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見寄三首 其三
除卻吟詩總是塵,道人應笑可憐人。
固知參請能成佛,未到升騰且咽津。
村落風煙常似臘,禪房燈火已如春。
會須隨例餐??子,聊借明窗暫作鄰。
除卻吟詩總是塵,道人應笑可憐人。
固知參請能成佛,未到升騰且咽津。
村落風煙常似臘,禪房燈火已如春。
會須隨例餐??子,聊借明窗暫作鄰。
除了吟詩,世間其他事都如塵埃般虛幻,修道之人定會嘲笑我這個可憐人。我本就知道虔誠參佛能成佛,只是還未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只能暫且咽下口水(表示還在塵世中受欲望所擾)。村落里的風煙景象常常如同寒冬臘月,禪房中的燈火卻已讓人感覺如春天般溫暖。我應該按照慣例吃些??子,姑且借著明亮的窗戶,暫時與這禪房為鄰。
塵:這里指塵世、世俗之事。
道人:修道之人。
參請:指參禪請法,即向高僧大德請教佛法。
升騰:指超凡脫俗、得道成仙或達到很高的修行境界。
咽津:有克制欲望、在塵世中忍受之意。
臘:臘月,代表寒冷的季節。
??子:一種食品,這里可能指寺廟中的齋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塵世紛擾中,對世俗生活感到厭倦,渴望精神解脫。在與友人交流過程中,受到佛法或修行思想影響,萌生對修行生活的向往,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塵世的厭棄和對修行的向往。其特點是通過對比手法展現不同世界,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從側面反映當時部分文人對精神追求的思考和探索。
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落木五湖秋。 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
潮生潮落何時了?斷送行人老。消沉萬古意無窮,盡在長空澹澹鳥飛中。 海門幾點青山小,望極煙波渺。何當駕我以長風?便欲乘桴浮到日華東。
儂是江南游冶子,烏帽青鞋,行樂東風里。落盡楊花春滿地,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蘭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雙蛾翠。萬頃湖光歌扇底,一聲吹下相思淚。
儂住東吳震澤州,煙波日日釣魚舟。 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亂云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
靜室焚香盤膝坐,長廊看畫散衣行。
淮源距襄陽,亭候逾十舍。 征鞍背繡幃,云雨虛四夜。 雙艷盡傾城,一姝偏擅價。 獨怒蕙心輕,誤許商人嫁。
春草凄以碧,春花無限紅。一江歸夢里,雙鬢客愁中。
近輩文章少,吾曹身世同。蓬山應可到,且莫去匆匆。
四十二人會,江亭修禊時。不期今握手,始得讀君詩。
仙骨自然好,古情良足悲。瓊樓最高處,試把鐵簫吹。
一生知己是梅花,魂夢相依萼綠華。 別有閑情逸韻在,水窗煙月影橫斜。
平生最薄封侯愿, 愿與梅花過一生。 唯有玉人心似鐵, 始終不負歲寒盟。
傷心闊別隔人天,已杳音容卅七年。一夜相逢清夢好,依然歡笑若生前。
皖水分襟十二年,瀟湘重聚晚春天。徒留四載刀環約,未遂三生鏡匣緣。
惜別惺惺情繾綣,關懷事事意纏綿。撫今思昔增悲哽,無限心傷聽杜鵑。
隴頭梅半吐。江南歲將暮。閑窗盡日將愁度。黃昏愁更苦。 歸期望斷,雙魚尺素。念嘶騎、今到何處。殘燈背壁三更鼓。斜風吹細雨。
牛郎織女,因緣不斷,結下生生世世。人言恩愛久長難,又不道、如今幾歲。 眼穿腸斷,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會。三杯酒罷閉云房,管上得、床兒仝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