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寧節推游聘君亭邂逅廣漢同游分題得聘字
漢衰至桓靈,王室既不競。豪杰死黨錮,奸嬖偷權柄。
娟娟彼孺子,德譽南州盛。耕稼以自食,羞詣安車聘。
彼非硁硁者,而欲為奇行。未能比禹稷,夫豈慙蘧寧。
我登斯亭上,悠悠發幽興。高山知仰止,池水不可泳。
魚戲芙蓉花,鳧雜參差荇。嗟嘆之不足,俛仰成諷詠。
漢衰至桓靈,王室既不競。豪杰死黨錮,奸嬖偷權柄。
娟娟彼孺子,德譽南州盛。耕稼以自食,羞詣安車聘。
彼非硁硁者,而欲為奇行。未能比禹稷,夫豈慙蘧寧。
我登斯亭上,悠悠發幽興。高山知仰止,池水不可泳。
魚戲芙蓉花,鳧雜參差荇。嗟嘆之不足,俛仰成諷詠。
漢朝衰落至桓、靈二帝時,王室已不再強盛。豪杰之士因黨錮之禍而犧牲,奸邪寵臣竊取了權柄。那位品德美好的賢士,在南州聲譽遠揚。他以耕種收獲來養活自己,恥于接受朝廷安車的征召。他并非固執之人,卻做出這般奇特的行為。雖不能與禹、稷相比,但難道會愧對蘧伯玉、寧武子嗎?我登上這座亭子,思緒悠悠,引發了幽遠的興致。高山讓人知道要仰望,池水卻不可游泳。魚兒在芙蓉花間嬉戲,野鴨與參差不齊的荇菜混雜。只是嗟嘆還不夠,俯仰之間便成了諷詠之辭。
桓靈:指東漢桓帝和靈帝,這兩位皇帝在位時政治腐敗,導致東漢走向衰落。
死黨錮:指因黨錮之禍而死。黨錮是東漢桓、靈時,士大夫因反對宦官專權而遭禁錮的政治事件。
奸嬖:指奸邪受寵的人。
娟娟:美好的樣子。
孺子:指賢士。
安車聘:古代用安車(一種可以坐乘的小車)征召賢士。
硁硁者:固執、淺薄的人。
禹稷:夏禹和后稷,都是古代的賢君賢臣,致力于為民造福。
蘧寧:蘧伯玉和寧武子,都是春秋時期衛國的賢大夫。
俛仰:同“俯仰”,指低頭和抬頭,形容時間短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一個政治環境不佳的時期,看到歷史上東漢桓、靈二帝時的政治腐敗,聯想到現實,從而借游覽聘君亭,以詩表達對賢士的敬仰和對政治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古諷今,通過回顧東漢末年的歷史,贊揚賢士的高尚品德。其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敘事與寫景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斯文久寂寥,所望未云絕。
一夜老頭顱,添卻千莖白。
風峭緊,月模糊。
搗練聲高忙復徐。
欲寄蘆河書一紙,邊霜莫待染關榆。
羽衣何蹁躚,
悠悠坐林樾。
浩歌天地間,
清風共明月。
天不高兮海不深,
白云飛處定關心。
蒲鞋難上時人眼,
那更西風葉落金。
平湖萬頃碧,謝客一開顏。
待得臨清夜,徘徊載月還。
弦上萬古意,樽中千日醇。
清心向流水,醉貌發陽春。
月色滿滄波,吾生樂事多。
何人獨醒者,試聽濯纓歌。
花絮伶俜滿院飛。黃昏無奈鷓鴣啼。
聲聲似說相思苦,畢竟相思付阿誰。
春向晚,暖猶微。倚闌人怯翠羅衣。
番風早是難消遣,何況天涯有秭歸。
葉底風吹紫錦囊,
宮爐應近更添香。
試看沉色濃如潑,
不愧逢君翰墨場。
后潘水上竺仙家,
領客來分竹里茶。
明日歸時須記取,
白蘋剩采半開花。
黃花岡畔足千秋,志士相逢地下游。
縱補青天還有恨,除埋黃土可無憂!
蒼蒼待我如芻狗,逐逐驅人勝火牛!
何處避人收足跡,遼東可有管寧樓?
昨宵云暗此宵明,坐倚晴光漏已更。
桂影婆娑香拂幾,金波瀲滟皎浮觥。
阮同南北他鄉話,露滴蕉梧異客情。
賴有嬋娟猶未減,衙齋散步晚風清。
殘冬漸盡逼新春,路阻洪都倍愴神。
攘攘車中皆有怨,茫茫窗外絕無塵。
何因徹日天飛雪,底事經年繭縛身。
猶念圍爐除夕夜,嶺南多少未歸人。
綺窗紫霞懷,王母妙顏開。
誰能輕萬里,一上昆崙來!
蟠桃滿玄圃,圓月臨瑤臺。
似聞天上樂,還為人間哀。
長謠思周穆,當時亦費才。
連日黃梅雨,蛙聲積漸多。
豐年無赤地,平墅似銀河。
園筱涼生葉,堤檉水沒柯。
半村斜照里,收釣曬漁蓑。
一道長虹出險關,
旗開得勝虜生還。
將軍何技真神武,
美目盼兮萬馬翻。
世態炎涼總不知,
此心惟與白云期。
千巖萬壑無人跡,
慷慨登臨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