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二年戊子三月二十九日請假祀墳和族人升之韻
連日陰云拂曉開,歡聲九族一時來。
江山奇秀渾如畫,鼓樂喧闐卻似雷。
三爵香醪澆故垅,滿天春色絕纖埃。
自從菲德叨榮甚,八行初從帝里來。
連日陰云拂曉開,歡聲九族一時來。
江山奇秀渾如畫,鼓樂喧闐卻似雷。
三爵香醪澆故垅,滿天春色絕纖埃。
自從菲德叨榮甚,八行初從帝里來。
連日的陰云在拂曉時散開,家族眾人歡快的聲音一時間都傳了過來。江山景色奇麗秀美,宛如畫卷一般;鼓樂聲喧鬧震天,好似雷聲。用三杯美酒澆灑在祖先的舊墳上,滿眼的春色純凈得沒有一絲塵埃。自從我德行淺薄卻獲殊榮以來,這‘八行’的榮耀初次從京城傳來。
拂曉:天快亮的時候。
九族:通常指自己的家族親眷。
渾:簡直,幾乎。
喧闐:聲音大而雜,喧鬧。
三爵:三杯。爵,古代的酒器。
香醪:美酒。
故垅:舊墳。
纖埃:細微的塵埃。
菲德:德行淺薄。
叨榮:承受榮耀。
八行:宋徽宗崇寧年間,以孝、悌、睦、姻、任、恤、忠、和為八行,符合這些德行的人可被舉薦入太學。
帝里:京城。
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宋徽宗在位。當時推行‘八行’取士制度。詩人請假祭祀祖墳,與族人相聚,在此情境下和族人升之的韻而創(chuàng)作此詩。此時詩人可能因獲得‘八行’相關的榮耀,心情愉悅,在家族祭祀活動中有感而發(fā)。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家族祭祀活動,展現熱鬧歡快的氛圍,表達詩人的喜悅與感恩。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可作為研究當時社會風俗和文人生活的資料。
象牙筠簟碧紗籠,綽約佳人睡正濃。 半抹曉煙籠芍藥,一泓秋水浸芙蓉。 神游蓬島三千界,夢繞巫山十二峰。 誰把棋聲驚覺后,起來香汗?jié)袼中亍?
冰輪斜輾鏡天長,江練隱寒光。危闌醉倚人如畫,隔煙村、何處鳴榔?烏鵲倦棲,魚龍驚起,星斗掛垂楊。 蘆花千頃水微茫,秋色滿江鄉(xiāng)。樓臺恍似游仙夢,又疑是、洛浦瀟湘。風露浩然,山河影轉,今古照凄涼。
香鬟三尺綰芙蓉,翠聳巫山雨后峰。 斜倚玉床春色去,鴉翎蟬翼半蓬松。
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余幾,后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時生發(fā)。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那有平分月。胡婦弄,漢宮瑟。 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癡骨。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聲裂。
倚劍且勿嘆,聽我《行路難》。 世途反覆多波瀾,焦原九折未為艱。 君不見漢謠斗粟歌未闌,長門一夕秋草殘。 骨肉之恩尚如此,何況他人方寸間。 又不見絳侯身榮應系獄,賈生終對長沙鵩。 功成更覺小吏尊,才高寧避明時逐。 所以赤松子,遠赴中林期。 誰能吳江上,見笑鴟夷皮。 驪龍有珠在滄海,勸君逆鱗勿嬰之。 子推介山下,屈原湘水湄。 當時枘鑿自不量,至今憔悴令人悲。 行路難,難為言。 滄浪一棹且歸去,長安大道橫青天。
東風蕩飏輕云縷,時送蕭蕭雨。水邊臺榭燕新歸,一點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別路繞珠林,秋來落葉深。 一燈今夜雨,千里故人心。 已覺空門幻,還驚旅況侵。 坐聞鐘鼓曙,離思轉沉沉。
碧幕霞綃一縷紅。槐枝啼宿鳥,冷煙濃。小樓愁倚畫闌東。黃昏月,一笛碧云風。 往事已成空。夢魂飛不到,楚王宮。翠綃和淚暗偷封。江南闊,無處覓征鴻。
孤城獨上思徘徊,何事人間苦棄材。 寂寞湘南煙雨里,賈生還吊屈生來。
東風蕩飏輕云縷,時送蕭蕭雨。水邊畫榭燕新歸,一口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朝來一上月江樓,江雨長涵瘴水流。 望斷釣槎人已遠,青山點點是邕州。
客舍酒初香,都門柳色黃。 一官仍別駕,萬里赴炎荒。 江路猿聲早,山城榕葉涼。 遠人勞撫字,且勿厭殊方。
昨夜南風起洞庭,曉來湖上雨溟溟。 忽看天際驚濤白,失卻君山一點青。
清明寒食景暄妍。花映碧羅天。參差捍撥齊奏,豐頰擁芳筵。 逢誕日,揖真仙。托爐煙。朱顏長似,頭上花枝,歲歲年年。
秋晚寒齋,藜床香篆橫輕霧。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 云外哀鴻,似替幽人語。歸不去。亂山無數。斜日荒城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