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聞蒼鶴唳
為鶴不能白,安用蒼其形。
厥頂又不朱,無乃盜虛名。
雌雄守枯木,絕意沖太清。
夜號如嬰兒,聒我夢寐驚。
日欲火其巢,念汝雛方生。
亟宜罷吻噪,報我存養情。
為鶴不能白,安用蒼其形。
厥頂又不朱,無乃盜虛名。
雌雄守枯木,絕意沖太清。
夜號如嬰兒,聒我夢寐驚。
日欲火其巢,念汝雛方生。
亟宜罷吻噪,報我存養情。
作為鶴卻不能擁有潔白的羽毛,何必生就這青灰色的外形?頭頂又沒有朱紅的羽冠,莫不是徒然盜取了鶴的虛名?雌雄二鶴守著枯木,再無沖上云霄的志向。夜間啼叫如同嬰兒啼哭,吵得我從夢中驚醒。白天本想燒毀你們的巢穴,又念及你們的幼雛剛剛出生。你們應當盡快停止喧鬧,以此回報我養護的情誼。
蒼:青灰色。
厥頂:它的頭頂。厥,代詞,其。
朱:朱紅色,鶴頂通常為紅色,古詩中多有‘丹頂鶴’之說。
盜虛名:指徒有鶴的名號而無鶴的特征。
太清:指天空,道家指最高的天。
聒(guō):吵鬧,擾亂。
亟(jí):急切,趕快。
吻噪:指鳴叫,吻代指鳥嘴。
此詩當為詩人日常觀察蒼鶴后所作。古人常以鶴為高潔象征(如‘鶴鳴九皋’),而詩中蒼鶴‘不白’‘無朱頂’‘守枯木’,與傳統‘丹頂鶴’形象不符。詩人或借生活中這一看似‘普通’的鶴,引發對‘名實是否相符’的思考,同時體現對自然生命的細致關注與矛盾心境(既被吵擾又因幼雛生憐憫)。具體創作時間、地點無明確記載,推測為詩人閑居時觸景生情之作。
全詩通過對蒼鶴外形、行為的描寫,由表及里,先質疑其‘名不副實’,再寫其吵鬧攪夢,最后因幼雛生惻隱并勸誡。詩風平實,將自然觀察與生活感受結合,既體現對生命的尊重,也暗含對‘虛名’的調侃,于日常小事中見哲理。
青兕文場舊霸才,登壇曾敵萬人來。圖南此日聯鑣返,逐北他時奏凱回。燈影釵光迷撲朔,矛炊劍淅莫遲徊。佇看直搗黃龍日,拂袖歸來再舉杯。
秋盡風高露氣涼,黃花猶戀舊重陽。孤芳自許霜前傲,晚操何如節后香。慣與喬松同結社,懶從秾李共班行。細看不信人心別,更覺今朝氣味長。
歸心計日九回腸,急棹遠瀧到樂昌。回首楚天云漠漠,喜看越嶺樹蒼蒼。也知兒女勤相望,況有旅情不遄飏。侵曉解維乘舶趠,順風去處是吾鄉。
石徑嶙峋醉步行,詩魔攜酒訪山靈。峰回路轉嬌鶯谷,迎面天垂水一泓。
孝滿曹山脫布衣,風流輸與大家兒。阿爹死了有錢使,醉酒狂歌日日嬉。
山外青山樓外樓,人生禁得幾拳頭。崖邊報道蘇區景,想是反蘇錯報仇。
大風大雨掩僧扉,拄杖閒拋咫尺違。料得棋枰敲到晚,不堪抬首望云飛。
萬古寫不停,玄天無一墨。我欲往從之,蒼蒼本無色。
一廛我亦葛天民,閉戶荒山歲易淪!到此且生安穩想,向來原是寂寥身。祗應皂帽尋遺老,那有烏衣識舊人?飲酒讀騷今日事,支離南北正風塵!
云間兩鳴鶴,清聲聞蘭皋。洗我蛙黽耳,興逐秋天高。頗欲從之游,安得六翮毛。歸來三嘆息,誰家鬧檀槽。
客舫中流下,人家夾岸看。洛花堆錦煖,吳藕鏤冰寒。莫厭清歡暫,須知后會難。小詩煩本事,任禿綵毫端。曲誤不須顧,客狂當好看。日斜雙槳急,風駛夾衣寒。剩說歸田樂,休歌行路難。石湖三萬頃,何處覓憂端。北渚乘風渡,西山帶霧看。袖單嫌翠薄,杯淺怯金寒。宿雨收全易,春酲解卻難。且留行色住,重肯過蘇端。
淹抑悶青春,拖逗情紅淚。鑄錯作心兵,難把愁城碎。枕衾余花月,對慣做惺然。醉曾問杜康,無此酒,何名類。
萬壑千巖里,幽深一徑通。紫芝生奕奕,香霧濕濛濛。托隱商顏跡,遺芳謝氏風。肯容閒客采,短策儗相從。
風前黃葉樹,雨后紫苔墻。肺病知秋早,身閒覺日長。杵聲頻搗藥,煙縷漸消香。遮眼聊書卷,雕蟲久已忘。
夏園甘果熟,日覺樹林稀。休笑道傍李,無人摘自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