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池
池水人言是雁池,池邊兀坐久忘歸。
蓬瀛仙子紅蓮出,湖海幽人白鷺飛。
楊柳垂陰留客佩,滄浪潑翠點人衣。
故園一別頭今白,目斷江邊舊釣磯。
池水人言是雁池,池邊兀坐久忘歸。
蓬瀛仙子紅蓮出,湖海幽人白鷺飛。
楊柳垂陰留客佩,滄浪潑翠點人衣。
故園一別頭今白,目斷江邊舊釣磯。
人們說這池水是雁池,我獨自坐在池邊久久不愿歸去。池中蓮花宛如蓬萊仙島的仙子般亭亭玉立,湖面上白鷺像幽人一樣自在飛翔。楊柳垂下綠蔭仿佛挽留客人的玉佩,滄浪之水濺起翠色水珠灑在人衣上。自從與故鄉分別如今頭發已變白,極目遠望江邊舊日的釣磯已不見。
兀坐:獨自端坐。
蓬瀛仙子:蓬萊、瀛洲是傳說中的仙島,這里把蓮花比作仙島的仙子。
幽人:幽居之人,隱士。
滄浪:指青蒼色的水。
釣磯:釣魚時坐的巖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遠離故鄉時,于雁池邊觸景生情,回憶起故鄉,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漂泊或旅居狀態,內心對故鄉充滿眷戀。
這首詩主旨是借雁池之景抒發思鄉之情。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情感表達含蓄。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借景抒情的寫作功力。
麒麟錦帶佩干將,魚鳥分麾躍骕骦。
夷虜盡歸典屬國,朝廷先系左賢王。
運籌碩畫資帷幄,制勝先聲出廟堂。
愿得虎臣分斧鉞,周家磐石萬年長。
陌上絲絲帶雨微,遙知春傍柳條歸。一年一度常如此,昔日章臺今已非。
裊裊柔條鎖翠煙,隨風亂舞綠窗前。楚王宮里人多少,如此腰肢亦可憐。
雨織金絲綠未敷,隔窗偷眼看模糊。畫眉京兆今何處,試問雙眉得似無。
河橋青眼競窺春,淡著煙光別樣新。留卻長條休浪折,春來多少遠行人。
碧海青天幾度來,婿鄉縹緲指蓬萊。
嫦娥懶見雙星會,漸漸靈妃喚不回。
依舊東西溝水流,有人為古起擔憂。
玉皇不付馮暖券,何處婚錢醵阮修。
亭亭風度出塵寰,翠竹高梧集鳳鸞。
詩思剩傳唐制作,家聲不墮漢衣冠。
南柯夢斷秋風慘,北海樽空夜月寒。
正是鄉人哀不盡,獸袍烏帽畫中看。
蒼壁立精鐵,
縣泉瀉天紳。
山行見已久,
指與未來人。
有圃城東偏,石梁度幽徑。隱然見東城,不見東山勝。
楚云夢瀟湘,衛水歌淇澳。吳城有竹田,亦有人如玉。
南渡通西湖,晚多漁艇宿。人家深樹中,青煙起茅屋。
汲溪灌桑樹,葉多蠶亦稠。衣被盡天下,美哉真此洲。
何處適馀興,尋師談道經。隔橋云滿屋,鐘磬晚泠泠。
隴上閱耕罷,北窗清臥風。豳詩讀未了,夢已見周公。
老鶴愛云棲,石洞自天鑿。秋風時一聲,飛云散寥廓。
葉間綴朱實,實落綠成陰。一步還一摘,不知苔徑深。
曲池如曲江,水清花可憐。池上木芙蓉,紅映池中蓮。
行藏為我屢沈思,一笑尊前月影移。
小草何關天下計,不才空過圣明時。
牛衣未必慚中婦,燕頷從教誤相師。
他日鳴琴思舊雨,白云深處問荊籬。
怪生淑氣靜氛埃,知是東君一笑開。膏雨任能滋宿麥,香風先已上寒梅。
交情太薄鶯猶懶,遠信難憑雁卻回。聞道君家春最勝,十分眉嫵畫章臺。
鏡里朱顏一寸埃,感時懷抱向誰開。典衣饾饤盤心菜,貰酒留連眼底梅。
三月鶯花勞問訊,幾家幡勝帶能回。新來不作溫柔夢,有底詩情似玉臺。
八圖營陣最分明,規復三年事可成。
裴度不能邀帝斷,李晟竟自負天生。
一腔東市朝衣血,三面黃河戰鼓聲。
游牧從茲淪異域,傷心莫問受降城。
空階重疊上垣衣,
白晝初長社燕歸。
落盡海棠人臥病,
東風時復動柴扉。
回頭語兒輩,汝勿太憨癡。
不有諸君子,何堪卒歲時。
可憐饑凍久,未敢再三辭。
他日如成立,生生尸祝之。
晚舷將夢待潮喧,江上逢君杖屨存。
意氣直吞滄海日,風流爭遣謝公墩。
談兵跌宕輕文史,憤世妍媸倚市門。
一別三年聞止酒,敗衣破帽更攜孫。
往辱攜詩送,今勞入郭迎。
交情如許厚,俗眼亦增明。
冬仲溪宜涸,灘長路失平。
要歸歸已近,物物系吾情。
皇天屯其膏,驕陽烈若燬。爆尪與焚巫,紛紛議閭里。
仰天望陰云,中夜坐復起。父老妄奔趨,出入怨妻子。
室家不遑恤,租賦將何倚。此時遠近農,望歲心已死。
倏忽沛甘霖,歡聲動遠邇。萬匯回春姿,蔀屋紛舉趾。
我雖無田疇,深為農人喜。歲事固難知,已免家懸耜。
隨風沾我衣,欣然立庭戺。
是一段、天涯愁緒。綠遍東風,未飄香絮。倩影毿毿,陌頭搖碎幾絲雨。送人多矣,休軟逐、紅塵舞。愿綰住春光,奈惹得、花飛無主。
莫誤。怕柔痕剪斷,錯認玉關歧路。高樓日暮。算蓉鏡、翠眉生妒。忍看那、盡意纏綿,把無數、閑愁牽住。聽幾處、笛聲如怨,寸腸千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