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康公挽歌詞三首 其一
熙寧初見筑隄沙,曾與千官聽白麻。
常棣行中排宰相,梧桐名上識韓家。
平生事業留青史,一夜塵埃暗碧紗。
聞說手栽桃李在,春來應有萬株花。
熙寧初見筑隄沙,曾與千官聽白麻。
常棣行中排宰相,梧桐名上識韓家。
平生事業留青史,一夜塵埃暗碧紗。
聞說手栽桃李在,春來應有萬株花。
熙寧年間初次見到修筑堤壩的場景,我曾和眾多官員一起聆聽宣布任命的詔書。在兄弟中位列宰相之位,從有名望的家族中知曉韓家。一生的事業載入青史,一夜之間靈堂的碧紗被塵埃籠罩。聽說他親手栽培的桃李還在,春天到來應該會有萬株鮮花盛開。
筑隄沙:可能指當時某項水利工程建設。
白麻:唐、宋時,由翰林學士起草的重要詔書用白麻紙書寫,后泛指詔書。
常棣:《詩經·小雅·常棣》,后以常棣比喻兄弟。
梧桐名:可能指韓家有很高的名望。
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為青史。
碧紗:靈堂前的紗帳之類。
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后輩或所教的學生。
熙寧是宋神宗的年號。韓康公即韓絳,他在北宋朝廷擔任重要官職。此詩應是韓絳去世后,作者為悼念他而作,表達對他一生功績的追思。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韓康公,突出了他的宰相地位和一生功業。以平實的語言回顧其經歷,展現其家族榮耀與個人成就,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對人物的評價與情感。
化城鋪絳霞,上界遍蓮花。仙佛堪同逸,風光似若耶。一生皆有道,百歲亦無瑕。地藏無窮愿,天空出九華。
洞庭有奇士,樓室棲云霞;窗榻類畫舫,山水清且嘉。
翩翩雙白鶴,飛自瑤臺陰。玄裳既修整,縞袂亦蕭森。喬林縱遠步,虛壑引清音。俛仰各有得,逍遙清澗潯。達人事當世,雅志本云林。懸車不待歲,戢羽思高尋。何異松間鶴,飄飖云漢心。嘉誕賓友集,初筵列朋簪。鳴絲送旨酒,抗節起高吟。白日麗華棟,簪犀炫鉤金。招要香山翁,笑傲白云岑。歲歲但如此,焉知寒暑侵。
今日報賊去,下山猶復遲。群兒收淚笑,老眼顧人疑。夢入鄉關屢,魂應軀干離。一春三避賊,十事九成悲。
天風吹我上層檐,望入中邊逸興添。草暗黃沙迷遠近,山連紫塞見毫纖。籌邊自愧李德裕,憂國誰如范仲淹。耐此高寒屬吾輩,不須重掛卻寒簾。
夜來徐汊伴鷗眠,西徑晨炊小泊船。蘆荻漸多人漸少,鄱陽湖尾水如天。
石壁掛青蘿,禪房在其下。松枝裁作扉,茅覆不用瓦。若人百念忘,襟懷自瀟灑。行看塢云生,坐聽巖泉瀉。怡然朝復曛,在已無取舍。于中亦不存,何有空與假。一從入山來,見山不見野。寒拾千載人,誰是同流者。
深谷名花何處移,森森玉樹媚清漪。國真漫擬猗蘭操,香色還同冰雪姿。山氣凝寒開獨后,靈根穿石意偏奇。與君采折?瓊佩,獨笑傍人應未知。
崎嶇深谷與崇岡,王事有期行李忙。玉佩泉鳴清醉耳,劍铓山峭割愁腸。鳥鳴花發年華改,雨暗云昏客路長。且喜歸來同笑語,蒲團棐幾似僧房。小窗獨坐怯輕寒,一穗香云繞博山。鵲語匆匆來屋角,梅花點點下欄干。馬蹄破雨休行役,麈尾生風共燕閒。只恐日邊需振鷺,鋒車早晚趣君還。
馬上彎弓氣勢豪,星流點點破纖毫。雁鴻仰笑當空落,猿狖悲憐抱樹號。羅竇功成蠻寇殄,天山凱奏將材高。請看衛武賓筵秩,莫問兵家有六韜。
干戈滿地漫言歸,一染塵根萬念非。獨聽荒雞過夜半,西風涼雨濕征衣。
脫我頭上巾,漉此壺中酒。糟粕既已無,渣滓復何有?陶然見天真,長風起高柳。
盧橘花開梓樹疏,故人安穩在樓居。翠眉狎坐春行酒,絳帳懸燈夜讀書。未必醉來忘簡寂,祇緣老去尚高虛。離群應念任舂者,道遠天寒欲命車。
皇仁憫吊生靈辜,興師伐叛鄱陽湖。左纛親將兵百萬,旌旗蔽天連舳艫。況茲將帥皆貔虎,攄竭忠誠奮威武。龍蛇起陸鬧關機,猰?磨牙互吞吐。聲揚似雷霆,氣聚若云靄。勢擁山排空,威肆濤翻海。大地總掀簸,白日失光彩。交鋒結陣兩酣戰,血濺長江赭波面。殲劉?猛過刈麻,俄報渠魁殪飛箭。轅門獲丑五萬多,巍巍黃鉞還鑾坡。攙搶凈掃大懟息,洗兵就欲傾天河。其馀吳閩猶掎角,鷇麛那能抗喬岳。浙齊蜀陜諸翹芽,烏敢萌纖傲霜雹。元臣廷受命,出則奏捷功。長驅到燕薊,載籍歸天宮。際遇風云數豪杰,到處煙塵皆撲滅。十年睿算承丕烈,天意人心總忻悅。
蟠木倚滄溟,花開隱耀靈。高臨四海碧,下視九州青。地遠無風雨,天低動日星。不須乘鶴去,三島亦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