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公挽詞三首 其二
乘云仙馭遠,出震帝圗新。
百辟瞻元宰,繁機仗老臣。
中天扶日月,拱極失星辰。
終始先朝遇,勤勞至沒身。
乘云仙馭遠,出震帝圗新。
百辟瞻元宰,繁機仗老臣。
中天扶日月,拱極失星辰。
終始先朝遇,勤勞至沒身。
您乘云駕仙而去,漸遠塵世;新帝即位,國家開啟新的基業。滿朝百官瞻仰您這位首輔,繁多政務全依仗您這位老臣。您曾在朝中輔佐帝王如扶日月,如今星空中卻失去了拱衛北極的星辰。您自始至終蒙受先朝知遇,勤勤懇懇直到生命終結。
仙馭:仙人的車駕,此處婉指去世。
出震:《易·說卦》有“帝出乎震”,指帝王即位。
帝圗(tú):同“帝圖”,帝王的基業。
百辟(bì):百官。
元宰:宰相。
繁機:繁忙的政務。
中天:指朝廷。
扶日月:比喻輔佐帝王。
拱極:環繞北極星,喻眾臣輔佐君主。
終始先朝遇:自始至終得到先朝皇帝的知遇。
沒身:去世。
王岐公或指北宋大臣王珪(封岐國公),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宰相。此詩為挽詞,當作于其去世后(1085年)。時哲宗新立,作者通過此詩追念王珪輔佐先朝、穩定朝局的功績,反映了舊臣離世對朝廷的影響。
此詩為哀悼王岐公而作,緊扣“挽”字,既寫其離世之哀(“仙馭遠”“失星辰”),又頌其功績之重(“扶日月”“仗老臣”),突出其“終始先朝遇,勤勞至沒身”的忠勤形象,是北宋挽詞中典型的頌德哀挽之作。
園有桃,其實之殽。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園有棘,其實之食。心之憂矣,聊以行國。不我知者,謂我士也罔極。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憂矣,其誰知之。其誰知之,蓋亦勿思。
翩翩鳴玉珂,千里渡遼河。爾本詩書客,寧聞鐃吹歌。立朝同汲黯,出使比蕭何。莫厭貂裘敝,霜風塞上多。
奇物通靈何處尋,一朝偶得對君吟。溫柔生恨瀟湘泣,清靜無為玉石沉。不問春風斜燕子,豈知珠淚瘦癡心。爾今不辨紅塵路,但見孤輪幽照林。
清似水。不了眼中供淚。今宵忍聽唱陽關,暮云千里。可堪客里送行人,家山空老春薺。道別去、如許易。離合定非人意。幾年回首望龍門,近才御李。也知追詔有來時,匆匆今見歸騎。整弓刀,徒御喜。舉離觴、飲釂無味。端的慰人愁悴。想天心,注倚方深,應是日日傳宣公來未。
凌波羅襪曙塵生,洛浦神仙入化成。水月仙人誰可供,銀臺金盞露華清。
山環杰閣染深綠,石吐寒泉蹙浪花。一夜秋霜不成寐,感時憂國思無涯。
此邑曾為掾往還,昔云優易近彫殘。士嗟前輩風流遠,吏苦專人月解難。琴以道鳴寧擇地,篙如手妙豈愁灘。竹湖親授侯心印,不比他時事上官。
綠云無據玉樓空,回首悲歡一夢中。為憶當時裙樣色,隔墻嫌見石榴紅。
今日天氣暖,已似三月春。經冬雨雪少,風起輒生塵。道人幽行倦,樹下一正巾。流水見兩鬢,一笑嘆我身。日光墮木葉,滿沼黃金鱗。白云行其間,游鯈動奫淪。偶然景與遇,亦足適吾真。人生會心處,何必窮其濱。蕓蕓黃埃中,勿語行道人。
武夷多奇峰,九溪曲相連。窈窕信靈異,虛無儼群仙。昔我遠游之,枕席生云煙。朝飲幔亭峰,夕泛駕壑船。忽忽六七載,冠緌為糾纏。脫屣苦不早,白發將垂肩。君今躡其巔,使我雙淚泫。碌碌復何為,妻子豈難捐。
江行何必月,水氣自難暝。浪涌潮頭白,云拖雨腳青。帆檣過鳥影,漁火動龍靈。坐起清神魄,濤聲作瀑聽。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猶來無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上慎旃哉,猶來無棄。陟彼岡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猶來無死。
微茫煙浪浦帆開,一曲琵琶淚滿腮。江水不如潮水好,送人東去復西來。
朔野北風起,沙蓬飛不休。端居念行客,明發動歸舟。古堞鳴禽暮,虛堂落木秋。重來不相見,離夢轉悠悠。
華袞誰堪一字褒,千年惟仰傅巖高。人生出處從天定,學半工夫莫憚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