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龔深之疾往復 其三
丈室寬閑獨病身,一經反復足怡神。
漫從方外論空色,笑與人間共賤貧。
菊有細花浮楚醴,魚無圓鯽煮吳莼。
初涼愿與厭厭飲,預判荒荒月滿巾。
丈室寬閑獨病身,一經反復足怡神。
漫從方外論空色,笑與人間共賤貧。
菊有細花浮楚醴,魚無圓鯽煮吳莼。
初涼愿與厭厭飲,預判荒荒月滿巾。
你獨居在寬敞閑靜的斗室中,唯有病體相伴。反復研讀一部經書,足以讓你精神愉悅。別只從方外之學去談論空與色,不妨笑著和世間人一同安于貧賤。菊花細小的花瓣漂浮在楚地的甜酒上,沒有圓鯽就煮吳地的莼菜。初秋涼爽時,我愿與你悠閑地飲酒,預先想象著那明月灑落在頭巾上的荒寒景象。
丈室:原指佛教長老或住持的居室,后泛指斗室。
一經:一部經書。
方外:指世外,超脫于世俗禮教之外。
空色:佛教用語,空和色是一對概念,空指事物的虛幻不實,色指一切物質現象。
楚醴:楚地的甜酒。
吳莼:吳地的莼菜,是一種水生植物,可做羹。
厭厭:安閑、和悅的樣子。
荒荒:形容月色的朦朧、荒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友人龔深之患病期間,作者與他有書信往來,此詩可能是其中一次交流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平常,作者以詩表達對友人的關懷和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患病友人的關懷與安慰,展現出一種安貧樂道、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閑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表達。
舊病重來,依樣葫蘆,地復天翻。怪非觀珍寶,眼球震顫;未逢國色,魂魄拘攣。鄭重要求,“病魔足下,可否虛衷聽一言?親愛的,你何時與我,永斷牽纏?”多蒙友好相憐,勸努力精心治一番。只南行半里,首都醫院,縱無特效,姑且周旋。奇事驚人,大夫高叫:現有磷酸組織胺。別害怕,雖藥稱劇毒,管保平安。
白塔云中路,晴空鳥外檐。好山長入望,終日坐無厭。幾個竹生石,數枝花映簾。長安曾未到,神力動飛潛。
氣蓋兩峰蚤食牛,堂堂聲譽冠諸劉。直言不愧上方劍,妙句常輕萬戶侯。仙藥了無金鼎效,夢魂空繞玉關秋。當時若假三千騎,豈但區區活泰州。
李白題詩水西寺,古木回巖樓閣風。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
幽州天外遠。望魂兮歸來,武擔山畔。古佛同居,總平生英氣,法華千轉。柳色依然,春未了、臺城先換。第一傷心,泉路交期,十三峰館。三度同經兵亂。記舊國黃塵,夜深長嘆。小閣延秋,有相公來去,履痕都滿。是色是空,全付與、鐘聲腸斷。歲歲尋碑唐寺,丁香淚點。
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窮妄識是空花。故令慶喜推心目,勝相初觀始出家。在內何緣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琉璃比眼還同境,閉障開明未有涯。合處隨生難定體,根塵兼帶轉蓬麻。世間一切都無著,水陸空行作翳瑕。七處無歸全失措,從茲始得遍河沙。
煙柳雙溪,展殘卷半窗,叢話漁隱。逗夜雨朝晴,四鄉蓑影。沙上飛禽知我意,勸延山翠療詩病。畫中景。微欠浣花,花外漁艇。琴引。相思成興。問凄涼犯里,哀韻誰聽。愿老唱農歌,秧塍千頃。無恙臨邛應早到,自眉州下江程近。歸心緊。野田鷺鷥飛暝。
浮世堪驚老已成,這番醫治較關情。一針見血瓶中藥,七字吟成枕上聲。屈指算,笑平生,似無如有是虛名。明天闊步還家去,不問前途剩幾程。
虎口生涯,鳳毛文采,崍山綠到天頭。借好風吹送,寸版銀鉤。滿眼雍陶句子,蠻嶂遠、隊隊歸休。芙蓉郭,春濃似病,人瘦于秋。扁舟。渡來弱水,清凈四禪天,慧業人留。補杏花紅處,春雨登樓。江上鯉魚風起,雙流路、盼斷雙眸。銀蠡酒,思公子兮,代畔牢愁。
我病無形不可見,曼殊室利得深知。再三若欲通消息,推出床頭木枕兒。
蒼巖列岫,似鏡中,描取小鬟妝束。皴法全拋山乍笑,西子苧蘿新浴。石色鸚哥,篙聲漁父,夜雨生飛瀑。了然瘋性,水中添個茅屋。云是一角羅浮,羅含宅子,借畫消三伏。自別宣南成泡影,夢里人歸西蜀。白鶴新居,紅羊浩劫,一絹春山綠。鉤辀如叫,黃梅雨霽云木。
吾敬李息翁,獨行行最苦。禿筆作真書,淡靜前無古。并世論英雄,誰堪踵其武。稍微著形跡,披緇為僧侶。
千人叢與萬人叢,無喜無嗔耳目通。要識太原孚上座,六街鐘鼓鬧鼕鼕。
燈盡方花,詩來引夢,露華霏雨。懷人半枕,楊柳風前張緒。響譙樓一更兩更,杜鵑啼遍相思苦。望邛山西角,兩三星點,算君來路。遲暮。愁鄉住。念錦繡成都,托身無所。東城向晚,新鬼多于人數。掃山中茅屋半間,小禾四月天未暑。到榮州,一醉紅香,笑作榴花主。
癖嗜生來壞,卻無關,蟲魚玩好,衣冠穿戴。歷代法書金石刻,哪怕單篇碎塊,我看著全都可愛。一片模糊殘點畫,讀成文,拍案連稱快。自己覺,還不賴。西陲寫本零頭在,更如同,精金美玉,心房腦蓋。黃白麻箋分軟硬,晉掃描隋唐時代。筆法有,方圓流派。煙墨漿糊沾滿手,揭還粘,躁性偏多耐。這件事,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