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公祠堂
曾持金節撫淮壖,
磊落英姿正少年。
萬里風鴻看振翼,
一時毫素冠凌煙。
新祠更慰舟人望,
遺像仍從幕客傳。
精爽威容俱不冺,
今騎箕尾在青天。
曾持金節撫淮壖,
磊落英姿正少年。
萬里風鴻看振翼,
一時毫素冠凌煙。
新祠更慰舟人望,
遺像仍從幕客傳。
精爽威容俱不冺,
今騎箕尾在青天。
您曾手持金節安撫淮河岸邊,光明磊落、英姿颯爽正值少年。如萬里長風中的鴻雁振翅高飛,當時的畫像在凌煙閣中堪稱第一。新建的祠堂更慰藉了舟行之人的期望,遺留的畫像仍由幕客們傳揚。您的精神與威嚴容貌都未消失,如今已騎箕尾星升上青天。
金節:古代使臣或地方長官持有的金屬符節,象征權威。
淮壖(ruán):淮河岸邊,壖指河邊的空地。
風鴻:風中的鴻雁,比喻志向高遠之人。
毫素:筆和白絹,此處指畫像。
凌煙:凌煙閣,唐代表彰功臣的殿閣,后泛指表彰功勛之地。
騎箕尾:傳說商臣傅說死后化為星附于箕、尾二星間,代指大臣去世。
此詩或為新建韓公祠堂而作。韓公當為歷史上于淮河流域有政績的官員,少年時持節安撫淮壖,功績顯著,后人建祠紀念,詩人借此詩贊頌其功績與精神。
全詩回顧韓公少年功績,描繪祠堂與遺像,贊頌其英武與不朽精神。用典自然,意象鮮明,是一首典型的紀念性詩作,展現了對先賢的敬仰與追思。
日曉行呼野鶴群,山溪五級洗巖氛。虹霓射壁從空現,霹靂搜潭到地聞。桑苧茶鐺遺凍雪,偓佺藥杵落晴云。飄然早已同仙術,老我曾探岳瀆文。
頭上陰云如潑墨,階前白雨似跳珠。秋來日日風雷作,并入灤陽八景圖。
杖屨前溪踏曉霜,僧茶那定攪饑腸。不如乘此清風去,覓取留侯辟谷方。
碧榆綠柳舊游中,華發蒼顏未退翁。天使殘年司筆硯,圣知小學是家風。長安又到人徒老,吾道何時定復東。題柱扁舟真老矣,竟無事業奏膚公。
一夢風吹過,朝昏空影堂。不眠欹永晝,加病記重陽。忽忽疑君在,悠悠去日長。燕山五千里,春雁正還鄉。
幾年詞賦憶登樓,錦纜初停節使舟。午日正逢花縣賞,薰風仍赴竹林游。歌來大澤青天暮,語入長安白雪愁。漫道匡廬帆色好,于今地主是南州。
白骨青燐又一年,頭顱雖好不論錢。風中野草依然在,夢里春閨劇可憐。近水城門初失火,滿朝冠帶正祈天。管弦更比烽煙甚,我亦哺糟學醉顛。
歲歲年年花狀頭,瑤珰瓊佩瑞光浮。玉螭賞遍三千界,不識珠簾十二樓。
以身托孤,實惟死友。撫嫗長之,若父若母。潛授于韓,克興厥后。崇廟以獻,德侈報厚。
啟戶涼風入,看云稱穩眠。晝長人語靜,高柳數聲蟬。
一點剛風削玉蓉,仙山肺腑閟重重。眼穿上界成官府,舌卷西江得祖宗。鷲嶺雞峰渾未到,龍湫雁蕩豈多逢。年來臥病吾環堵,負卻詩家九節筇。
蕎麥花開草木枯,沙頭雨過茁蘑菇。牧童拾得滿筐子,賣與行人供晚廚。
去國五千里,同心二十年。可堪垂老別,虛冀再生緣。世難經銅馬,春山哭杜鵑。花朝第一淚,人異月華圓。
民四八七天朦朧,奔騰澎湃來颶風。初時眾庶悉稱快,郁熱所以和其衷。既而猛厲世無匹,往來馳騁磨蒼穹。勢如天吳倒海水,席卷大陸包長空。天驚石破雨驟至,巨鰲直搗馮夷宮。又如乖龍倏夜走,張牙特兀滄溟東。萬靈呼嘯作旗鼓,千鱗百介紛相從。俄頃乾坤失顏色,九州一氣翻鴻濛。雷門震吼日未已,夜半猶聞聲隆隆。芥舟桑田何足數,江頭百姓皆沙蟲。長城隳頹天柱折,爪牙一瞥何其雄。可憐野老久恬坐,昨日之日蓬廬紅。驚濤駭浪挾之去,追隨魍魎拋孫童。助化長鯨吐淫水,涓涓泛濫堯天洪。嗚呼,吾聞礎潤月暈各有兆,眾生無乃初矇瞳。何不堅堤實土固吾圉,乃令風姨肆虐,挾其萬鈞之力而來攻。
千騎輝煌出帝都,一尊攜手話長途。桃花忽駐吳門鹢,柳色重邀漢殿鳧。坐里天回卿月并,亭前云擁客星孤。無輕此夕平原醉,容易人間覓酒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