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子由
湓城趨高安,相望若鄰屋。思君腸九回,終夕轉車轂。
一從江上別,再見臘與伏。岧峣阻躋攀,疲曳愧躡逐。
此心敢忘德,烱烱如寸燭。念昔見教勤,綢繆均骨肉。
及今無所成,長大惟食粟。讀君黃樓賦,溢耳感絲竹。
蹈海始知深,秋水暫自足。斯文道中喪,吊古堪慟哭。
勃興得公家,萬物困陵觸。聲名載不朽,豈羨卿相祿。
琢雕窮乃工,未剝不為復。嗟予空有心,資性本碌碌。
佳篇屢寄酬,珍賜比金玉。隋珠照十乘,只報一魚目。
反顧拙丹青,何由希畫鵠。黃華強再奏,取笑陽春曲。
湓城趨高安,相望若鄰屋。思君腸九回,終夕轉車轂。
一從江上別,再見臘與伏。岧峣阻躋攀,疲曳愧躡逐。
此心敢忘德,烱烱如寸燭。念昔見教勤,綢繆均骨肉。
及今無所成,長大惟食粟。讀君黃樓賦,溢耳感絲竹。
蹈海始知深,秋水暫自足。斯文道中喪,吊古堪慟哭。
勃興得公家,萬物困陵觸。聲名載不朽,豈羨卿相祿。
琢雕窮乃工,未剝不為復。嗟予空有心,資性本碌碌。
佳篇屢寄酬,珍賜比金玉。隋珠照十乘,只報一魚目。
反顧拙丹青,何由希畫鵠。黃華強再奏,取笑陽春曲。
我從湓城趕往高安,兩地相望就像相鄰的屋子。思念你讓我肝腸寸斷,整夜像車輪轉動般難以入眠。自從江上分別,再次相見已過了冬夏。高山險阻難以攀登,我疲憊不堪,慚愧跟不上你。我怎敢忘記你的恩德,這心意如寸燭般明亮。想起過去你殷勤教導,情如骨肉般深厚。如今我一事無成,長大只能白吃糧食。讀你的《黃樓賦》,如美妙絲竹聲在耳邊回響。到了海里才知其深,讀了你的文章如秋水般讓我暫時滿足。文章之道中途衰落,憑吊古跡令人痛哭。你家文運勃興,萬物都受其沖擊。你的聲名永垂不朽,哪會羨慕卿相的俸祿。文章雕琢到極致才見工巧,未經雕琢不算完善。嘆息我空有心意,資質本就平庸。你多次寄來佳作酬答,珍貴賞賜如同金玉。你如隋珠照亮十輛車,我只能用魚目回報。回頭看我拙劣的畫作,哪能奢望畫成天鵝。我難以再和你的佳作,只能被《陽春》之曲取笑。
湓城:今江西九江。高安:今屬江西。
九回:形容愁腸反復回轉,極度痛苦。
車轂:車輪中心插軸的部分,這里形容思緒如車輪轉動。
岧峣:高峻的樣子。躋攀:攀登。
烱烱:明亮的樣子。
綢繆:情意深厚。
黃樓賦:蘇轍所作的賦。
絲竹:弦樂器和管樂器,這里指美妙的音樂。
斯文:指禮樂教化、典章制度,這里指文章之道。
陵觸:侵犯、沖擊。
琢雕:雕琢,指文章的創作加工。
隋珠:傳說中的明珠。
魚目:比喻粗劣的東西。
丹青:繪畫。
畫鵠:比喻追求遠大目標。
黃華:即《陽春》《白雪》,這里指高雅的作品。
此詩是蘇軾寫給蘇轍的。蘇軾和蘇轍兄弟情深,在人生經歷中相互扶持、唱和。當時兩人分別身處湓城和高安,蘇軾讀了蘇轍的《黃樓賦》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蘇轍的思念、感激和對其才華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蘇軾對蘇轍的思念、感恩與贊賞,突出了兄弟間的深厚情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氏兄弟之間的文學交流和情感互動,是他們兄弟情深的見證。
