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沙陀 其一
南障古北口,北控大沙陀。
土地稻粱少,歲時霜雪多。
古來常用武,今日許通和。
豈乏驃姚將,君王悟止戈。
南障古北口,北控大沙陀。
土地稻粱少,歲時霜雪多。
古來常用武,今日許通和。
豈乏驃姚將,君王悟止戈。
南面守護著古北口,北面控制著大沙陀。這片土地上種植稻粱很少,一年中霜雪天氣很多。自古以來這里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允許雙方通好講和。難道是缺少像霍去病那樣的猛將嗎?是君王領悟到了停止戰爭的道理。
障:守護、屏障。
控:控制。
歲時:一年中。
通和:講和、和好。
驃姚將:指漢代名將霍去病,他曾任驃姚校尉。
止戈:停止戰爭,“武”字拆開為“止”“戈”,有止息兵戈之意。
此詩可能創作于邊疆地區從戰亂走向和平的時期。當時邊疆地帶長期處于軍事紛爭,百姓生活受到影響。君王做出通和的決策,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和平的肯定。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和平。它突出的特點是將地理環境、歷史背景與當下的和平局勢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和平的渴望。
玉天無滓月光寒,霽色分明在露盤。一夜九重全不寐,時教中使捲簾看。
愁從竹葉杯中去,老向菱花鏡里來。幾夜已生蝴蝶夢,三年辜負鷓鴣班。青鏡不覽一兩日,白發又添三四莖。青燈影冷棋三戰,紅火爐溫酒一杯。四山來不斷,一水去無窮。
泉分石竇瀉珠光,坐挹磯邊水荇香。何處歌聲最幽窕,臨流那復羨滄浪。
心儒氣俠。小試已能貞所攝。食稅衣租。此語令人道得魚。河山破碎。落落文移詩卷在。回首青門。慚愧姚江好子孫。
日榾柮,地氍毹。大鵬一鳥鯤一魚。我愿蒼生載歌舞,唱回萬古祗須臾。
翩翩東海燕,銜彼棠棣華。我生鮮兄弟,鄉閭嘗咨嗟。令妹圭璋姿,教誨荷親慈。采桑提玉筐,織素嗚春機。纖纖彼女手,朝夕供甘肥。青春日載陽,雎鳩差池飛。家貧不終養,臨別淚漣而。虞舜耕歷山,伯瑜披綵衣。嗟予棄人爵,與親聊餔糜。
幾見月當頭,況逢此夜秋。憂勤不問夜,宵旿喚窮愁。
望衡對宇互欣然,曳屐相過只幾磚。花下有柑須并剖,卷中無句不同妍。身堆眼事襟懷共,社立狂名毀譽連。別后不知誰是客,一般凄絕度殘年。
怒則乖天和,喜亦傷大雅。喜怒同使臣,胸臆若傳舍。來去本無端,不乘車與馬。一氣自起滅,萬形非真假。十年會此理,欲辯言愈寡。中心久藏之,當告知音者。
恃妾如花面,經年去未回。就令花似貌,能得幾朝開。
把別當春半,還期應麥秋。卜居無片土,前路一孤舟。百口家何在,千金價莫酬。苦看江月白,斗酒與誰謀。
紫澤青薄生細英,黃鶯啄盡垂楊葉。青苗遍踏撥春花,晝捲流霞對殘躡。沉絲素縠生水紋,重帶鉸刀裁白袷。治絲為愛不新時,幸及君年正華悅。
柯伐移來得得長,想渠歷晉復經唐。慣于巖畔諳風雨,可與人間作棟梁。二室七仙同守護,千杉萬檜任低昂。向來諸葛祠前柏,此物□□□□□。
誰把青銅鑄鑒湖,湖光冷浸越王都。東風二月西游客,買得扁舟入畫圖。
鷺行趨命日,蟬翼聳身時。樹落千山色,風生萬壑悲。含情辭故里,揮涕戀先祠。莫使東園穢,歸歟已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