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溫公挽詞五首 其五
自昔龍門峻,叨蒙國士知。
?書陪太史,問學仰宗師。
一紀依林壑,千秋隔履綦。
余生愧簮紱,無路送靈輀。
自昔龍門峻,叨蒙國士知。
?書陪太史,問學仰宗師。
一紀依林壑,千秋隔履綦。
余生愧簮紱,無路送靈輀。
自古以來龍門高峻難登,我有幸得到您這位國士的賞識。我曾陪您一起整理書籍,向您請教學問,敬仰您如同宗師。您隱居山林十二年,如今卻與我陰陽相隔。我余生戴著官帽穿著官服,心中有愧,卻沒有機會為您送靈車。
龍門峻:龍門地勢高峻,這里比喻司馬溫公地位高、聲望重。
叨蒙:謙辭,受到。國士:一國之中杰出的人物,指司馬溫公。
?書:整理書籍。太史:這里可能指參與編修史書的工作。
一紀:十二年。林壑:山林,指司馬溫公隱居之地。
履綦:鞋上的絲帶,代指人。
簮紱:指官員的服飾,簮,同“簪”;紱,系印的絲帶。
靈輀:喪車。
司馬溫公即司馬光,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去世后,許多人寫詩悼念他。此詩創作于司馬光去世后,詩人回憶與司馬光的交往,表達對他的哀思。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司馬光,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回憶與司馬光的過往經歷,表達敬仰與哀傷。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司馬光的敬重。
山擁層螺,波澄匹練。吳中佳處人爭羨。誰知奪得冶城名,景光又遂年光變。高突噴云,飛輪逐電。無窮事績驚心眼。綠陰千步繞溪回,紅旗三面迎風展。
掀翻了這名上紗,搗碎了那利下瓦,我這里風中來去由自家。相思里懶將那情字兒掛,就無心也不怕。夢里春秋,今古閑話,究真地里都是假。你就說我拖沓,你就笑我潑灑,且借著那芒杖兒,挑著月、天大地大。
文藝開先路。寫風謠、龍蛇走壁,墨花飛舞。試把翻成新樂曲,字字沁人肝腑。第一是、真誠擁護。黨共中央毛主席,這恩情、欲訴從何訴。傾倒出,萬千語。其中不少驚人句。唱三山、五嶺開道,亂流歸庫。歌頌豐收非夸飾,稻麥千斤為畝。更菜果、如山堆取。項羽豪雄空蓋世,任拔山、力盡今難舉。拔不起,一山芋。
煤山云樹總凄然,荊棘銅駝幾變遷。行去已無乾凈土,憂來徒喚奈何天。瞻烏不盡林宗恨,賦鵩知傷賈傅年。一死心期殊未了,此頭須向國門懸。
寺倚烏龍腹,窗中見碧棱??绽热水嬜?,古殿鶴窺燈。風吼深松雪,爐寒一鼎冰。唯應謝內史,知此道心澄。
歲月如翻江,學道若農務。道人競寸晷,政以生死故。耽耽鷺闖池,落落鶴警露。瞥然忽中的,優曇濯泥污。何當一鼓作,姑置管城兔。
巫峽千山暗,終南萬里春。病中吾見弟,書到汝為人。意荅兒童問,來經戰伐新。泊船悲喜后,款款話歸秦。待爾嗔烏鵲,拋書示鹡鸰。枝間喜不去,原上急曾經。江閣嫌津柳,風帆數驛亭。應論十年事,愁絕始星星。
荒山雪盡水生煙,獨發寒英媚遠天。亂蕊凝姿殘照里,瘦松含態晚風前。疑將翠袖倚修竹,若獻明珰傍廣川。喪亂自嗟容鬢改,攀條三嗅惜流年。
記得童年深切齒。八國旌旗,亂插長安市?;⒆凖堯v今昔異。我生兩度逢庚子。屹立中蘇堅壁壘。保障和平,一箭通天地。他日再書庚子歲。紅旗飄向行星際。
我今挫其骨,又復揚其灰。一生被爾誤,一恨何如茲!對鏡照端倪,原來皮相寄存之。眼中生萬象,受思判云泥。足下世間路,骨生血肉肌。春來榮萬物,秋去枯于斯。此物原來非不朽,亦隨形態轉輪司。春秋榮枯異,生死換他衣。是衣敝矣皆可棄,萌新敝舊實相欺。衣中著豎子,豎子被爾誤成癡!衣中著道義,所欲隨心子仲尼!堪笑此衣吾假耳,卻不知此物本可相剝離!我來之時赤裸裸,今亦不愿掛一絲。著衣已久矣!每不能合于寒暑變相移。吾二自然矣!只緣貪戀此囊皮。此皮無甚好,我意已覺知。奪此世間器,還他清凈枝。是以揚灰挫其骨,是以滅跡毀其尸。尸跡盡皆去,吾亦不居骨和灰!
開門對南山,萬物盡昭告。自是君不領,豈是君不好。諸人如驥子,矯首萬里道。援琴欲寫之,促軫不能操。請子亦停手,趺坐西南奧。
兩京當日見初開,尚想凌云繞故臺。倚竹姱姿應小駐,高樓急管未須催。傷春遠目空千里,急景愁腸自九回。為說西園泉脈動,許攜小隊探春來。
吾師師子兒,而復貌瑰奇。何得文明代,不為王者師。鐵盂湯雪早,石炭煮茶遲。謾有參尋意,因循到亂時。
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卻回。即今螢已亂,好與雁同來。東望西江水,南游北戶開。卜居期靜處,會有故人杯。楚塞難為路,藍田莫滯留。衣裳判白露,鞍馬信清秋。滿峽重江水,開帆八月舟。此時同一醉,應在仲宣樓。
同參如用兵,各出不會期。一將夜破敵,諸將或未知。如何衛霍材,局趣窺短籬。軍儲有量數,歲月未易支。惟兵不可宿,早寄入塞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