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甫主簿挽詞 其一
彼美荊岑玉,斯人實可儔。
眉間見和氣,皮里識陽秋。
夫子常稱德,蓬山素并游。
一官雖不壽,撫己亦何羞。
彼美荊岑玉,斯人實可儔。
眉間見和氣,皮里識陽秋。
夫子常稱德,蓬山素并游。
一官雖不壽,撫己亦何羞。
那美好的荊山美玉,此人實在能與之媲美。從他眉間能看到和藹之氣,內心能明辨是非善惡。夫子常常稱贊他的品德,他向來與賢才一同交游。雖然只做了一個小官且壽命不長,但回顧自己的一生又有什么可羞愧的呢。
荊岑玉:荊山的美玉,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
儔:匹配、比得上。
皮里識陽秋:指內心能明辨是非善惡。陽秋即春秋,因晉簡文帝母親鄭太后名阿春,避諱改。
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蓬山:指蓬萊山,傳說中的仙山,這里借指賢才聚集之地。
不壽:壽命不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孫志甫主簿去世后,作者為悼念他而作。當時可能作者與孫志甫主簿相識,了解其為人品德,有感而發寫下此挽詞。
這首挽詞主旨是贊美孫志甫主簿的品德,突出其美好品質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雖官職不高且早逝,但品德令人敬佩。在文學上以簡潔典雅的語言展現了挽詞的特點。
六旬七次度梅關,回首梅關想歲闌。衰病似難堪跋涉,寸心覺比舊時丹。
胡馬炎天動萬群,昨傳遼水殺將軍。王師六月殲獫狁,兵氣遙蒸瀚海云。
一不堪,性嗜日高寢。疊鼓震馀夢,星毛欹倦枕。冠劍朝已盈,當關視門闖。
可惜功名會,先人反后人。才疏應早退,貌惡自長貧。草出偏含雨,梅開不及春。徒然三載別,憂念累慈親。出處因讎敵,平生烈士雄。道孤難自立,才拙易為窮。眾鳥啁啾里,文鸞困抑中。江潭思見放,復守蕙蘭叢。中廚燒筍熟,下箸忽凄然。不視高堂膳,難歸下海田。淚和三婦滴,身恐一人捐。未拔賁禺郡,明春可勞旋。
遺什琳瑯在,陳編檢校難。馀材搜爨火,佚事補陔蘭。讀異劉藜照,銘同孔鼎看。琴堂歸去后,珍重細讎刊。聞道唐梁際,皇華重使才。詔傳東洛遠,國自古閩開。擇木良禽意,承家晝錦裁。多君能繼述,一卷抵瓊瑰。
欲知仲桓。問任安。居今行古。任定祖。
三夏倏已半,煩蒸候正濁。窮巷未寂寥,茅檐蔭脩竹。階藥晚風披,園葵朝雨足。荷花守故紅,庭草綴新綠。北窗橫古今,披對銷炎燠。囊留杜甫錢,瓶貯淵明粟。晚食亦自佳,安用粱與肉。安步有馀適,何必華其轂。悟澹將遣慮,屢空詎違俗。趁涼選樹陰,微尚空緬邈。悠然見羲皇,庶以愜幽獨。
見說烏山峻,貓兒打草來。縱橫群盜至,征戰幾人回。已失山川險,還聞倉廩開。明朝期一戰,努力仗群才。
連云草色潤,帶雨花枝寒。物態兼詩得,羈懷共酒歡。青牛誰谷口,紫氣此檐端。慚愧非吾輩,臨關重倚闌。
花頭月墮涼煙白,斷夢輕于蝶。一分秋恰上心頭,剛是半分兒病、半分愁。早風窣地窺簾隙,簾內桃笙滑。芭蕉貪做一窗陰,次第看他葉葉、起秋聲。
棠潛俄正魯封圻,施伯安翔稛載歸。尸授夷吾寧復此,君臣應愧始謀非。平生勛業載成書,脅制諸侯祇霸圖。盍繼車攻奏嘉頌,迄今璧帛簉東都。
金榜高懸白石宮,巍巍遙占地南東。祠分圣主壇壝外,禮合諸侯玉帛中。源出名山流自獨,潤沾新雨澤皆同。小臣祼獻慚無補,擬竭微誠祝歲豐。
十五游方今五十,羞將白發對春風。故園泉石情長在,近日江湖趣不同。鶯友怕寒拋柳巷,蜂臣探暖到花叢。芳菲時節偏多感,無奈歸心逐塞鴻。
疲兵喜離九江城,且報新篁長數莖。未問主人先問竹,要分吟屋聽秋聲。
誰送仙葩此地栽,綵云飛掌對蓬萊。雕闌玉檻圍花發,不放金盤十丈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