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諸葛生筆因書所懷寄諸弟 其一一
最憶東林景,占春見早梅。
仙花自瀟灑,雅思不塵埃。
卻恐隨風散,長疑帶雪開。
淮??終少有,驛使亦能來。
最憶東林景,占春見早梅。
仙花自瀟灑,雅思不塵埃。
卻恐隨風散,長疑帶雪開。
淮??終少有,驛使亦能來。
最讓我回憶起東林的景色,在春天里見到早開的梅花。這超凡的花朵自然瀟灑,高雅的意趣不沾染塵埃。卻又擔心它會隨風飄散,一直懷疑它是帶著雪開放。淮河岸邊終究少見梅花,信使也能把消息帶來。
東林:可能指某個特定的地方,多為寺廟等清幽之地。
占春:在春天里率先開放。
仙花:指梅花,形容其超凡脫俗。
雅思:高雅的意趣。
淮??(pēn):淮河岸邊。
驛使:古代傳遞公文、書信的人,這里可能指傳遞梅花消息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詩人在遠離東林之地,回憶起東林早梅的美景,從而寫下此詩寄給諸弟,以表達自己的思念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借早梅抒發對東林景色的懷念和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其突出特點是對梅花的描寫生動形象,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霜重水落岸有冰,江豚乘寒弄晴日。
搖波拍浪乍群起,尾厚喙長鬐鬣赤。
魚人清曉橫巨舟,一舉大網凡數頭。
想君盤筯已厭足,何不略遣來陵州。
蕨平處士居山日,手種青松一萬根。
歲月漸深枝盡偃,雪霜雖厚葉仍繁。
本營勝概逃軒冕,更結清風遺子孫。
寄語后人須愛護,莫教空有令名存。
寄語文州守,謀邊想甚勞。
封疆通鳥鼠,種落雜猿猱。
甲馬廉頗少,詩書郄縠高。
當須辦乃事,不用恥弓刀。
峨峨乎守居,已與前峰對。
朝陽乃危榭,更在守居外。
煙云一川滿,林麓三山會。
近檻有胡床,無忘傲公退。
七盤云道與云浮,下見高林壓縣樓。
覽景莫能陪后乘,臨風空自憶前游。
已聞去日謀詩席,更羨歸時就釣舟。
好句定知酬不得,盡將奇詭入冥搜。
稻收禾熟廩囷盈,民俗熙熙鼓腹行。
萬點華燈雖不夜,十分芳酒是無明。
齊人有本先循法,愛己何心欲更生。
更有一機當妙悟,寥寥空外管弦聲。
九隴山人文父后,心閑身健兩誰如。
玉函經外傳奇訣,畫戟門前創隠居。
入鼎靈丹黃似橘,隔墻凡境臭如帤。
何時再到高柟下,倚遍清陰聽道書。
論文滿樽酒,別恨幾筒詩。
不謂相思久,終無一笑期。
地卑傷賈誼,冢近得要離。
尚有芝蘭秀,風流未覺衰。
宛轉下江岸,霜風繞人衣。
翩翩渚鴻墮,冉冉林鴉歸。
前壑已重靄,遠峰猶落暉。
孤舟欲何處,劃浪去如飛。
陵陽亂山中,陰雺日夕發。
晴光尚希見,況復求夜月。
二年逢中秋,曾不識皎潔。
煙云爾何事,常此作蓬勃。
才令薄中明,已遣濃處沒。
群邪利幽暗,左右覺窸窣。
清光若蒙蔽,誰為我磨拂。
庭下倚高株,露華霑鬢髪。
翠葉亭亭出素房,遠分奇艷自襄陽。
琴高住處元依水,青女冬來不怕霜。
異土花蹊驚獨秀,同時梅援失幽香。
當年曾效封培力,應許移根近北堂。
冥冥青山道,叢木含古煙。
遠客事行役,未晚不敢前。
乳虎正養子,采食大路邊。
但顧己所急,其誰辨愚賢。
文才武略有家規,懿行鄉閭雅見推。
乘障詎能申遠業,偃戈良喜遇清時。
風吹秀菊籬邊發,雨落黃榆塞下悲。
白首情懷何以慰,從軍早寄仲宣詩。
昨日梅開飲公酒,今朝梅謝念公詩。
眼前光景急如水,案上簿書棼若絲。
且試輟忙來此地,可憐遺恨滿殘枝。
西園想已成青實,敢問調羹去幾時。
已是秋陰更夕曛,亂山高下起寒云。
危樓愿見客何處,遠笛不知人厭聞。
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葉紛紛。
此愁萬斛誰量得,直為重拈庾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