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李元中兼寄伯時二首 其一
龍眠三李晦聲塵,長望淮壖與海濱。
自古市朝成底事,即今猿鶴伴他人。
細思南陌東阡月,大勝千門萬戶春。
可惜欲歸歸未得,不知家釀為誰醇。
龍眠三李晦聲塵,長望淮壖與海濱。
自古市朝成底事,即今猿鶴伴他人。
細思南陌東阡月,大勝千門萬戶春。
可惜欲歸歸未得,不知家釀為誰醇。
龍眠的李氏三位賢才隱匿聲名,我長久地遙望淮河邊與海邊。自古以來,在官場中忙碌能成就什么事呢,如今他們與猿鶴為伴。仔細想來,鄉村田間的月色,遠遠勝過了繁華都市的春光。可惜我想要歸鄉卻不能回去,不知道家中釀造的酒是為誰而變得醇香。
龍眠三李:指龍眠的李氏三位賢才。
晦聲塵:隱匿聲名。
淮壖(ruán):淮河岸邊。
市朝:指官場。
猿鶴:指代隱居生活。
南陌東阡:泛指鄉村田野。
千門萬戶:指繁華都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官場紛擾,詩人或許看到了官場的虛浮,而龍眠三李選擇隱匿,這種行為觸動了詩人,使他有感而發,表達自己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自身不能歸鄉的無奈。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歸鄉不得的惆悵。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對比,將官場與隱居生活進行鮮明對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情感表達。
擢擢瓊簪秀,盈盈玉頰新。
隴梅真季孟,洛浦是精神。
好在臨江佩,遙憐步月塵。
對花惱詩思,何必霅溪莼。
意勝不受暑,交深欲忘言。
子車今日脂,我經何時箋。
卜稼豈無疇,頌橘亦有園。
掛冠特易耳,奈何子盛年。
平糴慮國深,公囷匪邦積。
自古斯有年,寖遠失初意。
今年出緡錢,樂歲怨狼戾。
此法竟施行,農民等蒙惠。
將子無登山,山上岡復岡。
朝為朱陽煒,暮作陰飚涼。
磴滑幽鳥啼,林深山鬼翔。
子兮何所求,樂此魑魅鄉。
國人佇齊軾,吾黨多魯狂。
望子子不來,翠袖天風揚。
緇塵擺落盡,幽愿次第償。
焦?入冥云,蟣虱寬貝陽。
子兮竟誰從,獨樂無已康。
豈其羊之饑,而可谷與臧。
落花風雨奈愁何,愁亦不應緣落花。
尚可流觴追曲水,底須占??似長沙。
無人晤語鳥烏落,為我食貧樓筍佳。
休說關河無限恨,腹非空怒道旁蛙。
奮髯疾抵幾,解衣徐探雛。
古來多快士,氣吞兩輪朱。
簿書高沒人,迎筆風摧枯。
自許豈不豪,歲晏終何如。
昨來久佇驪駒集,今來悵望檣烏急。
中年送客亦多違,先事徒勞后無及。
江頭祖帳幾百人,落紙珠璣詩什什。
自哦短韻意甚得,亟欲陳之復羞澀。
君方筮仕從茲始,驊騮開路日千里。
若逢人話子陳子,侏儒一節今如此。
鼇峰夜色輸明月,龍穴秋光藹碧云。
景物故應人惜別,風流難與世相聞。
新詩題處君思我,啼鳥聲中我夢君。
一笑相從非易得,有懷聊復此云云。
公事無多早散衙,蜀中寧有寄來茶。
龍光下照三江水,燕子重尋百姓家。
疇昔買漿曾得玉,只今作飯類蒸沙。
寄言道士玄都客,好種劉郎去后花。
離逾十年合,合復十月離。
往日苦無及,來日忽未知。
江源與海通,吳會與蜀違。
通固天道常,違亦物理宜。
勿作兒女感,是中有精微。
閩為多士鄉,三山最英特。
問學可經世,文章更華國。
公維太宰出,宅相有令德。
無忌獨何人,猶能弭兇慝。
終藏懷未已,欲去事多違。
士友方推轂,鄉鄰但挽衣。
冥鴻寒汲汲,霜菊晚暉暉。
何限春蜚動,君看果是非。
紛紛世上如落花,東風即入西鄰家,要亦余事吾何嗟。
斯人故國之喬木,枝葉胡然亦流落。
吾生已晚講聞熟,見欲墮淚那忍讀。
古來道德功名上,傳世不曾緣物重。
君不見人間秦漢鼎彜銘與頌,子子孫孫永寶用。
摩揣誠斯薄,雕鐫質自銷。
平生但真樸,直上絕枝條。
氛霧終澄霽,丘山亦動搖。
朝陽舊時鳳,聲人舜簫韶。
離合皆天意,盈虛幾月華。
家才辦藜莧,吾亦逐蘆葭。
憂世還當路,論兵有故家。
深深看踵息,陰火養黃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