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湛然兄弟所居壁時謁之不見
樂全老子如星日,真一仙人似鳳鸞。
早歲光明均照耀,異時文彩避高寒。
低回氣類追千劫,邂逅風流得二難。
環堵蕭然清徹骨,卻疑深雪臥袁安。
樂全老子如星日,真一仙人似鳳鸞。
早歲光明均照耀,異時文彩避高寒。
低回氣類追千劫,邂逅風流得二難。
環堵蕭然清徹骨,卻疑深雪臥袁安。
樂全先生如同星辰日月般閃耀,真一仙人好似鳳凰鸞鳥般超凡。早年他們的光彩一同照耀世間,未來他們的文彩能避開世俗的紛擾。我徘徊著追尋與他們同氣連枝的緣分歷經千劫,偶然間能結識這兩位賢才真是幸事。他們居住的地方簡陋冷清,讓人懷疑是像袁安一樣臥于深雪中堅守高潔。
樂全老子:可能指當時一位德高望重之人。
真一仙人:與樂全老子對應,也是贊譽對象。
高寒:這里可理解為世俗的紛擾、喧囂。
氣類:指氣質、品類相同的人。
二難:指張湛然兄弟二人難得。
環堵蕭然:形容居室簡陋,空無所有。
袁安:東漢人,有臥雪的典故,體現其高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詩人去拜訪張湛然兄弟卻未見到他們。當時社會可能重視文人雅士之間的交往和才學,詩人或許是聽聞張湛然兄弟的賢名,在拜訪過程中,通過想象和對他們居所的觀察,創作了此詩,以表達對他們的傾慕。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張湛然兄弟的才學和高潔品質。其突出特點是運用比喻和典故,使詩歌富有感染力和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贊賞、推崇高雅品質的風氣。
屈曲山阿往復回,桃花將盡菜花開。石橋截澗留云影,野卷編茅護竹栽。風入無雩春制服,事從修褉水傳杯。興來獨望長安日,一寸丹心未擬灰。
客館深冬夜,凄涼感歲華。雪從窗眼入,風向屋牙嗟。曉盡寒生枕,宵長夢到家。韶光忽不待,林際已啼鴉。
云髻墜,鳳釵垂。髻墜釵垂無力,枕函欹。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
仙郎新領度支章,儤直應含漢署香。十道徵求今太急,好將詞賦托長揚。
白云一線與天平,翼翮摶風抵石城。咫尺心令千里駕,須臾身履半生盟。花馨山館春無夢,水漲秦淮夜有聲。三十六弦今記取,非關錦瑟或瑤箏。
脩貢年年采萬株,只今勝雪與初殊。宣和殿里春風好,喜動天顏是玉腴。
春波綠,照驚鴻。貯愁濃。楊柳不知人瘦損,系東風。開遍小白長紅。情如水、泄泄溶溶。孤負芳時人去也,夢魂中。
白帝真源紫界封,金天削出翠芙蓉。高擎零露仙人掌,俯瞰明星玉女峰。陽壑春留千歲草,陰巖雪蔭四時松。頻年來往塵埃里,敢向山靈問逸蹤。
飄零云水足深悲,最是無情淚獨垂。人世悠悠知不問,夜臺何處訪相知。
天納吾家古樸城,祗將頑鈍學癡兄。知君不誤真衣缽,付與溪山執屨行。
三百裸蟲未許隨,不飛不走跡難窺。江湖盡有波堪惜,霖雨還須力可為。入世屈伸原莫定,受人豢養亦堪悲。微行權忍漁師辱,駐看奇云海上垂。
白鳥當窗坐,青山映水行。看云諸態冷,吊古百愁生。近海魚爭大,鄰淮酒欲清。長亭不可數,回首呂梁城。
麗日烘簾幔影斜,酒馀春思托韶華。高樓不隔東南望,苦霧游云莫謾遮。
蒼官森古鬣,此君挺剛節。中有調鼎姿,獨立傲霜雪。
自有覓不得,無端面發紅。翻身吃一?,兩手摸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