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十二十四弟
有弟有弟各一隅,萬里不見徒嗟吁。
江湖春色又歸矣,庭檻花枝還有無。
欲寄我聲無鯉魚,欲寫我恨無酒壺。
開編一見鹡鸰詩,潸然淚落如真珠。
有弟有弟各一隅,萬里不見徒嗟吁。
江湖春色又歸矣,庭檻花枝還有無。
欲寄我聲無鯉魚,欲寫我恨無酒壺。
開編一見鹡鸰詩,潸然淚落如真珠。
有弟弟們卻各自在一方,相隔萬里不能相見只能空自嘆息。江湖上春天的景色又回去了,庭院欄桿邊的花枝是否還在。想傳遞我的心聲卻沒有魚來幫忙傳信,想抒發我的愁恨卻沒有酒壺。打開書卷看到《鹡鸰》詩,淚水潸然而下如珍珠般。
一隅:一個角落,指各在一方。
嗟吁:嘆息。
無鯉魚:古代有魚傳尺素的說法,這里指沒有傳遞書信的方式。
鹡鸰詩:《詩經·小雅·常棣》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脊令即鹡鸰,后以鹡鸰比喻兄弟。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弟弟們分隔各地,難以相見。當時可能處于社會動蕩或生活奔波時期,詩人在春天看到景色變化,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對弟弟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弟弟的思念。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兄弟情主題,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
韓信棲遲項羽窮,手提長劍喝秋風。吁嗟天下蒼生眼,不識男兒未濟中。
正仗臨軒萬國來,漢儀周禮盡堪咍。光浮云蓋青龍轉,香透椒花白獸開。慶賜應時均億兆,卜年從此數京垓。群臣共感文明運,況是天言誡懋哉。
君家篆江側,秀屏當戶開。知是神仙人,胡為塵世來。黃氛緇素車,皂蓋冒朱埃。以茲謝民役,返耕白云隈。少小稽古昔,中式得此階。亦知慎官服,奈與寸心違。欲往昧前算,欲止遞成哀。繄予丘壑士,諦此良用駭。因陳接淅義,頗究蓬矢懷。我固互相發,君固耿難回。丈夫志四海,好念濟川才。嗟彼長沮徒,泛泛豈根荄。
柳色千家與萬家,閑身行止屬年華。殘花落日小齋閉,幾個春舟在若耶。
陰生為月窟,陽生乃天根。陰陽互相長,天地寂無言。
風燈零落夜鐘殘,數卷玄經掩不看。藥采刀圭還玉液,火留文武養金丹。瑤池月滿鸞笙杳,石榻云深蝶夢寒。斷盡世緣須及早,肯將白發戴黃冠。
愁云淡淡搖碧空,瑣窗虛掩閑微風。芳魂欲迷疏影亂,滿庭細月香溟濛。夜景沉沉春漠漠,翠禽啼春春不覺。水澀銅龍漏轉遲,霜華暗妒青綾薄。惱情橫玉泣小鸞,畫屏殘照圍素寒。起來重覓舊游處,曉煙十二空欄干。
凍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屨凍蒼苔滑。不辭攜被巖底眠,洞口云深夜無月。
幽樹團團謝傅家,凌寒方澤共驚嗟。要知折寄殷勤意,鶗鴂那能病物華。
微云河漢半晴陰,夜景蕭森夢化城。山色不隨喬木老,月華偏對故人明。鶴緣露警清無寐,蛙屬官居重有聲。廊廟只今紛治具,正容堅坐看升平。
峰殿郁岧峣,登臨近九霄。曙煙籠闕迥,殘月帶城遙。翔鳳金為閣,飛虹玉作橋。乘輿罷游幸,花色為誰饒。
風里飛花,雨余黏絮,些些情境誰知。漸老紅蠶,可能拋卻冰絲。雞鳴如晦人間世,托微波、剩有清詞。但其間,莫寫閑愁,只寫幽思。近來韻事翻新藁,縱不逢勝侶,忍負襟期。無語東風,等閑吹皺春池。中心涌起彈棋局,留寒山片石嵚奇。譜銀箋,莫付歌鬟,只付家兒。
西來倚杖處,下有白鷗群。偶爾乘秋興,翻然向夕曛。溪光自清徹,野色兩平分。不定中流影,相知有片云。
我居山,勿人識。白云中,常寂寂。
赤腳波斯叩海門,黑風吹浪暗昏昏。三更掣斷青霞鎖,笑看驪龍戲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