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黃子理詩卷
六載南官何所營,百篇翻覆見高情。
霜鷗露鵠元非俗,雪竹風松本自清。
俊逸固宜凌鮑照,優游真已逼淵明。
微言會有知君者,謾擬鐘嶸試一評。
六載南官何所營,百篇翻覆見高情。
霜鷗露鵠元非俗,雪竹風松本自清。
俊逸固宜凌鮑照,優游真已逼淵明。
微言會有知君者,謾擬鐘嶸試一評。
在南宮任職六年都做了什么呢,反復讀這百篇詩作能看出你高尚的情懷。你如霜天的鷗、露中的鵠,本就不俗氣;似雪中的竹、風中的松,生來就清正。詩才俊逸本就該超越鮑照,悠然自得真的已接近陶淵明。精妙的言語定會有懂你的人,我姑且像鐘嶸那樣試著來評一評。
南宮:指尚書省,這里可能指作者任職之地。
翻覆:反復。
霜鷗露鵠:比喻高潔不俗之人。
俊逸:形容詩才出眾。
鮑照:南朝宋文學家,以詩才著稱。
優游:悠閑自得。
淵明:即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以田園詩和閑適的生活態度聞名。
微言:精妙的言辭。
鐘嶸:南朝梁文學批評家,著有《詩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作者在閱讀黃子理詩卷后有感而發。當時文壇可能注重詩歌創作和品評,作者通過此詩表達對黃子理詩才和品格的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黃子理的詩才和品格。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多種意象和典故,生動形象地展現黃子理的形象。在文學交流中,這類品評詩作的詩歌有助于展現當時文人之間的相互欣賞和文學氛圍。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后生。
回薄萬古松,掩抑朱絲桐。相依北窗下,合奏生悲風。霏霏香爇爐,疏疏燈映櫳。一彈清我心,再鼓遺我容。聲出幽澗泉,始知山雨歇。濕香入庭戶,檐卜花初發。一絲收缽云,半璧吐巖月。道人方不眠,清詠自怡悅。
暑雨濕修竹,涼吹入高檐。鷺洲鐘阜如畫,霽色為秾纖。檻外藕花無數,妝點休祥嘉應,不覺有秋炎。謫仙墮人世,香霧郁重簾。富才藝,強記覽,三萬簽。須信公侯有種,道義自相漸。此去腰金佩玉,回視依蓮泛水,歲月亦何淹。稱觴還戲彩,無惜醉厭厭。
里門高,里門壞,百年風雨何足怪。但憐誰受沐猴烹,子孫不見烏江敗。人人知笑不知戒,春草茫茫雉爭界。
儒風凋落盡,生意僅如絲。一自先生死,深為吾道悲。頹波誰砥柱,善類孰綱維。有子森如玉,斯文想未衰。
曹溪路上,天高地厚。少室峰前,土曠人稀。孤然獨坐冷蕭蕭,大野橫身風颯颯。眼見則瞎,耳聽則聾,口說則啞。雖然不出一毫端,含吐十虛無向背。東海鯉魚打一棒,忙忙匝地便為霖。
滟染瓶花,暖回杯酒,簾里春光先到。纖纖玉指,朱弦細按,偷理相如琴稿。歲華荏苒潛移,雛鶯已老。風帆勁翼,翩如是鳥。一別千里,從此孤鸞掩照。算可有、方壺圓嶠。漫長想、瑯玕芝草。只自檢征衣,裁縫針線,舊事同回繞。匆匆幾日歡笑。換得恁、灑涕丹楓,牽愁遠道。立望四野,歸鴻聲杳。
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急難來山中,意外與翁會。驚魂親紫眉,暫分窗日曬。淵明去何之,位置天心怪。云嵐媚老眼,稍喜聞見隘。返廬調藥鼎,顛風鳴萬籟。平生安心方,臨事忽破碎。曉窗隔霧雪,一室乃無外。似將入混沌,彌縫大宙壞。身落五蘊中,安能正災害。累劫兒女恩,鐫刻木石界。何時世械輕,憂端釋華岱。爐灰撥陰何,靜與希夷對。
顥氣遍寰宇,風露逼衣裘。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滿西樓。人道當年今日,海上騎鯨仙客,乘興下瀛州。雅志在扶世,來佐紫宸游。廟堂上,須早計,要嘉謀。牙床錦帳,三歲江北嘆淹留。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廚百斛,與客醉瑤舟。待得蟠桃熟,相約訪浮丘。
筆起春如海,辭窮客到家。敲門嗔不應,只是隔梅花。
釋迦慳,彌勒富,八字打開無盡庫。拄杖子,化為龍,赫日光中吐云霧,遍界滂沱注甘雨。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騷。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淺碧琉璃展,記蕩槳、柳磧花溪。蟬吟密樹,雨催輕舸,風透綀衣。晚穿蓮葉去,篷窗底、謾賡采綠新詞。阻清歡,空回首,前塵如夢迢遞。歸臥小園中,躬耕愿、霜畦煙圃堪計。鼓角咽嚴城,又玉貌沖圍。悵如今、心渺滄波,千絲網、無人贈西施。涼宵迥、殘月棹回,驚烏亂飛。
短睡苦未安,長睡不即來。顛倒怖喜間,寸隙腸九回。中峰富蘊蓄,呼吸殷風雷。終然落無悶,天外雄崔嵬。皇天錫幽憂,往復安若命。將身入羿彀,或以不戰勝。眾峰圍夜禪,一月提祖令。未能逍遙游,且入駱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