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試可喜雨
東阡北陌久黃埃,天遣神龍詎用媒。
云似濤頭山半起,雨如銀竹望中來。
奔輸澗谷時頹岸,噴激龜魚或曝腮。
民物有秋真可喜,池蓮從此更須栽。
東阡北陌久黃埃,天遣神龍詎用媒。
云似濤頭山半起,雨如銀竹望中來。
奔輸澗谷時頹岸,噴激龜魚或曝腮。
民物有秋真可喜,池蓮從此更須栽。
東邊和北邊的田間小路長久被黃土塵埃覆蓋,上天派遣神龍降雨哪還用得著媒介。云朵像浪濤在半山腰涌起,雨如銀色的竹子從遠處望來。雨水奔流向山澗河谷,不時沖塌堤岸,水浪噴激使得龜魚有時露出腮來。百姓和萬物有了好收成實在令人欣喜,從此池塘里更應該栽種蓮花了。
東阡北陌:指東邊和北邊的田間小路。
詎(jù):豈,哪。
頹岸:堤岸崩塌。
曝腮:魚露出腮,這里指水浪沖擊使龜魚露出腮。
有秋:有好收成。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應是當?shù)亟?jīng)歷了長時間的干旱,田間道路布滿黃塵。詩人看到降雨的景象,內心欣喜,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對降雨帶來豐收希望的喜悅。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能感受到久旱逢雨時的歡快氛圍。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久旱逢雨的喜悅和對豐收的期待。其突出特點是描寫生動,通過多種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現(xiàn)了降雨前后的景象變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的詩篇,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自然降雨的重視和對生活的美好期許。
別君長鋏不須彈,作客方知行路難。舊里豪華人競爽,貧交風味自相歡。嚴冬忽已十二月,歸棹其如三百灘。總為黃山與君在,掉頭時復憶新安。
一見堂名憶豫州,豈知身在楚江頭。主人久享園中樂,晚歲宜先天下憂。有竹無花山澤癯,有花無竹雪肌膚。洛陽城里花連竹,迂叟規(guī)模定不迂。
微涼院宇百壺清,長日錚錚聽矢聲。左右卒投存禮樂,東南均醉失輸贏。枝頭偶語禽聲碎,階下先花菊葉馨。此意廓然同物我,集人歸袂有蜻蜓。
竹徑蕭森地,逃喧與世違。僻居無駟馬,卒歲懶裳衣。偶聞幽侶至,理發(fā)向斜暉。豈為妨高枕,翻憐雅會稀。
大著皇皇,直令我、小儒橋舌。因想像、豐標高雅,襟懷澹泊。歸隱醉傾郫井酒,宦游曾踏匡廬雪。把河山、筆底一齊收,奚囊闊。憑吊古,音昂激。悲慟世,聲嗚咽。寫悼亡哀句,調尤凄絕。人老方知情更篤,意真乃見詞親切。漫譽揚、咳唾是珠璣,心頭血。嘆我余生,也過了、幾回浩劫。三十載、名場潦倒,風塵碌歷。曲好都歸天上有,月圓不補人間缺。莽乾坤、何處遇知聲,瑤琴擊。苔徑冷,無賓客。桐院靜,翻書帙。算年來只與,蠹魚分食。憔悴霜添潘岳鬢,飄零花謝江淹筆。讀君詞、勾起舊牢騷,填新闋。
孤竹羞周粟,余懷胡不然。暫將吞炭恨,并作茹荼憐!一匕分氈雪,三杯酌乳泉。終當從辟谷,豈羨赤松仙!
云褰翠幕。滿天星碎珠迸索。孤蟾闌外,照我看看過轉角。酒醒寒砧正作。待眠來、夢魂怕惡。枕屏那更,畫了平沙斷雁落。
力勤十頃。能致嘉穎。
不見皋亭慧法師,每勤書札慰相思。蹉跎又作三年別,慚愧終無一往時。忽憶虎溪成舊社,且尋茅屋賦新詩。關門短棹沖炎去,黃鶴峰頭月上遲。
茜裙提出錦箱中。向花叢,斗嬌容。裙影花光,都到十分濃。記得夜涼低壓鬢,偏愛把,綠云籠。如今朱實畫檐東。亂薰風,綴晴空。極望累累,高下綻房櫳。欲摘又憐多子甚,相對笑,瓠犀紅。
金鎖黃昏知幾重,夢回疏影月簾櫳。笙歌別殿承恩寵,半露春衫蜥蜴紅。
摘星黃漢在何許,淺水平山容易過。未必山靈慣看客,勒回俗駕奈渠何。
風流今已盡,冰弦斷、難覓鳳麟洲。枉寶襪偷看,頻移帶眼,金錢暗擲,浪卜刀頭。見伊處、書中心切切,帳底夢悠悠。夕泣朝啼,淚多流被,南來北往,愁重沉舟。蕭條朱門里,不堪回首處,華屋西州。怕見塵生遺掛,粉剩空樓。倘指上玉環(huán),他生再見,腰中繡裹,今世真休。若是伊心未泯,鬼也須愁。風流難再得,尋聚窟、何處問仙洲。想別后寄情,曾經(jīng)剪發(fā),病中永訣,不肯回頭。豈知道、黃泉聲寂寂,碧落恨悠悠。桂殿初奔,敲殘兔臼,桃源再訪,賺殺漁舟。繁華消磨盡,三年真薄倖,一覺揚州。最苦難求毒石,未得神樓。似亂攀荷藕,千絲不斷,對燒蠟燭,兩淚難休。反羨伊家解脫,免卻閒愁。
蒲團坐,養(yǎng)靜習常功。火去無明三昧現(xiàn),神歸有定六根空。一氣轉鴻濛。蒲團坐,萬慮息心頭。跡溷塵中猶蚱蜢,身居物外悟蜉蝣。日月兩琉球。蒲團坐,寂滅到枯禪。離象火虛填坎水,坤元地缺補乾天。玉液注丹田。蒲團坐,虎伏自龍潛。靈本有臺心印鏡,色原無相眼垂簾。妙諦借花拈。
世間盡作春婆夢,亂吹俗塵如障。險處回頭,忙中轉手,放下乾坤蒼莽。清溪無恙。且料理吟筒,別尋幽賞。此境無人,四圍涼碧露禪嫦。浮波浸空滉漾。正天風破曙,斜月猶朗。擪笛尋鷗,移家伴鷺,盡許孤情結想。寒云欲蕩。剩耿耿銀河,流星三兩。遠聽瓊閨,搗衣砧杵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