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布袋和尚
休話人間我獨尊
何妨廛肆且隨群
乞錢往往多空手
問路時時向白云
壁上形容圖尚在
囊中氣味許誰分
分明提起無人問
欲會應須眼里聞
休話人間我獨尊
何妨廛肆且隨群
乞錢往往多空手
問路時時向白云
壁上形容圖尚在
囊中氣味許誰分
分明提起無人問
欲會應須眼里聞
不要再說人間唯我獨尊的話,不妨就在市井中與眾人相處。乞討錢財常常空手而歸,詢問路徑時總向著白云。墻上的畫像依然留存,布袋中的禪機有誰能解?明明提起卻無人問津,想要領會需要用眼睛去‘聞’。
廛(chán)肆:市井店鋪,指熱鬧的商業區。
形容:此處指畫像、形貌。
囊中氣味:雙關語,既指布袋中裝的物品,也暗喻布袋和尚所悟的禪機。
眼里聞:禪宗機鋒用語,突破感官界限,指超越常規的領悟方式。
布袋和尚(名契此,五代后梁僧人)因常背布袋行乞、笑口常開,被后世視為彌勒佛化身。此詩應為后人題詠其畫像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約在宋元時期,旨在通過詩筆詮釋其‘大肚能容’‘隨遇而安’的禪者形象。
全詩以布袋和尚的日常行止與畫像為核心,通過‘廛肆隨群’‘問白云’等細節,展現其超脫世俗、不執于物的禪心。語言通俗而含禪機,是詠贊禪者形象的典型作品,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平凡即道’的推崇。
浩子近何如,長途頗念渠。
昨聞來者說,知認大人書。
梨栗真能覓,聰明似不虛。
何時攜薄宦,就我草玄居。
江南塞北遍曾游,
一飯何方不可留。
快箸舊嘗便蠻耳,
垂涎安得飫饘頭。
七載專城閒五載,賴逢此地足娛賓。
高憑遠眺最佳處,□飲能吟凡幾人。
晚輩漸催前輩老,來時豈料去時貧。
是身朽腐心無愧,他日誰能踵后塵。
貰地開精舍,穿渠待竹林。了無香火念,只有水云心。
鋤起驚秋草,蟲分隔路吟。莫言吾自限,用意此中深。
略似蘇公意,無湖祇有堤。水來拖素練,日落臥長霓。
辨土尋龍脈,扶筇聽鳥啼。對人揮汗罷,瀟灑在雞棲。
大塊真勞我,高天亦限人。溪山千片石,城郭一朝春。
鋤過坭痕滑,堆平月色勻。古人還負擔,吾敢厭囂塵。
冬至移花候,春當插柳時。斫柴徐計顆,得米已堪炊。
海色歸新圃,風聲聚亂枝。少年貧賤早,生計苦相思。
耕鑿真無力,逢迎已入心。眼徒空處白,地是幾時陰。
梅即能飄雪,霞先漫落金。殷勤多自愛,肯受二毛侵。
鍬子乾坤闊,阿師氣宇低。無田開大義,有路作卑蹊。
白拂穿林易,黃花照眼迷。舊時飛動意,寂寞向畬坭。
已分僧俗路,難愛淺深田。石破通山氣,風吹入海煙。
乞人移樹色,借貸散工錢。抱膝吾還樂,艱難過六年。
蛟龍潛地骨,鐘磬任天心。粥飯有緣聚,云山隨處深。
海波吹自昔,人跡在如今。亦是難由我,馀生聽陸沉。
平生期浪跡,豈意作開山。百短同衰鬢,千般只笑顏。
棘林藏月碎,弓地聚云閒。抖擻遼東衲,何時著過關。
當寧求賢軫慮長,
每因佳節憶沉湘。
不須五色紉成線,
自有忠言補舜裳。
斷崖幽洞白云深,
縹緲仙槎無古今。
飛下一峰相勞苦,
卻疑天外有知音。
亞枝低拂碧窗紗,
鏤月烘霞日日加。
祝汝一分留作伴,
可憐處士已無家。
上山伐檀日已曛,檕迷駮馬還當分。朝光滿盈明四目,胸羅萬鏡當人群。魚龍出沒吁可怪,叢島攢峰云出云。惟筆有穎劍有鋒,附耳之言何從容?默而微笑甘可悅,聯綿奚啻九疑峰。我生不作嚅囁語,率爾出口如扣鐘。含沙伏蠱其事微,水弩夜夜隨行暉。大人無心坐觀鼻,不因鬼物張天機。要使蜩蛇遺甲蛻,并令魚兔忘筌蹄。擔囊學道遠辭家,白舲黃犢走天涯。觀海奚止九云夢,入山不啻千袤斜。安能飄飖游八極,奇肱國馭從風車!群雞啄黍正朱朱,采莫歸來日已晡。滿堂賓客無顏色,不能出戶興嗟吁。金椎控頤口含珠,髑髏昔是衣冠儒。魚鉤奚取于直針?鳥羅焉用夫一目?寸筳安可撞洪鐘?尺木豈能支夏屋?我獨胡為在荒服?寒蟬不鳴雌雞伏!方水出玉珠圓折,聆龍暩淵鳳窺穴。潢潢白海為窟魁,吸吸青云瞻列缺。陽坡草短臥牂羊,陰壑泉枯行跛鰲。中心蒶蘊生百憂,大冠修劍守枯丘。睚眥不解竄荊棘,微瑕累重千州留。隱伏萬事迫支體,挺解銷鑠無時休。從軍十五顏如花,二十頗解為驕奢。大言猛氣兩無敵,手挽天河翻日車。白頭老卒守寒圃,鉤帶離離子母瓜。燕石魚目重如寶,鳳逐山雞雁隨鴇。美人一笑果傾城,癡骨妍皮彰媚好。南山之獸人所珍,虎文羊質飽枯草。
倚天寒碧鎖嵌空,
咫尺丹霄有路通。
莫向明時縮頭角,
風云只在笑談中。
冰銜常恁么,
雪鬢轉皤然。
一事差堪喜,
詩多似去年。
每話歸田倍愴神,
轉頭誰認舊巢痕。
可憐八里橋邊水,
難返三生石上魂。
見說新居止隔山,肩輿曉出暮堪還。知公久已藩籬撤,何事深林尚閉關?
乘興相尋涉萬山,扁舟亦復及門還。莫將身病為心病,可是無關卻有關。
石抱太古春,
花作香雪海。
不知天地心,
倚杖空山待。
湘筠織成箔,瞥眼便相親。
漫將心附郎,別有簾外人。
矰蛸網朱戶,露葉藏暗螢。
與君幾日別,忽地秋風生。
鱷吼鯨呿海夜鳴,
捧書執耳急聯盟。
群公袞袞攘夷策,
獨幸尊王藉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