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明月堂
郢匠猶來巧運斤,
清光那復隔纎塵。
九秋萬里云頭路,
半夜千峰頂上人。
坐見乾坤入肝膽,
陡驚草木亦精神。
應憐赤水尋珠客,
白日茫茫尚問津。
郢匠猶來巧運斤,
清光那復隔纎塵。
九秋萬里云頭路,
半夜千峰頂上人。
坐見乾坤入肝膽,
陡驚草木亦精神。
應憐赤水尋珠客,
白日茫茫尚問津。
技藝高超的工匠向來善于運斧雕琢,清澈的月光又怎會被細微塵埃阻隔。深秋時節萬里長空云頭漫卷的道路,半夜時分佇立千座山峰頂端的人。靜坐間可見天地萬物融入胸懷,猛然驚覺草木也煥發出蓬勃精神。應當憐憫那在赤水尋找明珠的人,白日里一片迷茫仍在探尋路徑。
郢匠:出自《莊子·徐無鬼》,指技藝高超的工匠,此處或喻自然造化或明月堂建造者。
運斤:揮動斧頭,典出“運斤成風”,形容技藝純熟。
纎(xiān)塵:細微的塵埃。
九秋:秋季,因九月為秋末,故稱。
赤水尋珠客:典出《莊子·天地》,黃帝失玄珠于赤水,喻執著外求而不得真諦者。
問津:問路,此處指探尋人生真諦的路徑。
此詩或為詩人秋夜登臨明月堂(山間勝境或寺觀)時所作。明月堂地勢高峻,可攬萬里云空、千峰夜色,詩人觸景生情,借景抒懷,表達對自然與人生的哲思。
詩通過登明月堂的所見所感,贊美自然與人工之妙,以“赤水尋珠客”典故暗喻世人迷茫,倡導內觀自悟。語言凝練,意境高曠,用典自然,體現文學與哲思的融合。
疾常從口入,智者謹腐腸。
禍常從口出,君子尚括囊。
房周眾賓客,嘲謔成中傷。
雌雞化為雄,傭者老梁碭。
不到歲時久,重來人事疏。掃云僧亦去,誰伴主翁居。
萬籟夜俱寂,蒲團清可禪。林疏窗過月,巖遠竹通泉。
城里秋猶熱,山中寒已濃。紫檀時小炷,危坐聽晨鐘。
圖。
對影聞聲似可呼。
煙波里,人月兩模糊。
往者游青城,猶及二三老。
稽首出世師,數語窮至道。
妻子真弊屣,棄去恨不早。
俯仰才幾時,殘骸日衰槁。
吾兒有奇骨,亦復至幽討。
金丹儻可成,白發何足掃。
混混泉源一氣通,功成潤澤古今同。
魚龍變化誰能測,江漢朝宗不可窮。
潮信有期惟向月,波瀾無意自隨風。
弱流萬里蓬萊隔,擬泛星槎向此中。
滿天煙雨近中秋,恰向稻江作快游。
驛路風光重領略,愧無佳句錦囊收。
不覺春將去,天涯人未還。
可憐巾上淚,點點盡成斑。
采薇薇已柔,東西復南北,念子何時休。
折楊柳,持為七寶鞭,追逐驊騮后。
畫梁燕子報新歸。好語全稀。庭芳侵亞紅相對,卻羞見、蕊蕊枝枝。說與吹簫舊侶,癡心指望多時。
朝云暮雨失歡期。碧畫誰眉。凝愁立處桐陰轉,又還是、紅日將西。謾道梅花紙帳,鴛鴦終待雙飛。
平生罪性覓無蹤,
直得乾坤大地空。
天地依然高突兀,
潛溪一派自朝宗。
比閭同井兩扶持,少小金蘭老不移。
問齒我多君四歲,宜家君勝我齊眉。
追隨耕鑿行歌處,換抱兒孫共歲時。
從此百年期一日,一尊濁酒兩篇詩。
嫩柳行邊行未匝,
落梅香里立多時。
一杯徑醉歸來晚,
江上伶俜瘦影隨。
森嚴華表記流連,今日重尋翰墨緣。
往事尚存前哲去,遺編能守后人賢。
先生氣節堪千古,我輩來觀已百年。
遭際太平原不忝,時艱蒿目倍凄然。
今古娥眉,推第一、榮揚節孝。倉皇處、難痊夫病,還愁姑老。玉笛正吹連理曲,瑤琴忽轉傷心調。剩呱呱、七日試哀啼,遺孤貌。
奩鏡冷,離鸞杳。妝閣掩,釵分早。算幾番摒擋,鄰逋才了。識代陔蘭謀色養,教傳灰荻邀旌表。抱冰心、常共月爭光,千秋皎。
芳意闊。歡場舊鶯燕,舞繁歌切。風懷幾許,愁書花葉。一曲紅牙妙譜,記當筵催按回雪。倦情別。隔年沈恨,覆杯慵說。
不是清狂重怯。寫琴心、六幺漸缺。斷夢樓臺,中年絲竹,不禁衰歇。頭白龜年,尚解怨、天寶凄涼時節。笛聲咽。誰傍宮墻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