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侍御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府縣同趨昨日事,自嘆獨為折腰吏,可憐驄馬路傍行。
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府縣同趨昨日事,自嘆獨為折腰吏,可憐驄馬路傍行。
您的心如同野鶴般遠離塵世,您的詩像冰壺一樣清澈見底。府縣同僚一同奔走忙碌已是過去之事,我獨自嘆息自己像為五斗米折腰的小吏,只能眼巴巴看著您騎著青驄馬在路旁悠然前行。
野鶴:比喻遠離塵世、自由自在的人。
冰壺:盛冰的玉壺,比喻人的品德清白廉潔,詩風純凈。
折腰吏:指為了微薄俸祿而卑躬屈膝的小官,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典故。
驄馬:青白色相雜的馬,在古代常為官員所乘。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當時詩人身處官場,可能仕途不順,而王侍御在官場較為得意。詩人看到王侍御的超脫和自己的困境,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王侍御的贊美和自身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對比鮮明,通過意象和典故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當時官場人物的不同狀態(tài)。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撾鐘高飲千日酒,卻天凝寒作君壽。
朱況靈蹤久邈然,敢驅下澤望高軒,苦吟憑仗故人憐。燕子斜陽猶有世,桃花流水已迷源,言愁休止倍前賢。
家住清湘云外窟,肯隨玉筍同班。竹林風味正相聯。獨高霜外節(jié),微露管中斑。吏隱叢祠聊寄傲,胸襟半是湖山。此君端可助躋攀。支頤供鶴立,拱膝看鰲翻。
我被梅花惱幾年,梅花才發(fā)便詩顛。月明繞卻梅花樹,直入梅花影里眠。
欲曉銅瓶下井欄,鏗锽金殿發(fā)清寒。似聞人世南風熱,日上墻東問幾竿。
點綴春風只一枝,此花猶是半開時。更令老杜如今見,便是無情也賦詩。
去住邈如霄與塵,依依欲別更相親。雖知洛邑饒英俊,莫忘齋廬并直人。
石竇定神鹓,控隘潭水際。神靈浮槎入,想到珠宮憩。豈似武陵源,尚容人避世。
滔滔孟夏逝如斯,亹亹文王鑒在茲。帝殺黑龍才士隱,書蜚赤鳥太平遲。民皇備矣三重信,人鬼同謀百姓知。天且不為何況物,望先萬物出于機。
一亭新構聳崔嵬,水墨屏圖四面開。洞口白云無鎖鑰,州人尋勝任頻來。
間氣生申日,靈圖出洛年。春秋曾五百,甲子又三千。閥閱聞當代,弓裘嗣昔賢。凌云懷舊賦,卻月和新篇。弱冠游中秘,清朝臥太玄。帝遴金匱客,人艷玉堂仙。夜被吳綾薄,春袍蜀錦妍。蓮燈移大內,藜火揭高天。玉座星辰綴,瑤臺日月聯。參差朱綬下,次第白麻宣。鳳起垂雙闕,鴻冥驟八埏。振衣王屋霧,飛蓋鄴城煙。墅卜藍田下,堂標綠野前。琴樽芳草靜,枕簟落花鮮。蘭桂階庭合,桑蓬戶牖懸。寰中呈上瑞,象外得真詮。黃鶴峰頭駐,青牛洞口旋。浮丘晴旭近,函谷暮云偏。突兀珊瑚樹,輝煌玳瑁筵。西池流寶液,東壁煥瑯編。白石圖空兆,蒼生頌久傳。車輪馳上國,舟楫濟長川。姓字旂常耀,勛庸竹帛綿。還將大椿壽,一代庇凌煙。
我有一良劍,傳是古鏌铘。自信靡文飾,埋沒溷泥沙。慘淡無晶光,斑剝生鐵花。世人亦有寶,詡詡各自誇。磨淬明白雪,本質固無加。百金飾劍首,金珠燦星霞。一朝售之市,傳觀共稱佳。我劍亦在側,唾手爭喧嘩。好惡莫容辨,撫之自咨嗟。什襲始有待,終必遇張華。
生來墮塵網,苦為塵網縛。暇日起我早,騎驢出東郭。城門老人發(fā)半垂,問我騎驢何所之?為言欲向山中去,茅屋正在清溪湄。山中之人面如玉,手把素書跨黃犢。石泉夜煮茯苓香,滿屋秋云邀共宿。綠蘿曉月懸松風,縹緲惟聞煙外鐘。十年往事一回首,已隔云山千萬重。潦倒狂吟頭半白,把卷令人念疇昔。石田瑤草近如何?題詩好寄山中客。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犧尊斯陳,清酤盈中。芬芬苾苾,馨香交通。明靈來思,歆我精衷。維千萬祀,品物芃芃。