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李道士
道士初來鶴衣白,無事猖狂走南北。
偶得秘訣煙霞間,鬼谷先生眼睛碧。
謂我當接王公談,且與天庭二分術。
儻來已感仙翁靈,占夢夢中宜自驚。
妙光照物乃是道,結廬歸去南山青。
道士初來鶴衣白,無事猖狂走南北。
偶得秘訣煙霞間,鬼谷先生眼睛碧。
謂我當接王公談,且與天庭二分術。
儻來已感仙翁靈,占夢夢中宜自驚。
妙光照物乃是道,結廬歸去南山青。
道士剛來時穿著白色鶴氅,無所事事肆意地走遍南北。偶然在煙霞之間得到秘訣,好似鬼谷先生那般目光炯炯。他說我應當與王公交談,還傳授給我天庭的二分術。意外獲得已感受到仙翁的靈驗,占夢時在夢中也該自感驚奇。奇妙的光芒映照萬物就是道,不如結廬歸隱到那青山之中。
鶴衣白:指道士穿著白色的道袍,像鶴的羽毛一樣。
猖狂:這里是肆意、無所拘束的意思。
鬼谷先生: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謀略家,相傳善于相術等。眼睛碧:形容目光有神。
二分術: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某種道術。
儻來:意外得來。
妙光:奇妙的光芒,這里指道的光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對道術、玄學的一定崇尚。詩人可能在與道士的交往中,被道士的經歷和所宣揚的道術所吸引,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也許詩人自身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對塵世的困惑,因此對道士所代表的超脫境界產生了向往。
這首詩以道士為主題,描繪了道士的形象和經歷,展現了其神秘的道術。主旨在于表達對道術的向往和歸隱的意愿。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簡潔的語言塑造了鮮明的道士形象,營造出神秘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社會部分人對道術的追求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一行錦字墮云邊,為問山中阿對泉。老景邇來渾似寄,風情別后儼如仙。空江月冷生幽夢,陋巷春遲幕曉煙。巾箑有如瓊玉重,幾回東向淚潸然。
削出枝枝是籜龍,無人道是一峰峰。山靈作意為韶石,欲使巉巖似次宗。
文章自古無憑據,唯愿朱衣一點頭。
背人歲月苦難禁,烏兔相追互起沈。點檢平生如夢事,保全晚節是真心。圍腰減削那勝帶,種發蕭疏不上簪。久悟盈虛消息理,香山蓮社擬追尋。
世網誰所張,四彌天宇大。萬情本一機,矻矻同此在。徐君經世心,心乃超世外。趣靜緣有動,無顯奚用晦。姑為辟俗去,示世無吾待。結庵定其遷,初不憚一再。容膝得勝處,外物了纖芥。有山自煙云,有水可灌溉。百丈峙翠屏,千尋拖碧帶。床頭三圣書,會意謝分掛。天山得要旨,肥遁元非內。此名扁此室,吾詩儻容配。
袞袞閒愁集,堂堂急景遷。殘冬惟一月,旅寓向三年。霜入絲莼美,風掀錦樹鮮。義山通鳥道,禾水漲蛟涎。雨泣鳴蛩地,云愁過雁天。川光寒不動,兵氣慘相纏。海上霞生燧,城邊月應弦。瘡痍渾未息,疾癘恐相煽。隴畝遲三白,山林負一廛。感時何及矣,撫事獨凄然。瞻落傳新令,家貧食舊編。依人慚野燕,戀子劇饑鳶。席破門懸雨,庖空井閟煙。種山仍畏虎,蹐地秪憐蚿。出感關途梗,居愁賦調煎。鹿門那可問,桃水徑須沿。未必弦真絕,虛疑筆可捐。東風如解凍,南客且棲玄。
解荃維兮放蘭舸,蹇南越兮洞庭波。噴浪花兮飛白雪,身何居兮入明月。聊凝神兮隱處,夢龍宮兮波之下。珍珠庭兮紫貝闕,璆琳宮兮犀甲戶。朝龍君兮殿堂,芰荷巾兮蘋藻裳。圭琉璃兮荇帶,佩美玉兮瑯珰。龍君游兮何之,水晶宮兮丹水湄。驂蒼虬兮飛廉御,豐隆車兮為后屬。磣磹驅駝其左右兮使風伯為清路,都離宮兮忘反。命群臣兮燕衎,菹蘩蘊兮形鹽。列鯨胎兮黿卵,張鈞天兮廣漠野。鼓蛇鼖兮雷鼉鼓,鏗浮磬兮□龍鐘。歌湘靈兮奇相,舞三行兮清酤。戛止兮柷敔,觀其臣之就位兮厥令尹曰瞋。鮭總群蝦而將之兮,胄乃元惟鮑魚。緣蛙聲之聒聒兮,位高于五諫。鳣魚大而無庸兮,處之冗散。郁郁余心之惛默兮,周章而蹇產。欲陳詞而夢覺兮,嗟言之而已晚。匆匆余見斯情物兮,徒臨流而惋嘆。
八月九月秋氣高,長林落木風蕭蕭。白苧秋深不堪著,輕寒欲試新剪刀。城頭霜飛露華濕,城下寒蛩啼更急。當戶誰家搗練聲,風高不礙重城入。千杵萬杵聲未停,已知力倦心怦怦。天清月冷幾人語,塞北江南今夜情。不怨搗衣寒苦早,惟愿著衣人不老。萬里歸來未有期,昨日官家頒絮襖。
海內爭傳國士風,梁園傾蓋意何窮。已聞德政過黃霸,更愛儒宗自魯公。客久授衣秋色里,夜寒彈劍月明中。離愁祇隔長河水,莫遣雙魚恨不通。
誰從普眼道場來,天帝堂前珠網開。徹底光明成一段,個中清凈絕纖埃。交羅理事真空觀,照破根塵不夜臺。恰恰相應爾時節,陶家壁上起梭雷。
長河杳渺作然疑,烏鵲橋成末有期。靈壽藥酬三秀草,女貞花謝萬年枝。怕招寒雁通毫素,又化秋蟲絡網絲。可恨年來瓶落井,更無消息慰相思。
出師留兩表,王業不偏安。武鄉侯盡瘁,肯偷閑。回思當日,膝向草廬盤。出處何常有,出作完人,處為忠孝神仙。即先生豈薄貂蟬。悲憫切人天。明知唐社稷,已將殘。英雄同恨,鍊石補天難。漢末還唐末,三醉岳陽,何如六出祁山。
開尊何必習池傍,卻笑山公未是狂。寶馬香車塵正合,千金一刻夜偏長。時過除夕逢元夕,客在襄陽憶洛陽。閱盡繁華冠蓋里,更誰能似白眉良。
騏驥難教走故遲,煙樓沖破復奚疑。靈椿未老枝先茁,棠陰猶垂葉更滋。國計欲煩清白吏,臣心敢負圣明知。千秋事業無他異,只念前人茹藥時。
安成食。臨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