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門下相公從駕視學
堯天云漢炳文章,親學嚴師款上庠。
萬乘及門先降輦,諸生望日儼成行。
三雍盛典遵前訓,千古元龜鍳逸王。
儒服觀光真幸會,為容深愧魯高堂。
堯天云漢炳文章,親學嚴師款上庠。
萬乘及門先降輦,諸生望日儼成行。
三雍盛典遵前訓,千古元龜鍳逸王。
儒服觀光真幸會,為容深愧魯高堂。
在如堯帝時般清明的時代,天空中銀河閃耀如文章般絢麗?;实塾H自尊崇學問、敬重老師,來到太學。天子到太學門前便先下車步行。眾多學生整齊排列,如仰望太陽般莊重。太學舉行的盛大典禮遵循著前人的訓誡,這是千秋萬代的重要借鑒,可警示那些逸樂的君王。我穿著儒服來觀禮真是榮幸之至,慚愧自己的儀容不如魯國高堂生。
堯天:比喻政治清明的時代。
云漢:銀河,這里形容天空景象如文章般絢麗。
親學:尊崇學問。
嚴師:敬重老師。
款:到。
上庠:古代的大學。
萬乘:指天子。
三雍:指辟雍、明堂、靈臺,是古代舉行祭祀、典禮等活動的地方。
元龜:大龜,引申為借鑒。
鍳:同“鑒”,借鑒。
逸王:逸樂的君王。
儒服:儒生的服裝。
魯高堂:指西漢傳授《禮》的高堂生。
此詩應創作于皇帝前往太學視察、舉行相關典禮之時。在古代,皇帝視學是重視文化教育的重要舉措,能彰顯朝廷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詩人作為隨行人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帝重視教育的行為。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描繪了視學盛典的宏大場景。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文化教育的重視,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一般奇咄。聽小童來說。道是明朝元日,廢吾書、三嘆息。
流年催急。更怕看新歷。床頭壓歲錢兒,謀之婦、何曾得。
楚天遙闊。親署重重驛。應說小兒癡絕,久不見、斑衣曳。
還將墨汁。自寫春聯帖。并書小字懸門,道以寧、謹謝客。
漢相屯兵處,荒涼畫卦臺。
河聲從北轉,山色自西來。
上下乾坤定,陰陽日月開。
指揮通八陣,遺跡沒蒼苔。
養疾便居僻,尋幽喜雨晴。
偶因將鹿出,遂作放魚行。
木落塔初見,潦收灘自生。
霜清念游衍,漸擬問山程。
凡骨何年蛻洞巖,
真龍肯向此中蟠。
料應夜半凌空去,
雷震千山風雨寒。
風掃癡云作嫩晴,展開花柳一堤春。山山啼鳥如相識,飛向蓬窗認主人。
喜見家山喜見晴,乾坤都屬舞雩春。家山自是山無數,認得春風定可人。
傳來海上得分甘,玉乳瓊漿舊未諳。
千樹何當誇異種,九頭今始識真柑。
曾經黃帕分攜重,不厭筠籠取次貪。
正值上元嘉節后,洞庭休再憶江南。
白首馀杭白太守,落魄拋名來已久。
一辭渭北故園春,再把江南新歲酒。
杯前笑歌徒勉強,鏡里形容漸衰朽。
領郡慚當潦倒年,鄰州喜得平生友。
長洲草接松江岸,曲水花連鏡湖口。
老去還能痛飲無,春來曾作閑游否。
憑鶯傳語報李六,倩雁將書與元九。
莫嗟一日日催人,且貴一年年入手。
春來九雨一日晴,
藜杖扶人出戶庭。
柳色肯如衰俗眼,
向人還似舊時青。
百尺樓中香一縷。夢乍醒、莊生栩栩。
棲半畝煙云,幾竿修竹,咫尺瀟湘浦。
趺坐垂簾渾不語。聽淅瀝、落英無數。
怪風裊孤燈,涼生衫袖,多是芭蕉雨。
二月春風故故斜,
東皇一笑便繁華。
不求秋日憐今日,
小倚明妝一樹花。
卻笑耕山子,翻為渡海人。個中知者少,此事與誰陳。
游藉儒官重,交從古道親。行行慎岐路,彼岸淼無垠。
我將入山去,君復事南征。海國人稀到,東風自送行。
滯形同在客,問道愧稱兄。知有歸來日,愁予白發生。
山間有明月,珍重贈臨岐。后夜遙相望,清光知為誰。
當中無影象,獨立見須眉。正是飛云外,千峰一日時。
寒入江南猶淺,翳云初日,釀雪輕陰,幽寺無人,來去水靜花深。
獸爐溫、無須炙硯,禽語寂、似解聽琴。獨行吟。湘君或降,漁父相尋。
知音。滄浪孺子,投懷煙水,托契山林。舊約春賒,西陵松柏結同心。
鳳池融、波添綠暈,龍樓曉、柳弄黃金。淚盈襟。故人天上,雁杳魚沉。
總被春歸愁勿聊,對他春鳥厭嘵嘵。情知吉語來何暮,除為填成萬里橋。
曉起開門風葉落,白日憶弟心不樂。佩壺欲上西山頭,但愁日晚上城鑰。
漁洋老子耽秋吟,黑窯廠畔曾登臨。今日平岡上樵牧,寒云碣石空陰森。
忽憶慈仁有高閣,百級三休試腰腳。晴煙隱約浮觚棱,萬瓦鱗鱗壓羅郭。
使我百憂今日寬,翩然衫履來群賢。開口且從杜牧笑,枯顱誰笑參軍顛。
力士酒鐺舒州杓,仰天醉看春云薄。王郎摩挲井闌字,謝公面壁看書勢。
東向大嚼西停杯,二陳豪逸各有致。高臺葉向夕風起,薄寒清瘦愁朱李。
就中祭酒長沙周,承平先進常同游。手拊松鱗幾圍長,舍利滿塔僧白頭。
董老五年離京國,幽棲良會惜難得。倒冠落佩都相忘,何用唐賢畫主客。
清霜未高蟹未肥,籬菊未孕寒花稀。莫嫌花少蟹敖瘦,猶勝歲晏征鴻歸。
夕梵鐘魚出林表,尚道行廚莫草草。卻憐寓直潘安仁,高閣翳日思魚鳥。
佳日行樂須及時,楚客何必生秋悲。不見閣后累累冢,酬盡千觴彼豈知。
門外馬嘶奴執鞋,游客倦行主僧送。獨攜殘醉辭雙松,菜市燃燈街鼓動。
嘆息君家十二樓,樓中歌舞不曾休。
好花三徑相援引,美酒千杯迭獻酬。
一自昆明遺劫火,遂從南阮學清流。
琴棋徹夜無冬夏,燕雀中庭任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