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客許石
石公說道理,句句出凡格。
相知貴知心,豈恨主為客。
過須歸去來,旦晚上無厄。
主人誠賢人,多應不相責。
石公說道理,句句出凡格。
相知貴知心,豈恨主為客。
過須歸去來,旦晚上無厄。
主人誠賢人,多應不相責。
石公談論道理,每一句話都超凡脫俗。相互了解貴在彼此知心,哪里會埋怨主人把自己當作客人。拜訪之后就該回去,早晚都不會有災禍。主人確實是賢德之人,大多不會責怪我的。
凡格:平凡的格調,這里指普通、俗氣的道理。
相知:相互了解、知心。
歸去來:回去。
無厄:沒有災禍、困難。
誠:確實、的確。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與友人在蕭宅相聚交流之時。當時眾人談天說地,石公發表了一些超凡脫俗的見解,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石公的認可和與友人相處的融洽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石公的見解,體現朋友間的相知之情。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日常交流與情感互動。
朝陽齋前桃李樹,
手栽清蔭接比鄰。
明年此地看花發,
愁向東風憶故人。
北人歸欲盡,
猶自住蕭山。
閉戶不曾出,
詩名滿世間。
江明雨初歇,山暗云猶濕。
未可動歸橈,前程風浪急。
明月臨滄海,
閑云戀故山。
詩名滿天下,
終日掩柴關。
松下茅亭五月涼,
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
隔水青山似故鄉。
垂柳萬條絲,
春來織別離。
行人攀折處,
閨妾斷腸時。
夜靜河漢高,
獨坐庭前月。
忽起故園思,
動作經年別。
為憶去年梅,凌寒特地來。
門前空臘盡,渾未有花開。
天風吹我上層岡,
露灑長松六月涼。
愿借老僧雙白鶴,
碧云深處共翱翔。
不作十日別,煩君此相留。
雨余江上月,好醉竹間樓。
此意無所欲,閉門風景遲。
柳條將白發,相對共垂絲。
浪息定何時,龍門到恐遲。
輕舟不敢渡,空立望旌旗。
離亭一會宿,能有幾人同。
莫以回車泣,前途不盡窮。
涼月如眉掛柳灣,
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鯉魚來上灘。
沅水連湘水,千波萬浪中。
知郎未得去,慚愧石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