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賞花釣魚詩 其五
日暖魚游百子池,雨余花折萬年枝。
微風靜覺絲緡遠,暖日徐看淑景移。
九奏高張洞庭樂,七言徧賦柏梁詩。
吁俞不忘幾微戒,恰似唐堯虞舜時。
日暖魚游百子池,雨余花折萬年枝。
微風靜覺絲緡遠,暖日徐看淑景移。
九奏高張洞庭樂,七言徧賦柏梁詩。
吁俞不忘幾微戒,恰似唐堯虞舜時。
陽光溫暖,魚兒在百子池中游動;雨后,花朵從萬年枝上折落。微風輕拂,靜靜感覺釣絲飄向遠方;溫暖的太陽下,慢慢看著美好景色變換。宮廷奏響莊重的樂曲,大臣們紛紛賦詩。皇帝不忘細微的勸誡,就像唐堯虞舜的時代一樣。
百子池:古代宮苑池名。
萬年枝:樹名,后也指年代久遠的樹木,詩中可理解為珍貴的花木。
絲緡:釣魚用的絲線。
淑景:美景。
九奏:多次演奏,古代宮廷奏樂往往有一定的次數規定。洞庭樂:傳說中黃帝所作的樂曲《咸池》,這里指宮廷演奏的莊重音樂。
七言:指七言詩。柏梁詩:相傳漢武帝在柏梁臺上與群臣聯句,共賦七言詩,每人一句,每句用韻,一句一意,后世稱這種詩體為柏梁體。
吁俞:本指表示應答的嘆詞,這里可理解為皇帝的回應、決策。幾微:細微。
這類擬賞花釣魚詩多創作于宮廷賞花釣魚等活動時。古代帝王常舉行此類活動,召集大臣一同參與,大臣們會作詩應和。此詩可能創作于皇帝舉行賞花釣魚活動時,詩人借此表達對宮廷生活和皇帝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宮廷活動和皇帝。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充滿宮廷氣息。在文學史上,這類宮廷詩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君臣之間的文學互動。
不成村落夕陽邊,蠶豆花開石阪田。山后有溪從竹入,卻隨流水到山前。鄉場如葉客如蠶,老樹通巢鵲兩三。今夜定知榮縣雨,一天濃墨抹東南。
才有梅花便不塵,和霜和月為精神。風流晉宋之間客,清曠羲皇以上人。年后臘前無盡意,水邊林下自然春。萬花錦繡東風鬧,難浼翛翛玉雪身。
蝶夢驚殘,仿佛似、東方才白。人報道、城疑不夜,界幾無色。敲瓦微聽冰線響,開窗倏放風花入。擁重貂、曾不覺寒侵,將何德。呼剡棹,行為客。平蔡壘,何能役。算爭如、窮檐高臥,閉門毋出。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獨釣絲千尺。要不持、寸鐵和前修,文章伯。
百步亭臺,落盡樹頭殘葉。夜寒風緊,透疏窗紙裂。衾枕自擁,暗想春游時節。沈吟無語,兩眉低結。繡箔徼搴,見肌膚似皓雪?;萑粩y手,恣同車歡悅。河橋送人,還把綠楊親折。那堪容易,舊情衰歇。
白鹽危嶠北,赤甲古城東。平地一川穩,高山四面同。煙霜凄野日,粳稻熟天風。人事傷蓬轉,吾將守桂叢。
十里山程舊識稀,天牛喚雨牧童歸。鵲巢兩兩青杠樹,知是誰家白版扉。老林口外野人家,小店黃茅不煮茶。償得春行山路苦,一程紅雨杜鵑花。
才有梅花便自清,孤山兩句一條冰。問渠紫陌花間客,得似清溪樹下僧。雅淡久無蘭作伴,孤高惟有竹為朋。雪天枝上三更月,人在瑤臺第幾層。
今歲瀟湘,真個見、嘉平三白。阛阓里、無非和氣,不知寒色。宇宙幻成清凈境,了無一點紅塵入。問太空、此瑞自何來,君王德。歌笑是,兔園客。辛苦是,鵝池役。任謝家兒女,賦嘲紛出。洗盡腥膻空萬里,屏除螟螣深千尺。向此時、何以對梅花,呼歡伯。
蓮臉。手鏡粉函花斗艷。小屏山簇煙斂。水光空碧染。羽帳素紈交掩。夢回拋枕簟。晚來重整妝靨,淚流珠數點。
東屯復瀼西,一種住青溪。來往皆茅屋,淹留為稻畦。市喧宜近利,林僻此無蹊。若訪衰翁語,須令??兔?。
杜陵風貌。令半生無著,只緣詩好。一枕官身前世夢,雞唱汝南天曉。石筍書香,花潭笠影,水換蓬萊島。功名蒼狗,山中自種瑤草。便儗石恪維摩,一龕端坐,洗缽祗園保。我是僧雛曾指月,也到恒河邊老。肝膽向誰,須眉無恙,華頂歸云少。河清人壽,不言心下了了。鏡中花貌。盡紅紅白白,張家好好。四面涼云風皺酒,心在玉壺天曉。借竹為墻,呼山入郭,秋沁瑤華島。蜻蜓款款,游魚唼唼芳草。亭子宛似湖心,放翁詩境,壞砌苔痕飽。七百馀年留一舸,多少鬧紅遺老。南泊尋香,西湖飲淥,夢影三生少。茫茫萬事,知非我輩能了。故侯遺貌。記錦城秋集,月圓花好。自別成綿龍茂道,明發碧雞春曉。節鉞三邊,人天萬古,客散田橫島。招魂湘水,五年墓已荒草。春夜黃浦潮聲,相逢一嘆,晚飯吳羹飽。夢里空花秋后葉,年少周郎俱老。鯨海重波,鹓雛兩地,白雁音書少。交情昆季,也應來世難了。
數花疏疏靜處芳,便成佳景不荒涼。暖回窮谷春常早,影落寒溪水也香。自倚風流高格調,唯消質素淡衣裳。滿天霜月花邊宿,無復莊周蝶夢狂。
袞袞青春,都只恁、堂堂過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惱。兒態尚眠庭院柳,夢魂已入池塘草。問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ㄕ疲巳诵?。人應似,年年好。奈吳帆望斷,秦關聲杳。不恨碧云遮雁絕,只愁紅雨催鶯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時,雞聲曉。
湖畔風光似阿誰。將花比貌葉裁衣。玉纖暗剝青蓮菂,心事羞交女伴知。
道北馮都使,高齋見一川。子能渠細石,吾亦沼清泉。枕帶還相似,柴荊即有焉。斫畬應費日,解纜不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