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潁昌王氏巽亭二首 其一
危檻跨層城,憑高俗慮醒。
鵬飛適莽蒼,鴻去上青冥。
隠地臨箕嶺,賢游會德星。
躋攀何日共,遠目寄郊坰。
危檻跨層城,憑高俗慮醒。
鵬飛適莽蒼,鴻去上青冥。
隠地臨箕嶺,賢游會德星。
躋攀何日共,遠目寄郊坰。
高高的欄桿橫跨著城墻,憑高俯瞰讓世俗的思慮都清醒了。大鵬展翅飛往那迷茫的郊野,鴻鵠高飛直上青天。亭子隱蔽地面臨著箕嶺,賢士們在這里相聚如同德星匯聚。什么時候能一起攀登此亭,我只能把目光投向遠方的郊野寄托情思。
危檻:高高的欄桿。
層城:指高大的城墻。
莽蒼:迷茫的郊野。
青冥:青天。
箕嶺:地名。
德星:古以景星、歲星等為德星,認為它們出現是吉祥之兆,也用以比喻賢士。
郊坰:郊野。
潁昌即現在的河南許昌。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聽聞王氏巽亭景色優美、賢士常聚之后。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文人雅士之間的交往較為頻繁,詩人雖未親臨巽亭,但對其充滿向往,于是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巽亭的向往和對賢士相聚的期待。其特點是意境開闊,意象豐富,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著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清襟無物最憐才,怪傲飜從怨口來。
于我此生同管鮑,昔人何處覓陳雷。
龍駒有種長途見,寶鏡無言眾丑猜。
一慟欲從天外酹,吳門斜日起云埃。
嵌崖雙合處,罅石隠龍形。
鱗甲從人看,莓苔自舊青。
兩漥唯一滴,盡日不盈瓶。
飲此清甘極,全令塵思醒。
生來骨相不如人,那更心空似此君。
一見好書惟恐盡,每逢佳客怕言分。
自知原憲貧非病,莫問琴張達是聞。
吟罷不知身已老,莫教萬里浄無云。
歷官凡有幾,五駕令君車。
健吏猶難色,儒生未必踈。
廩饑祠有像,鄉飲禮成書。
惜阻蒲輪召,申公八十余。
嘆息名流遠,西園事亦新。
辟書三度晚,歸計一庭春。
魂結憂邊夢,真傳苦學身。
雙峰寒改色,應為失高人。
新谷未升陳谷罄,宵人托麥以為命。
今年種麥如去年,去年滿屋今空田。
吁嗟皇天毋乃戾,去年浙右當死歲。
湘中死寇淮死兵,留得東州僅旒綴。
只今艱食遽如斯,豈是造化有乘除。
我無一語活四海,對之泣下徒霑裾。
催租官吏如束濕,里正打門急復急。
眼中安得豳風圖,繪出麥田蓑與笠。
君名華省里,廬岳未應過。
壽日人兼餞,涼風湖際多。
茶醒憐鶴睡,琴寂聽漁歌。
候騎新來說,先聲眾已和。
征蠻老將何矍鑠,馬如飛龍鎧如石。
不記腥云毒雨時,苦憶阿游乘下澤。
累累薏苡化明珠,讒夫萋菲何代無。
說死嗜生非烈士,欲行輒止真賈胡。
江東領軍今獨步,快劍雄筆風雨過。
壯骨無身宰樹高,壯懷有弟樓名大。
樓前萬象供指呼,遠蒼近綠開畫圖。
榮謝隨時各稚耋,宇宙不改同朝晡。
請君清坐自探索,此本無虧何所益。
淮蜀荊襄老此生,歸與雙眼識吳城。
樹依神力連云暗,水到江西徹底清。
去棹來帆南北客,孤鴻落日古今情。
枯腸尚可搜詩句,三老放船鉦一聲。
漢家官兵名羽林,臂鷹走馬長楸陰。
選填并隸光祿籍,宿衛日費司農金。
遙聞虜騎前犯塞,六部良家人不耐。
黃須兒戰鄴下軍,白袍兵劫花門寨。
義軍轉閫無已時,就令虜得名王歸。
封侯起第豢醲賞,仍是漢殿前孤兒。
盤誥通凡民,風雅出賤隸。
后世諸老生,懷疑以沒世。
喧呶挾訓詁,洋溢滿天地。
多聞豈無取,大義恐憔悴。
譬彼醫之工,用藥不相比。
未足以愈病,或者反致祟。
我欲刊眾訛,引之于平易。
當世無圣人,誰其哀此志。
狂飆卷春去,永日送夏來。
天地一劇戲,役人如嬰孩。
借使長青春,人生能幾回。
仰羨松心堅,雪里常崔嵬。
理學通深藝學高,一官俄逐盛年拋。
門中晁董刊新志,海內陳雷哭舊交。
黃落己空秋半葉,清芬未著臘寒梢。
魂兮有句重吟否,謝脁山孤月轉坳。
天風吹落日,秋色上遙岑。
倦客未投館,棲鴉已滿林。
妻孥非遠別,歲月易驚心。
市酒不成醉,新蛩助我吟。
江練緊纏山腳白,露珠密簇草頭明。
一天秋意凄涼甚,幾日西風醞造成。
新月光中新雁過,暮云深處暮鐘鳴。
得君吟卷呼兒讀,吹竹彈絲無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