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遣興
佳節嘆短晷,清爽愜幽抱。
新故遽相代,意思幸長好。
百年如秋時,行行越中道。
重九雖百回,半百已云過。
云液傾新醅,籬花摘靈草。
但約金巵空,何愁玉山倒。
且趁馬臺游,莫管龍山帽。
佳節嘆短晷,清爽愜幽抱。
新故遽相代,意思幸長好。
百年如秋時,行行越中道。
重九雖百回,半百已云過。
云液傾新醅,籬花摘靈草。
但約金巵空,何愁玉山倒。
且趁馬臺游,莫管龍山帽。
在重陽節感嘆白晝短暫,清爽的天氣讓內心愜意。新舊事物快速更替,所幸心境一直良好。人生如同秋季,已漸漸走過中途。重陽節雖經歷了上百次,但五十歲已過。倒出新釀的美酒,采摘籬邊的菊花。只約定把酒杯喝空,不愁醉倒。暫且去馬臺游玩,別管那龍山落帽的雅事。
短晷:指白晝時間短。
幽抱:內心深處的情懷。
新故:新舊事物。
云液:指美酒。
新醅:新釀的酒。
靈草:這里指菊花。
金巵:酒杯。
玉山倒:形容人喝醉后身體傾倒。
馬臺:游玩之地。
龍山帽:用東晉孟嘉龍山落帽的典故,代表文人的風雅之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對時光流逝和重陽節的感慨推測,可能是詩人在五十歲之后的某個重陽節所作。當時詩人或許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對時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節日時借景抒情。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勸人珍惜當下。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既有對歲月的嘆惋,又有及時行樂的豁達。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心境和生活態度。
金風吹碧野,玉露灑長干。響屐猶堪想,懸晴那忍看。清歌毋屢奏,高論可盤桓。不感興亡事,安知此會難。
老厭蟲魚技,貧甘鹿豕群。殘燈昏夜雨,落木響寒云。烽遠驚時見,鐘疏坐不聞。道南猶可仰,天未喪斯文。
百尺空中天眼闊,三更月底夢詩成。安排枕幾還公睡,已有闌干信客憑。鄉里過從盧行者,海山或遇羨門生。當年碧玉無留賦,何處青云更擬陵。
原頭數楊柳,葉盡晚依依。歲晏北風勁,天寒行旅稀。江鱸從網得,水鳥逐船飛。漁子津西去,黃昏得酒歸。
鐵甕城邊甲第崇,門庭蕭瑟相公風。御書題后樓常鎖,法輦過來宅尚空。徑老孤松巢野鶴,臺留片石蔭疏桐。懷賢佇想當年事,花馬誰終筑塞功。
無風無雨并無云,今歲中秋盡十分。畢竟冰輪誰為轉,碾穿玉宇不生痕。坐看兒輩紛然飲,也遣先生半欲醺。自是清樽負明月,不關明月負清樽。
利欲烈炎火,虐?起縱橫。區區一子輿,死以口舌爭。豈不念迂遠,安能負平生。皇皇斯須困,炳炳萬世明。
漙漙白露望秋零,涼入人間洗郁蒸。表里自澄毫發鑒,煙云何礙太空升。指呈頃刻華嚴相,光滿諸天無盡燈。一世將心齊向月,瓊樓須躡最高層。
何如渭亭賦,二十四登高。九子龍殊好,五侯鯖合淘。持鞭嘗百草,為頰助三毛。贈世綏山果,不仙亦足豪。
饑年得雪意殊佳,天亦終憐田父家。是處連云畦宿麥,一時積水散空花。預占餅餌真堪喜,若比瓊瑤未足誇。我正坐須來歲麨,夜中踏甕喜無涯。正思覓食繞諸村,咄咄今朝雪塞門。屋角空囷饑雀噪,床頭敗絮凍鴟蹲。分無醽醁能相熟,賴有符貲僅自存。堪笑少陵窮不死,區區苦欲問黎元。
煙塵倉猝到淮東,僅亢衰宗擾擾中。浩氣不為憂患折,直辭寧與詭隨同。西清自愧名浮實,河潤深慚惠未豐。白發相看真惜別,祗憑一溉養衰翁。
鳥性悅儔匹,人情豈無慕。亟見不云數,獨行必相呼。昨有城上眺,今復郭南步。膏雨回原綠,豐林宿殘霧。久蕪慨我廬,旱水兩妨誤。夏禾既岑漠,秋秫庶能穫。釀具粗巳足,念子有長路。
萱葉何青青,萱花何盈盈。花繁識土沃,葉盛由根萌。霜臺有客雙瞳清,愛花惟恐花飄零。花前歌舞花下行,繡衣光與花爭明。我對花忘憂,花向我欲語。我心見花即歡樂,花亦相迎共相與。白日遲遲行,流年遲遲過。春歸花若老,我心將奈何。但愿此花長在目,老不遷官心亦足。
月旦推文學,丘園起力田。盡知官可貴,誰道野無賢。散木留空谷,虛舟在遠川。白頭成底事,閉戶枕書眠。
乾坤真妙此臺開,一一皆因造化裁。意了梅花難著句,眼空江海笑浮杯。未分無極源頭在,誰畫先天樣子來。碧玉樓中閒隱幾,千千山繞又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