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瞻贈王定國
遠志作小草,蛙衣生陵屯。
但為居移氣,其實何足言。
名下難為人,丑好隨手翻。
百年炊未熟,一垤蟻追奔。
夏日蓬山永,戎葵茂墻藩。
王子吐佳句,如繭絲出盆。
風姿極灑落,云氣畫罍樽。
屬有補袞章,自當寵頻煩。
鄙夫無他能,上車問寒溫。
惟思窮山去,抱犢長兒孫。
遠志作小草,蛙衣生陵屯。
但為居移氣,其實何足言。
名下難為人,丑好隨手翻。
百年炊未熟,一垤蟻追奔。
夏日蓬山永,戎葵茂墻藩。
王子吐佳句,如繭絲出盆。
風姿極灑落,云氣畫罍樽。
屬有補袞章,自當寵頻煩。
鄙夫無他能,上車問寒溫。
惟思窮山去,抱犢長兒孫。
遠志草長得像普通小草,蛙衣在地陵土堆生長。只是環境改變了氣質,這其實不值得多講。有了名聲難以做人,美丑評價隨人變樣。百年如黃粱炊未熟,如蟻逐小土堆奔忙。夏日里蓬山顯得漫長,戎葵在墻籬茂盛生長。王君吐出絕妙詩句,像蠶繭抽絲涌自盆盎。風度姿態十分灑脫,如酒樽上云氣飄蕩。你本有補正帝王才,自然會得寵受褒獎。我這鄙人沒其他本事,上車只問寒暖家常。只想著到深山去住,抱犢養兒度此時光。
遠志:草名,根入藥,葉名小草。《世說新語》載謝安稱'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此處喻隱顯不同狀態。
蛙衣:地衣類植物,貼地而生,因形似蛙皮得名。
居移氣:語出《孟子·盡心上》'居移氣,養移體',指環境改變人的氣質。
百年炊未熟:用'黃粱夢'典故(唐沈既濟《枕中記》),喻人生虛幻短暫。
一垤(dié):小土堆。蟻追奔:螞蟻追逐奔走,喻世俗紛擾。
蓬山:借指王定國居所;戎葵:即蜀葵,夏季開花。
繭絲出盆:喻文思泉涌,如抽絲般連綿不絕。
罍(léi)樽:古代酒器,刻云紋,此處形容王定國風度雅致。
補袞(gǔn)章:指糾正帝王過失(袞為帝王禮服),典出《詩經·烝民》。
抱犢:指隱居生活,典出《后漢書·循吏傳》'抱犢上山'的隱士故事。
此詩為蘇轍和蘇軾贈王鞏(字定國)之作。王鞏因受蘇軾'烏臺詩案'牽連被貶嶺南,蘇軾作贈詩慰藉,蘇轍次韻和之。詩中既肯定友人才華,又借'抱犢'傳遞共守高潔、超脫困境的態度,反映北宋文人在政治風波中的相互扶持與精神共鳴。
全詩通過自然意象與典故運用,既贊賞王定國才德風度,又自嘲自身平庸,最終歸向隱逸向往。情感真摯,手法圓融,體現蘇轍詩歌含蓄深沉、平和淡泊的風格,是北宋文人交游詩典型,展現士人在政治挫折中的精神調適與人生選擇。
不到嵇師今幾春,凄涼疋馬去無因。同游人葬梅花下,應笑花開不見人。
戲語隴頭子,與若本等夷。朱紫強包裹,本非我所宜。失腳落番山,杳杳隨風吹。將買二頃田,樹以枳棘籬。還我本來面,度今正其時。此策我自決,欲問其從誰。譬彼沈疴人,忽然飲上池。窮命可抵虎,寧畏山林魑。
片片飛花弄晚暉,杜鵑啼血訴春歸。憑誰礙斷春歸路,更且留連伴翠微。滿地落花初過雨,一聲啼鳥已春歸。午窗夢覺情懷惡,風絮欺人故著衣。狼藉花因昨夜風,春歸了不見行蹤。孤吟煢坐清如水,憶得輕離十二峰。一點芳心冷若灰,寂無夢想惹塵埃。東君總領鶯花處,浪蝶狂蜂不自來。平疇交綠藹成陰,梅豆初肥酒味新。門外好禽情分熟,不知春去尚啼春。
誰從云路置丹梯,海上諸峰盡覺低。殘雪不消天柱外,晴虹多掛竹林西。金書鎮日煙霞護,石髓何年澗谷迷。寄語尚平須負笈,瑯玕千樹待幽棲。
雪擁柴扉獨坐時,寒林寸寸折瓊枝。曉來頓失青山色,開盡梅花總不知。
恭儉之君,四紀如一。延義邇英,大書無逸。好生緩刑,懼災修德。罷榷蠲逋,庫珠助糴。貪黷必防,罔私山澤。
睨天無極。劍氣銷磷碧。敗壁牽蘿星歷歷。何處當樓一笛。相思已慣長更。共伊分夢疏欞。驀地悲風撼樹,還疑萬里潮聲。
海外曾歸客,春來復送人。相看同去住,臨別且逡巡。去以初弦月,行當漸滿輪。不應惟獨照,憑爾辨疏親。
野宿寒依火,高欄在翠微。山霞晴已吐,水霧濕猶飛。地廣夷樵少,村荒士馬饑。無金市牛酒,悵望射生歸。
大都圖籍帝使收。群儒秉筆誰春秋。仲尼可作史可修。如不可作,遷固之例吾當求。不然吾將為夏游。
西北有佳人,被服云霓裳。高樓切紫微,輔衛開兩廂。天廚挾女史,華蓋蔭文昌。吾欲往從之,內屏天路長。窮棲在山澤,左右藝蘭芳。玄泉醉我心,崇桂蔭我堂。南林狎鸞灊,北?采圭璋。富貴來何遲,年鬢生秋霜。
才聞歸馬駐雙輪,又見旌麾動去塵。廷尉由來須長者,武侯聊借服南人。昨經湘水洲蘭莫,今渡黃河岸草春。萬里波濤隨意挽,相逢處處有枯鱗。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習習谷風,維風及頹。將恐將懼,寘予于懷。將安將樂,棄予如遺。習習谷風,維山崔嵬。無草不死,無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牢落風塵事事慵,戒壇東畔息行蹤。老依佛火消千劫,寒并梅花過一冬。兩地分吟西郭月,隔城交聽上方鐘。瑤華折贈驚流徵,且摘蘭苕報遠公。
兩葉蓂開,千年桃熟,恰近秋期十三日。壽星輝映福星現,壽山高對城山立。蕊宮仙,王母宴,瑤池客。齊勸芳樽斟玉液。齊唱新詞翻玉笛。歲歲今朝陪燕集。榮華富貴長年出,重重錦上花添色。謝庭蘭,燕山桂,登科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