草孤云一片愁。
饑亡溺亡十亡五。載降之疫亡亡數(shù)。誰生厲階令帝怒。令帝怒,半為鬼。厲階人,安富貴。
苦樂相從不厭貧,白頭甘守甕頭春。茂陵原上多姝子,未必新人勝故人。
謫居屢在陳,從者有慍見。山荒聊可田,錢鏄還易辦。夷俗多火耕,仿習亦頗便。及茲春未深,數(shù)畝猶足佃。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遺穗及鳥雀,貧寡發(fā)馀羨。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邊塵未靖抱殷憂,二頃田慵為鶴謀。誰把燕云資敵寇,獨持詩酒傲王侯。明珠祇合貽紅袖,寶劍何堪贈白頭。爭怪梅花多瘦骨,頻年風雪與為仇。
烹茶熱旨酒,坐石得嘉賓。好鳥時鳴晝,幽花不放春。山遺今古事,詩著往來人。楚地龔夫子,諸生數(shù)問津。
天風梳病骨,海月浸傷心。天臺明日到,何事更呻吟。
夾路成行一樣清,吟風篩月自亭亭。云章正寫人間瑞,坐待云根長茯苓。
妾有嫁時鏡,皎皎無纖滓。照妾芳華年,涂澤如花美。郎行向天涯,歲月忽踰紀。空閨生遠愁,妾容為誰理。妾容匪金石,寧復昔時比。重拂故匣看,炯炯光不已。人情重顏色,反目如覆水。愿郎待妾心,明與鏡相似。
真為技術百之五,九五唯能害國家。過得癮時須彩電,矮于人者是名車。豈期吳國皆閹豎,竟娶西施在館娃。正喜他鄉(xiāng)逢故識,交流大計敢言奢。
作伴求羊足隱淪,素書丹灶百年身。德培天漢三珠樹,慶衍仙班幾玉麟。皤鬢鶴顏清岳岳,峨冠豸紱樂申申。遙知舞綵添籌處,一曲歌鳴萬洞春。
月竇云房閟藥芽,香風迢遞泛胡麻。阮郎歸去春山寂,閑殺碧桃千樹花。
燕然燕然高插天,上摩日月含云煙。屹如砥柱鎮(zhèn)北鄙,殘敵睥睨不敢前。具瞻方為人倚賴,一旦傾頹嗟變遷。嗚呼謳兮謳聲切,霜雪入樹皆僵折。
蔚蔚郎闈望,皇皇使節(jié)輝。競時俱勇往,懷寶獨言歸。皂蓋人方惜,黃粱夢已非。蕭山遺老在,誰使涕交揮。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