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慈義偁師游嵩少
道人家住錦溪頭,衣裓常含爽氣浮。
偶踏塵埃經北闕,卻尋云水過西州。
冰銷陰壑蘭芽動,柳岸長條春意柔。
少室峰前無異路,莫將陳跡苦追求。
道人家住錦溪頭,衣裓常含爽氣浮。
偶踏塵埃經北闕,卻尋云水過西州。
冰銷陰壑蘭芽動,柳岸長條春意柔。
少室峰前無異路,莫將陳跡苦追求。
道人居住在錦溪的源頭,他的衣裾常常帶著清爽的氣息。偶然踏入塵世經過京城,又去尋找山水游歷西州。陰谷里冰雪消融,蘭芽開始萌動,柳岸邊長條搖曳,春意柔和。少室峰前并沒有其他特別的路,不要苦苦去追尋舊跡。
錦溪:地名,具體所指待考。
衣裓(gé):僧衣前的衣襟。
北闕:原指宮殿北面的門樓,后借指帝王宮禁、朝廷。
西州:泛指西方之地。
少室峰:嵩山的西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送友人慈義偁師去嵩山少室山游歷而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借詩表達對友人的勸誡與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勸友人放下對舊跡的執著,順應自然。其特點是將自然之景與禪理相融合,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
參差棠樹五湖濱,福在人天慧在身。爭似懶夫窮徹骨,西方處處是迷津。
繡斧馳諸道,霜威霽兩間。旦評推剡粵,聲價等丘山。帝德純無已,臣功敢置閒。況非東晉日,何必賦知還。
筆陣何堂堂,舉世罕匹敵。駿足千里馳,所向無南北。抗論朝野驚,口講更指畫。糟粕瞥眼過,粹美常獨得。垢面誦經史,華堂耽蔬食。惜哉性執拗,律條每苛刻。政令猶未頒,已耗蒼生力。群小皆騰飛,君子路幽仄。蘇黃持異見,遂作遷謫客。我立塑像前,歆慕轉凄惻。古今橫胸際,波瀾未能息。撫河湯湯流,憂端憑誰塞!
線路縈紆繞亂山,筍輿追逐棘林間。艱難那解蘇疲瘵,自笑奔馳未得閑。
臨水閒心便遠,見山塵慮都消。此間益者三友,一琴一卷一瓢。
蘆灣風帶雁聲愁,蘋蓼花開水國秋。望到錢唐門外路,晚涼人倚小紅樓。
肥累城外見花枝,東望長安日暮時。千里萋萋春草碧,不知何處記相思。
時清天地息煙塵,騰躍乘看自有神。游牝委龍求作種,任渠風合向天津。
張都料,最奔波。蓋因手作忒僂儸,惹僂儸,沒奈何。聽予勸,離巢窩。閑閑閑里煉沖和。得真修,止大羅。
誰家卜筑清溪曲,溪上青山壓茅屋。柴門半掩白云閑,春水一灣新漲綠。小橋窄窄通孤村,幾家煙火自黃昏。林深紅落杏花雨,路滑綠長莓苔紋。望中樓閣嵌云島,白鶴歸來山自曉。青松落陰護石床,紫蘿搖煙覆瑤草。尋真野客丹渥容,奚奴相逐攜焦桐。手扶鳩杖黃犢健,身披鶴氅仙家風。我觀此圖增嘆息,廿載離家歸未淂。風光彷佛似□鄉,欲解塵纓機未息。恨無長策報皇家,朝回撫卷恒咨嗟。乘閑聊為賦新吟,歸待兩鬢如霜華。
兩度黃花酒,尊空思轉傷。去年留病榻,今日復虛檣。糲飯依人爨,疏衣透骨涼。干戈天意在,去住更何鄉。
春江蕩漾。岸上藤花初發放。畫意詩情。這里風光夸獨勝。枝頭翡翠。飽食終天戕水類。莫道優柔。翻浪掀波覆九州。
繞墻煙樹色蘢蔥,燕入鶯過路不通。客子歸來誤驚喜,移家別住綠陰中。
越國勛名重有唐,兗山家法冠諸汪。主人有道開鷗社,子姓無嘩列雁行。李白擬嘗新竹醞,陳登空掃舊藤床。兩懷不盡忙相別,咫尺停云萬里長。
乍見先愁去,將行未忍分。字期歸后寄,歌畏別時聞。驛樹過春雨,江船隔夜云。驅馳念吾弟,羽翼待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