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雪
能積又能亡,時高又時低。
圭璧隨所寓,陵谷豈可齊。
夷坦掩曲徑,勿使狐生疑。
光明破宿靄,勿使雞求棲。
在臘方得時,此意非爾知。
知我為余寒,不知為繁禧。
能積又能亡,時高又時低。
圭璧隨所寓,陵谷豈可齊。
夷坦掩曲徑,勿使狐生疑。
光明破宿靄,勿使雞求棲。
在臘方得時,此意非爾知。
知我為余寒,不知為繁禧。
雪既能堆積起來又能消融不見,有時厚積高聳有時又變得低矮。它像美玉一樣附著在各處,高山和深谷的積雪怎么能一樣呢。它覆蓋了平坦之地和曲折小徑,別讓狐貍心生疑慮。它的光亮沖破了舊有的霧氣,別讓雞再去尋找棲息之所。雪在臘月才是應時之景,這其中的深意不是你能知曉的。你只知道它帶來了殘余的寒冷,卻不知道它預示著眾多的吉祥。
亡:消失,消融。
圭璧:古代的玉制禮器,這里形容雪的潔白珍貴。
寓:附著,停留。
陵谷:丘陵和山谷。
夷坦:平坦之地。
宿靄:久聚的霧氣。
臘:臘月,農歷十二月。
繁禧:眾多的吉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在臘方得時”推測,可能創作于臘月。當時社會或許重視自然節氣與農業生產,雪在臘月被視為瑞兆。詩人可能在看到積雪的景象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積雪展開,通過描寫雪的特點和作用,揭示其象征意義。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卻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現象的細致觀察和獨特思考。
疇昔國士遇,生平知己恩。直言珠可吐,寧知炭可吞。一顧重尺璧,千金輕一言。悲傷劉孺子,凄愴史皇孫。無因同武騎,歸守灞陵園。
一麾江海日,賓客幾人存。白首攜雛鳳,炎方聽暮猿。詞人推祭酒,故事問開元。葹草持相贈,湘累有一孫。
幾度梅花對法曹,嶺頭春雪唱逾高。朗陵聚后星為福,肺石清來目屢蒿。侍從頻年虛召對,平反今日正書勞。趨朝便擬看花去,為問玄都觀里桃。
燁燁芙蓉劍,系君白玉佩。芒鍔瑩鸊膏,霜花澹磨淬。奇物出有時,晶光安可晦。提攜意雖愜,神理秘幽沕。愿持抉祲氛,流光曜九閡。
道人知我愛禪房,凈埽階前紫石床。軟飽三杯風味好,脫巾和月臥昏黃。
君莫訝,窮將老,嘉獎已承天子詔。君莫訝,無饙餾,知深喜有廬陵歐。明君良相一推重,材名燁燁京華動。美玉在山珠在淵,不逢采擇知何用。嗚呼,詞賦之科久已亡,呫呫猶或宗蘇黃。
好在蘇夫子,琴書安穩不。尺書寄雙鯉,一一無沉浮。不見才幾日,沃若桑已稠。應與曜庵人,靜話同茶甌。目送歸飛鴻,縹渺天南頭。趣合略畦畛,道同當共謀。何時暫來旋,促駕毋停辀。
秋風颯颯林木空,吳山楚山千萬重,湛湛江水上有楓。念君游行遠從戎,不遑寧居走西東,寂寞空閨敞房櫳。獨宿涕淚沾襟胸,悵望不見憂怔忡。長云遙天叫孤鴻,哀音嗷嗷思無窮。黃姑斜河夜正中,牽牛七襄淡橫從,夫君胡為苦匆匆。
花落春歸時節,滿目楊花飛雪。杯酒幾多情,愁對東風話別。聲咽,聲咽,去后相思啼癊。
三分春色二分空,莫待春歸怨曉鐘。詩句逼人何太甚,酒徒知己信難逢。百年夜永晝愁短,千樹紅疏綠漸濃。尊俎班荊元不惡,試張云幕席苕邛。
此世渾渾情不耐,別留幾次徘徊。月明時候醉陳醅。澆腸蝕骨,寸寸磨成灰。但許輪回能擇取,來生身是新梅。凋來千瓣亦香堆。清風旋起,綴上玉人衣。
取舍之心成巧偽,夜枕髑髏渾說寐。與他南面樂非輕,不知自己無心地。
向夕衡門掩,吳中客子來。長河翻月上,斷柳逐風回。小飲憐春盡,繁花受晚開。漢關吾欲去,刻燭更徘徊。
煙樹蒼茫一望中,漢陵秦苑總成空。銅駝埋沒悲秋雨,石獸荒涼怨朔風。寂寂落花歌舞地,輕輕茅草樂游宮。停驂欲問前朝事,惟有青山夕照紅。
宣和內家稱畫竹,文蘇響斷誰能續。后有房山與薊邱,筆端寫盡瀟湘玉。君家此本屬何人,一竿獨立淇川麓。凜然節操凌冰霜,歲晚佳人在空谷。天寒彩鳳不來棲,日暮煩誰伴貞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