春波淺碧漲方池。池臺深鎖煙霏。緩歌爭勝早鶯啼。客忍輕歸。 合坐香凝宿霧,墊巾梅插寒枝。漸西蟾影漾余輝。醉倒誰知。
趁拍舞初筵。柳裊春煙。街頭桃李莫爭妍。家本鳳樓高處住,錦瑟華年。 不用抹繁弦。歌韻天然。天教獨立百花前。但愿人如天上月,三五團圓。
華棟一何麗,移下小壺天。幾多曲房新戶,縹緲似當年。曾是使君風度,元有胸中丘壑,六月竹風寒。一洗箏笛耳,歌舞粲筵間。 坐中客,醒復醉,聽無眠。已回歸夢,猶復裊裊記清圓。尚想飲中仙子,來處余香飄坐,勝韻此雙全。為寄月華語,難與并嬋娟。
灰飛山解竹。慶群陰消盡,新陽來復。云物呈祥連瑞靄,煙氣紛紛馥馥。紫陌香衢,朱檐影里,羅綺花成簇。嶺梅驚暖,數枝爭綻寒玉。 有人裊裊盈盈,今朝特地,為我新妝束。嬌倚銀床添繡線,長喜修眉舒綠。不道多情,錦屏羅幌,難得歡生足。誰知今夜,玉壺銀漏催促。
少時暮暮復朝朝,一水相望恨未消。 岸曲橫舟試回首,隔簾斜立數妖嬈。
瀕湖三寺倚崢嶸,梵剎相高對縣城。 樓殿盡知隨處盛,水林獨愛此中清。 翦開木末檐牙出,鑿破巖腰磴道成。 悟得祖師心印法,禪僧遙指塔燈明。
此地不知誰作宰,即知欲訪恐生嗔。多君官久情如舊,陌路猶能識故人。
連錢出塞蹋沙蓬,豈比當時御史驄。逐北自諳深磧路, 連嘶誰念靜邊功。登山每與青云合,弄影應知碧草同。 今日虜平將換妾,不如羅袖舞春風。
樓上春深乳燕來,半簾花影自徘徊。 子規聲里黃昏月,叫斷東風夢不回。
熏風池館新篁,片紅飛盡驚梅雨。紈扇初裁,羅衣乍試,又逢重午。萬戶千門,游人爭出,俱懸艾虎。看碧蒲縈恨,朱榴沾醉,似續離騷舊譜。 惆悵韶華易換,最關心、畫船簫鼓。當年沉水,今朝寒食,依然荊楚。抉目城邊,捧心臺畔,恨垂千古。霎時間惟見,清江一曲,綠蓑漁夫。
一舸歸來,何太晚、鬢絲如織。謾歡息、凄涼往事,盡成陳跡。山迫暮煙浮紫翠,溪搖寒浪翻金碧。看長虹、渴飲下青冥,危欄濕。誰可住,煙蘿側。俗士駕,當回勒。伴巖扃,須是碧云仙客。風月已供無盡藏,溪山更衍清涼國。恨謫仙、蘇二不曾來,無人說。
暖靄浮晴御。鎖垂楊、籠池罩閣,萬絲千縷。池上曉光分宿霧,日近群芳易吐。尋并蒂、闌干凝佇。不信釵頭飛鳳去,但寶刀、被妾還留住。天一笑,萬花妒。 阿嬌正好金屋貯。甚西風、易得蕭疏,扇鸞塵土。一自昭陽扃玉戶,墻角土花無數。況多病、情傷幽素。別殿時聞簫鼓奏,望紅云、冉冉知何處。天尺五,去無路。
云接蒼梧,山莽莽、春浮澤國。江水漲、洞庭相近,漸近空闊。江燕飄飄身似夢,江花草草春如客。望漁春、樵市隔平林,寒煙色。方寸亂,成絲結。離別近,先愁絕。便滿篷風雨,櫓聲孤急。白發論心湖海暮,清樽照影蒼浪窄。看明年、天際下歸舟,應先識。
斗柄回秋律。素蟾飛、冰霜萬里,滿川金碧。得月偏多何處是,惟有橋南第一。正野迥、西風寒寂。丹桂婆娑疏影在,想微瑕、未累千金璧。河漢遠,澹無跡。知君有句酬佳夕。盡高歌、胡床自倚,露漙珠溢。坐到參橫星欲暗,隱隱天低似笠。但絡緯、悲啼催織。吟詠凄涼翻有恨,諒知音、人遠空追憶。誰為置,鄭莊驛。
清陰一架,顆顆蒲萄醉花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