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方外士
擾擾紅塵高臥客,紅塵不染人難識。
瑯瑯為講還丹篇,若有清風濯胸臆。
玉兔走入流珠宮,正向時人失中得。
根本蓋自仙翁傳,仙翁住世千余年。
擾擾紅塵高臥客,紅塵不染人難識。
瑯瑯為講還丹篇,若有清風濯胸臆。
玉兔走入流珠宮,正向時人失中得。
根本蓋自仙翁傳,仙翁住世千余年。
在紛紛擾擾的塵世中有一位高臥隱居的人,他不沾染紅塵,別人很難了解他。他朗朗地講解著還丹的篇章,仿佛有清風吹拂洗滌著人的胸懷。玉兔進入流珠宮,正是在世人看似失去中獲得真諦。這修煉的根本大概是從仙翁那里傳承而來,仙翁在世間已經生活了千余年。
擾擾:紛亂的樣子。
高臥客:隱居之人。
還丹篇:關于還丹修煉的篇章,還丹是道教煉丹術語。
濯:洗滌。
玉兔:在道教文化中常有所指代,這里可能和修煉相關。
流珠宮:可能是道教虛構的修煉場所。
失中得:在看似失去中獲得。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道教文化可能較為盛行,詩人可能在與方外士交流接觸后,對方外士的生活和學識產生興趣與敬意,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方外士的超凡脫俗和對道學的精通。其突出特點是充滿道教神秘色彩,語言簡潔有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道教文化在文人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xiàn)。
廣大天同量,淵深海共澄。遽聞憑玉幾,恨不瘞金繩。同軌陪儀仗,因山鎖闕庭。深恩淪朽骨,孤夢繞新陵。
三山之外小丹丘,送客歸來半醉游。傾蓋無緣松下問,逢僧有茗草間留。夕陽隱地千林暝,皂筴生風五月秋。卻憶鄭虔情更切,茫茫云水一孤舟。
紅蓼黃蘆兩岸秋,當年曾此覆龍舟。旌旗已逐三軍盡,玉璽長含萬古愁。王氣消沉成故國,殿門依舊枕寒流。停橈不用增悲慨,楚廟長陵共一丘。
病里重陽又一年。朝光暮靄畫中天。有人似我碧云顛。北地黃花秋較晚,西風紅葉墨爭妍。亂時雞犬更誰憐。
一醉洪都金屈卮,再唫臺海赤霞辭。梁王臺上青春月,共折桃花未有期。
終朝每去依煙火,春至還歸養(yǎng)子孫。曾向苻王筆端坐,爾來求食渾家門。
最是元來,苦無風雨。只恁匆匆歸去。看游絲、都不恨,恨秦淮新漲,向人東注。醉里仙人,惜春曾賦。卻不解、留春且住。問何人、留得住。怕小山更有,碧蕪春句。
琴書千里夢,金粉六朝身。路鬼揶揄好,人誰信汝貧。
學須有委有源,約略為君一言。淳夫迂叟舊客,無己醉翁嫡孫。
未是全衰暮。但相思、昭亭數(shù)曲,水村煙墅。只比兒兒額上壽,尚有時光如許。況坎子、常交離午。須信火龍能陸戰(zhàn),更驅他、水虎蟠滄浦。昆崙頂,時飛度。東皇驀向昆崙遇。道如今、金階玉陛,待卿闊步。猶恐荊人攀戀切,未放征帆高舉。怕公去、狐貍嗥舞。江漢一時誰作者,想聲聲、贊祝明良聚。天下久,望霖雨。
牽上榕城水漸高,葫蘆山截苦波濤。冬乾不滿二三尺,撐折彎彎無數(shù)篙。
積雨浮煙傍地輕,落花啼鳥客心驚。天連野水春無主,山戴斜陽晚入城。舊跡易迷鴻爪印,新愁又傍馬蹄生。綠波南浦休回首,隔歲王孫滿別情。
朔駕虞巡陟,南沿禹會幽。詒謀開上圣,多事酌鴻猷。道妙仙心廓,文昭帝作優(yōu)。秋風舊汾水,海岱忽藏舟。大器提擎力,懷生渥澤滂。本枝繁盛衍,禮樂懋容光。脫屣吁勤倦,置郵辭慨慷。申胥不為己,定勝泣穹蒼。
日出秦樓明,條垂露尚盈。蠶饑心自急,開奩妝不成。
秤頭蠅坐便攲傾,萬世權衡照不平。斤兩錙銖見端的,終歸輸我定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