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同院諸公 其二
刻意長沙客,編書近隙光。
朝方登廟器,時可詠山梁。
未用嘲經笥,端宜號智囊。
頗聞窮史學,猶想見三長。
刻意長沙客,編書近隙光。
朝方登廟器,時可詠山梁。
未用嘲經笥,端宜號智囊。
頗聞窮史學,猶想見三長。
那位用心專注的長沙客,抓緊時間編書。朝廷正任用他這樣的人才,此時也能悠然詠嘆。不用嘲笑他像裝經書的箱子,他實在稱得上是智囊。聽說他深入研究史學,還能看出他具備史才、史學、史識三長。
刻意:用心、專心。
長沙客:可能指在長沙或有長沙相關經歷的人。
隙光:指時光,有珍惜時光之意。
廟器:指可用于宗廟祭祀的器具,比喻能擔當國家重任的人。
山梁:這里可能表示一種悠然閑適的情境。
經笥:裝經書的箱子,比喻讀書多但不知變通的人。
智囊:指足智多謀的人。
三長:指史才、史學、史識,是對史學人才的一種要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一個重視人才、鼓勵學術研究的環境下創作。詩人與同院諸公交流,看到主人公專注編書、研究史學,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主人公在史學方面的才華和專注。突出特點是用簡潔語言表達深刻贊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欣賞、肯定學術成就的氛圍。
氣映朱明景自奇,幽窗惟有對君宜。年來晏起無多事,也學韋莊改舊詩。
鐘室堪嗟走狗烹,反形千古未分明。史官獨為將軍惜,不念當時老酈生。
有道貧方樂,無營坐亦深。新詩知病后,老鬢覺年侵。信有乾坤力,時勞江海心。文園亦消渴,渾愧白頭吟。
不舍奸雄卻舍身,下愚愚甚甚商辛。佛家多少波羅蜜,不救臺城荷荷人。
亂峰如展畫屏看,老蔓紆根虺斗盤。飛步尋真盡深處,乳花凝雪逼人寒。
二百世猶嫌短促,三千年已是尋常。神州祇在天西北,天下如何號李唐。
怨蘊離騷,人懷楚澤,先朝事誤縱橫。對新亭揮淚,消息堪驚。依舊天涯烽火,疆場未肯早休兵。江山肚、古今一轍,供給紛爭。蒼生。頻年憔悴,到處是哀鴻,一片商聲。嘆漁樵歌斷,悵望升平。人世紅塵如夢,所爭者、半是虛名。試問英雄多少,千古誰榮。
山煙藏古寺,鴟殿與云齊。松鼠下階走,竹雞當戶啼。泉寒飛瀑遠,僧老誦經低。細讀苔碑了,東風起杖藜。
一把柳絲兒,經過誰人折。一葉畫船兒,載過誰家月。今夕此荷風,曾拂羅裙不。今夕此清波,曾照驚鴻沒。
杖履策天風,桃源路萬重。草藏羊化石,云護鶴巢松。藥化留丹井,蓮開老翠峰。初平與初起,吾亦愿相從。神仙遺舊宅,地迥絕纖塵。丹井云封古,青山雨洗新。桃香巖洞雨,芝老石田青。近日來游者,多非避俗人。
青門柳色散晴煙,太史風流擁節年。恩詔曉從三殿出,使星高傍兩河懸?;⒗魏鼛X開懷句,豹袖羔裘憶鄭賢。到處王侯應授簡,詩成不讓柏梁篇。
北里南鄰錦繡陳,萬端千疊日初晴。收藏犢鼻何須掛,不與人間斗獨清。
枕上行千里,危樓望欲登。有時生兩翼,飛到最高層。栩栩隨園蝶,悠悠訪寺僧。白云看未了,鶯語落青綾。
杏花紅爛竹梢青,水次新開寄寄亭。共挽行裝春送酒,還催撾鼓夜揚鈴。風悲舊楚遙聞樹,天入長淮下見星。記取客邊分去住,驛樓殘角夢初醒。
把酒何當作壽卮,春林花落鳥銜時。蓬萊宮闕遙相對,撫景寧堪今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