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鄉老堂
未到中年便掛冠,一鄉三老北溪寒。
廢興有命知尤早,去住無心遇更難。
輕物想能閑似夢,愛山應是好如官。
莫言林下何曾見,待向圖中畫與看。
未到中年便掛冠,一鄉三老北溪寒。
廢興有命知尤早,去住無心遇更難。
輕物想能閑似夢,愛山應是好如官。
莫言林下何曾見,待向圖中畫與看。
還沒到中年就辭去官職,北溪邊一鄉三位老者的生活清冷。興衰自有命運,他早早明白;去留都不在意,這樣的際遇更難有。看輕外物,想必能閑適如夢;喜愛山水,應該是如同愛做官般癡迷。別說在山林中沒見過這樣的人,且看我把他畫在圖中展現。
掛冠:辭官。
三老:古代掌教化的鄉官,這里指鄉中德高望重的老者。
廢興:興衰。
去住:指去官隱居和出仕為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官場紛擾,詩人遇到一位中年辭官的鄉老,被其豁達的人生態度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鄉老看淡名利、熱愛自然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通過對鄉老行為和心境的描寫,展現出一種超脫的人生境界。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淡泊生活的向往。
久辭禁籍尋耕隴,莫問仙闈鎖秘居。獨抱遺經慚究始,有懷往代恐成虛。并飛野鸛元相引,數至浮鷗底自如。人意且忻諧物性,未妨終日偃琴書。
草堂近東郭,綠水遰縈回。荊門多不掩,時有清風來。
眼前龍虎實紛紜,說破丹砂世莫聞。故脫衣冠尋舊隱,便將猿鶴入深云。閒編野錄前朝事,靜校仙經古篆文。滿腹分明惟是識,塵寰誰認紫陽君。
夢系一般事,箋涂兩地書。鶼鶼二字似當初。最怕江頭江尾隔人孤。愿爾成明月,邀來入酒壺。相思滿滿意殊殊。問道今宵聽到我心無?
西漢本佳妍,金馬望甘泉。衛尉屯兵上,期門曉漏傳。猶重河東賦,欲知追神仙。羽騎凌云轉,閶闔帶空懸。長旗掃月窟,鳳跡輾星躔。但使丹砂就,能令憶萬年。
越州官吏出郊迎,騎從香輿舍妙明。只把一誠將圣孝,堯眉舜目儼墻羹。
瞻彼北堂,在彼永陽。白云之下,通化之鄉。
野闊早霜明,林空涼吹動。一犬吠人來,松窗破秋夢。
滋蘭茂九畹,靈雨茁其芽。和氏抱荊璞,以身明不瑕。芳澤貴自保,物色寧有涯。但使臭味同,歲晚何足嗟。猗猗關西彥,風流如謝家。光輝媚幽巖,旖旎剔芬華。溫恭君子持,令德戒紛姱。豈乏桃李姿,貞白世所嘉。
憲府新開粵海隅,朝天旋復賦驪駒。小春物候菊萸晚,肆覲身先玉帛趨。王事固應懷靡及,臣勞端不負長驅。依劉赤子心元切,秉鉞重來望未孤。
丹厓白云往來,絕岸流潮吞吐。我所思兮何人,莽悠悠兮太古。江口寒潮自至,山間明月誰招。自可歸來坐嘯,何須世上折腰。
殘鶯無語燕差池,眼底江山處處宜。倚樹乘風忘舉扇,讀書消日勝圍棋。吟搜景物牽情遠,夢繞家鄉睡醒遲。五十年來閑是福,此身羞作楚臣悲。
颯颯西風葉葉秋,誰家煙火起滄洲。乘閑不耐無機性,擬勸漁翁直釣鉤。
西清去歲侍群仙,坐候晨鐘拱御筵。滄海頭顱今四十,彤庭禮樂舊三千。盛寒頗似庚申夜,飄泊還逢癸丑年。明日扁舟江上路,梅花開遍野云邊。
黃冠高隱粵江湄,中歲功名付奕棋。筑就一樓供佛母,教成二子作儒師。堂中賓客何曾識,篋里錢刀盡欲施。降日孟陬先正則,年年椒酒壽千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