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諸葛生筆因書所懷寄諸弟 其二○
吾愛東林靜,幽亭學結茅。
風云生石谷,煙霧接林梢。
短檻仙禽宿,疏欞乳燕巢。
更無塵俗到,瀟灑似寒郊。
吾愛東林靜,幽亭學結茅。
風云生石谷,煙霧接林梢。
短檻仙禽宿,疏欞乳燕巢。
更無塵俗到,瀟灑似寒郊。
我喜愛東林寺的寧靜,在幽靜的亭子旁學著搭建茅屋。石谷中仿佛有風云涌動,煙霧連接著林梢。低矮的欄桿是仙禽棲息的地方,稀疏的窗欞成了乳燕筑巢之所。這里更沒有塵世的紛擾,瀟灑得如同寒冷的郊野。
東林:可能指東林寺,常為幽靜之地的代稱。
結茅:搭建茅屋,指隱居。
短檻:低矮的欄桿。
疏欞:稀疏的窗欞。
寒郊:寒冷的郊野,常象征清幽、遠離塵世。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定,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對塵世生活有所厭倦,渴望尋求寧靜清幽之地的心境,或許是在游覽類似東林寺這樣的幽靜場所后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營造清幽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的追求。
桃李欲開天雨雪,二月山城無奈寒。賴爾狐裘來送質,更須樽酒放愁寬。
闌干拍遍傷春曲。襪羅淺印苔痕綠。香冢替花埋。攜鋤下玉階。留春春不許。花又拋春去。把酒祝東皇,明年花事長。
咫尺登臨路未通,百年能幾嘯歌同。興猶未敗催租雨,病忽先驚落帽風。悵望祗應慚地主,遭逢何故怨天公。定知不負青山約,黃菊秋深正滿叢。
平生精爽皋夔內,一世功名貝錦間。再夢令狐亦何事,可能到死未心閑。
片帆孤影出邗溝,颯颯東風送客舟。云氣連山浮鐵甕,蘆花繞岸過瓜洲。江聲不盡當年恨,霜信初傳此日秋。況是妖氛猶未靖,暮笳幽咽不勝愁。
楚雨含情,湘斑解怨,腸斷鳳樓鴛侶。浪聲淘不盡,問今古、幾多兒女。酸吟正苦。又戍角斜陽,依稀前度。沈吟處。舞臺歌榭,倩從頭訴。負負。錦瑟無端,嘆念年回首,墜歡如霧。倉皇戎馬里,也曾見、鸞飄鳳笯。銷魂無數。況一發青山,遮江檣櫓。誰呼取。石城雙槳,莫愁村去。
湘南湘北水悠悠,佳處中間冠十州。楚客離騷收不盡,唐人題跋尚分流。我來江上重尋日,景入詩中為點頭。祇應清夜夢難成,枕底清流拍岸行。舟泊檻前千櫓靜,水浮江面一樓明。孤鴻往事休勞間,老鶴閑情待與盟。
楚山秋霽后,突兀望匡廬。瀑布云開處,香爐雨過初。雙溪才咫尺,五老在空虛。欲問遠公跡,蒼茫指點馀。
白也雖云思不群,賦君猶有調高人。更相汲引風流在,各自芳菲雨露均。因藥封王誰是假,與花為后自應真。思量消得黃金屋,回首戎葵也是春。
封禪空馀不死名,華清宮里望長生。閒云強作人間瑞,更有山呼萬歲聲。
邗水云初散,蕪城目暫舒。江山通楚越,風俗重鹽魚。董相崇祠在,昭明舊閣馀。古來繁盛地,歌舞近何如。
誰向羊腸鑒覆車,盈盈京國盛簪裾。龍髯尚掩橋山涕,雁足新驚塞外書。甲惡可堪供偃仰,杼空何以策留馀。叩閽昨日慚疏拙,倉兄填膺半未抒。草莽何期奉御綸,歸裝猶映五云新。即教巖樹能招隱,長向天章頌作人。晏歲別離驚遠夢,他鄉行色共江春。有懷報國君先達,案牘為勞莫厭塵。
地老天荒行路難,塵羈初解怯憑闌。故人嗚咽探詩卷,弱女嚶咿傍晬盤。姓氏與誰投白社,湖山從此著黃冠。蟲沙觸磕公休論,且為斯文勉一餐。
春草三看綠薊原,上東門外忽銷魂。玉如江表諸侯客,瓜似秦時幾代孫。詔使金雞行握節,公車銅馬待還轅。十年淮汝飄零色,歸有斑衣足報恩。
誰捋花譜更刪除,妙品須教末上書。未必楚王曾夢見,祇應青女解孀居。行云莫向中問度,新月才成一半梳。若使覺王今識汝,蓮花寧復并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