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張知常 其二
兩鬢蕭條今更衰,茱萸祇似去年時。
甘從彭澤淵明醉,未肯牛山丘據悲。
泛菊想公多樂事,及瓜如我有歸期。
須穿略彴行松徑,尚見芙蓉出槿籬。
兩鬢蕭條今更衰,茱萸祇似去年時。
甘從彭澤淵明醉,未肯牛山丘據悲。
泛菊想公多樂事,及瓜如我有歸期。
須穿略彴行松徑,尚見芙蓉出槿籬。
如今兩鬢越發稀疏衰頹,茱萸還和去年一樣。我甘愿像彭澤縣令陶淵明那樣醉酒,卻不肯像丘據為牛山而悲傷。我猜想您賞菊有很多樂事,而我到了任期滿時就有歸期。到時候我定要穿過獨木橋漫步松徑,還能看見芙蓉花伸出槿籬。
蕭條:形容頭發稀疏。
茱萸:一種植物,古時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彭澤淵明:指陶淵明,他曾任彭澤縣令。
牛山丘據悲:據《晏子春秋》記載,齊景公游牛山,因感嘆人生短暫而哭泣,臣子丘據也跟著哭。
泛菊:指重陽節飲酒賞菊。
及瓜:指任職期滿。
略彴:獨木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當時可能已到中年或老年,任職在外,在重陽節時收到張知常的來信,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世界。
風露盈籃至,甘香隔壁聞。綠摶罌一搦,白裂玉平分。蘚甃開冰段,梅山失火云。老夫供晚酌,不用辦膻葷。
張公當時騎白雀,下與高皇共斟酌。一從九鼎向幽燕,碧壇空鎖琉璃斮。古松舊柏黑成迷,綠瓦從中一雉飛。楊雄不得陪郊祀,空憶當年執戟時。龍駒遠自施羅來,開平巳死無人騎。卻付羽林誰健兒,壓沙五石緩其蹄。真人雄心老更雄,月中自控赴齋宮。四十八衛萬馬中,一塵不動五里風。黃柏太苦蔗太甘,盛時文字忌新尖。當時作頌卑枚馬,付與金華宋景濂。
云龍相感本乎天,會合君臣歲一千。西伯已亡誰老老,卜商何在肯賢賢。鹓雛未必輕餐鼠,蚯蚓猶知下飲泉。巧拙是非無定據,到頭誰解辨黃玄。
暑霽名王會,臺成上客過。清秋疏草木,落日上笙歌。天地銜杯盡,風云傍檻多。圣明今御極,誰復慮干戈。
秋日中,桂蕊妖嬌吐月宮。嫦娥掃云路,才子逞英雄。書吾為汝坐盡短檠,吾為汝聞盡漏鐘。何時得吾愿,卻使我、附鳳攀龍。
可嘆浮生促,吁嗟此路難。丘陵一起恨,言笑幾時歡。蕭索郊埏晚,荒涼井徑寒。誰當門下客,獨見有任安。
洛蜀紛紛孰是非,孤忠惟上與天知。何曾后世無公論,不愿明時有黨碑。去奉繡簾差足喜,來調金鼎未為遲。鈴齋一穟柑香起,細聽中和樂職詩。曾系金狨扈屬車,田間訪舊尚勤渠。都忘森戟臨方岳,但記燃藜共值廬。謝守吟來誰繼者,洛英老去各何如。山林深密江湖遠,相見煩公問起居。
生逢流極運,無路得潛逃。骨肉忍相噬,賢愚共一蒿。腐尸爭鳥啄,怨魄學狐嘷。精衛思填海,區區母太勞。
江郭遙聞鶴上笙,也將仙墨寄多情。相思幾度閒花落,厭聽孤城一笛聲。
食肉定知非虎頸,騰身自笑不鳶肩。相逢莫話青云事,借我清風一枕眠。
南登落雁峰,目窮晉楚豫。江山氣悽愴,半覆蚩尤霧。妖烏結陣飛,銜火將何去。會當呼羿來,彎弓不汝恕。咫尺是潼關,對岸風陵渡。煙塵鼓角鳴,敵我各分據。兵家重人和,莫恃金湯固。喜今有衛青,免被哥舒誤。回首望秦中,微見長安路。涇渭自清濁,黃河黃如故。萬方一莽然,暝色遠迷樹。返照衒馀光,吾知日沒處。
莫測天心不必知,無端又看死生時。我來寄意秋風里,我去馀香結作詩。
烏石山前舊名閥,年來樂事尤奇絕。看花春日影聯翩,錫誥明廷寵稠疊。憲府難兄偶過家,儀曹弟亦迂星槎。雙親鬢毛猶未雪,二子銀帶俱生花。華誕春風啟瑤席,紛紛獻壽群仙集。安期火棗大于瓜,王母蟠桃赤如日。化國之日舒以長,雙親壽考應無疆。云路顯揚殊未艾,華堂福祉尤難量。移孝為忠有明訓,尋常定省何足論。好攄衷悃紹皋夔,用致吾君軼堯舜。前日難兄赴嶺南,霜威已見摧奸貪。今朝難弟歸蘭省,明堂不久需梗楠。離筵酒盡青山暮,一片愁心關去住。他時皓月白門秋,夢魂還繞烏山樹。
一更山吐月,金篆繚輕瀾。清光滿四海,獨向沙陽看。桂魄緣空迥,云峰醮影寒。姮娥謾愁思,相對漏聲殘。
何處漁汀晚棹回,笛聲似為水云哀。相逢莫怪頻垂淚,曾向梁園聽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