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五十四翁登恩第后贈楊君章
力穡良農晚歲收,英名初喜動凝旒。
光如劍氣斗間沒,文似河源天上流。
莫嘆黃金才易箒,安知布被不封侯。
暮年烈士心方壯,雙鶻摶風向九秋。
力穡良農晚歲收,英名初喜動凝旒。
光如劍氣斗間沒,文似河源天上流。
莫嘆黃金才易箒,安知布被不封侯。
暮年烈士心方壯,雙鶻摶風向九秋。
辛勤耕種的好農夫在晚年迎來豐收,你初獲美名,欣喜地讓帝王關注。你的光芒如劍氣在斗宿間隱現,文章似黃河源頭之水從天上奔流。不要感嘆有才卻難以得到重用,怎知蓋著布被的人不能封侯。晚年的志士雄心正盛,如雙鶻迎著秋風直上云霄。
力穡:努力耕作,這里比喻努力追求功名。
凝旒:指帝王,旒是帝王冕冠前后懸垂的玉串。
劍氣:傳說寶劍有劍氣,上沖斗牛之間。
箒:通“帚”,“黃金才易箒”意思是有才卻像黃金被掃帚掃走一樣不被重視。
雙鶻:兩只猛禽,比喻有志向的人。
九秋:秋季,這里指高遠的天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看,是友人登第后詩人所作。當時社會應是有科舉等途徑讓文人獲取功名,詩人的友人通過努力取得成就,詩人為表祝賀和鼓勵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友人登第并給予鼓勵。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豪邁,善用比喻展現友人才華和壯志。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勉勵的情誼。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盧橘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憶長安,十月時,華清士馬相馳。萬國來朝漢闕, 五陵共獵秦祠。晝夜歌鐘不歇,山河四塞京師。
明月淡飛瓊,陰云薄中酒。收盡盈盈舞絮飄,點點輕鷗咒。 晴浦晚風寒,青山玉骨瘦。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煙垂岫。
紫氛隨馬處,黃閣駐車情。嵌壑驚山勢,周灘戀水聲。 地分三蜀限,關志百牢名。琬琰攀酬郢,微言鼎飪情。
開邸除暴,時邁勛尊。三元告命,四極駿奔。 金枝翠葉,輝燭瑤琨。象德億載,貽慶湯孫。
康鼎談經世少雙,一時文物動虞庠。 江湖雖隔金閨籍,衣袖仍聞玉案香。 墨客幾年陪畫隼,板輿平日到蘐堂。 時清身健堪行樂,未見荊榛老鳳凰。
正月從來號履端,那堪生日遇天官。 萬尋山岳才名重,千里江湖德量寬。 菩薩像前開錦繡,老人星下爇旃檀。 區區祝頌無他意,愿見靈椿度歲寒。
萬里云間戍,立馬劍門關。亂山極目無際,直北是長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邊鋒鏑,天道久應還。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對青燈,搔白首,漏聲殘。老來勛業未就,妨卻一身閑。梅嶺綠陰青子,蒲澗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烽火平安夜,歸夢繞家山。
銅梁玉壘碧云端,尺舸西風兩鬢殘。 世道多岐今已慣,人生一見古來難。 丈夫不作謀身外,巧匠那能袖手看。 月白風清雪堂夢,銀波萬頃臥龍寒。
疊嶂南奔似躍龍,逍遙樓畔識奇蹤。 云根盤地三千丈,石徇參天第一峰。 歲久已知蒼蘚合,曉來常怪翠云封。 肩輿卻過株槎路,曙色嵐光隔幾重。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
滿朝簪發半門生,又見新書甲乙名。孤進自今開道路, 至公依舊振寰瀛。云飛太華清詞著,花發長安白屋榮。 忝受恩光同上客,惟將報德是經營。
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鏡暗妝殘,為誰嬌鬢尚如許。 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難貯零露。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馀音更苦。甚獨抱清商,頓成凄楚?謾想熏風,柳絲千萬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