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彥衡直講 其三
風隨月明來,終夜共清白。
先生靜無語,獨看庭前柏。
冠帶褫客衣,詩書倦塵跡。
好風此時來,應與君相識。
風隨月明來,終夜共清白。
先生靜無語,獨看庭前柏。
冠帶褫客衣,詩書倦塵跡。
好風此時來,應與君相識。
風伴隨著明月一同到來,整夜都共享著這清澄潔白的氛圍。先生安靜地不發一語,獨自凝視著庭院前的柏樹。脫下客居時的冠帶和衣服,對沾染塵世痕跡的詩書感到疲倦。此時一陣好風襲來,它應該與您相識。
直講:學官名。
褫(chǐ):脫下。
塵跡:指塵世的蹤跡、痕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塵世的奔波和紛擾后,與友人相聚,在寧靜的夜晚有感而發,表達自己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寧靜高潔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審美追求。
華馬國里逢冬至,點蒼山下見新年。飲冰嚼檗將誰訴,斷梗飛蓬自可憐。洱水北來明似鏡,神州東望遠如天。明年此日知何處,醉撚寒梅一泫然。
怪石膽瓶窟,從天倒插花。九陽一樣澤,生意為何差。
青衫短簿汝陽天,鶚牘當時誤薦賢。承乏西樞了無補,還依丈席聽韋編。
雨橫風狂過一春,養花天氣少溫存。滿前何限關心事,且是無人詳細論。
生涯泛宅抑浮家,斟酌星辰不用賒。朋友日邊紅杏蕊,交親天上碧桃花。眼前海日一輪近,足下齊煙九點遐。得句真成高格調,幾回彩筆割云霞。
結搆在中林,林木何離離。檐隅聳喬干,庭際俯樛枝。蜿蜿鹿尾揚,矯矯龍形垂。稠陰暗軒戶,積髓滑階基。美人游未還,素心適在茲。豈不念封植,無由敦佳期。岱畎稱夏書,徂徠詠周詩。屈身古則然,違志今豈非。急雪交橫至,嚴飆左右吹。所貴貞白質,不為寒歲欺。
郡郭風光此具觀,頻來杖屨不辭難。花枝詰曲池邊過,山色崔嵬雨后看。軒冕已拋全世局,圖書終不厭儒酸。病馀筋力猶供客,日課園蔬侑素盤。
青青陵上陌,采采畹中蘭。結根在澗谷,清芬被人間。維彼巖廊姿,貞堅世所難。君子每自器,圣賢豈其患。所以懷璞者,抱月號空山。
春官尺疏請親郊,堯舜垂俞重泰交。萬國欣聞傳盛典,楚臣先敕采包茅。
飛轡踏長安,逢人夸好。仿佛平生幾回到。灞橋剛過,雁塔十分明了。滿街鋪落葉,西風曉。隨分冶游,開元古廟。那有閑情似年少。沉吟獨自,好友城烏原草。何時才能夠,忘憂老。
東吳無處可登高,望海樓頭破寂寥。白浪紅塵成夢寐,黃花綠酒寄風騷。感時舊事乾坤老,可意佳人道路遙。醉帽任風吹不落,無端高興拂煙霄。
避暑玉壺攜,探奇石磴躋。林堪六月息,人可七賢齊。竹翠迎風細,松陰避日低。云霓閔農望,一誦渰凄凄。
密云起東郊,靄靄覆高閣。條風一流轉,好雨應時落。冥濛浥街塵,頃刻滿城郭。坐見西北山,千里翠如瀹。粼粼玉池水,??聲赴壑。微虹隱木杪,生意動花萼。田家方播種,喜氣欲騰躍。行看土膏潤,不畏溝塍涸。龍德普所施,預想秋大穫。仰首謝玄功,對物有馀樂。
坤地厚鰲背,艮山比犬牙。云根生夜雨,石刃湊朝霞。蜀國關防壯,巴山道路斜。
東湖水鋪如鏡平,百花洲上百花明。宮袍小舫醉歌去,笑殺襄陽空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